小學一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卷面質量分析(試卷分析)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卷面質量分析(試卷分析)
一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分析
4月,我們一年級如期舉行了期中測試,現將有關情況分析如下:
一、出題情況:
本次檢測共有十一道大題,試卷內容涵蓋豐富,字詞句段都有涉獵,試卷出題注重識字、寫字、詞句積累,很好地體現了學段特點,試卷題型多樣,題量和難度較為適中。
二、試卷分析:
本次成績雖然較為理想,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能夠及時總結這半學期語文教學方面的經驗教訓,做好下半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特將本次試卷分析如下: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第三題比一比,再組詞;第四題快樂加減;第五題我能把詩句補充完整;第六題把括號里不合適的字劃去;第七題連一連;這幾道題正確率很高,大部分同學做的很好,能聽明白題的要求,并能按要求正確工整的書寫到卷面上。
但有個別同學在此處失分,但失分不多。
第二題按要求填寫。這道題重點考察學生筆順掌握情況。“閉”的筆順錯的較少,但“送”的第八筆是()。學生錯的較多。雖然一再強調,“送”先寫里邊,最后寫走之兒,可有同學,不知走之兒是三筆,或者粗心。因此,這個小題丟分較多。
第九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這道題中難點在第一小題,數句子,只有十個同學數對。失分一分。因為文中有嘆號,學生不清楚是一句。還有,就是太粗心。只要是一句一句標出的同學,就能數對。還是訓練太少。照樣子,寫詞語。有“一片片”,可同學寫成“紅彤彤”“亮晶晶”,做錯了。一年級孩子,理解能力太差。只有反復強調,才會少出現這樣的錯誤。
第十題看圖寫話。這是一個難點。不過,我對孩子們的答案較為滿意。因為同學們平時寫日記,所以學生寫得還不錯。
三、整改措施
通過這次質量測試,不僅全面了解學生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基本情況,而且對今后的教學有所啟迪。
1、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同時,在教學中要加強詞句的訓練,提高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應用詞句的能力。
2、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重視閱讀方法的培養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同時,要將閱讀延伸于課外,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做事細心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要督促學生熟讀、熟背課文。
5、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仔細答題,反復檢查的好習慣。
本次測試,讓每個孩子都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給教師教學指明了方向,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結構,抓住識字、寫字的教學重點,在練好基本功的同時,引導學生從繁瑣的作業中,大量的題海中解脫出來,給足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篇2:初一七年級下語文期末考試卷面質量分析《試卷分析反思》
七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文昌市田家炳中學七年級語文備課組
一、總體評價
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的組織和編寫充分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改變了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答題的現狀,積極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考試的答題方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樣化,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改變了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的語文考試的答題方式,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和自然,理解和尊重了多樣化,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遵循了語文教育教學的規律,使學生體會到了應該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突出了學生語文實踐活動,沒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特別注重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形式的考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彈性,給地方,學校,老師留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彈性,更給學生留有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促進了學生自主地學習和發展。
二、具體分析
試題分析七年級本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試題設計“積累、課文鞏固”、“探究、閱讀鑒賞”、“創造、表達分享”三個大題共19個小題。設計的三個大題19個小題與人教版教材聯系較為緊密,也考慮了地方語文教育教學的實際。
(一)、第一大題:積累、課文鞏固,第1小題考察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態度;第2、3小題成語運用、語病的考察,在考察學生對成語理解的同時也考察了學生考試的審題的細致程度;第4小題考察學生的課內閱讀,緊扣教材,使學生意識到語本知識是藍本,萬變不變之中的道理,表面考察了學生對語句銜接地理解,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良好教育,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等方面都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自然效果;第5小題一改往常的考法,既達到了考察學生詩詞誦讀完成情況的程度,又考察了語文與科學關系及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的方式;第6小題綜合性學習的考察,真正考察了綜合性,同時更體現了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第7-9大題,考察了文言文比較閱讀,第7-11小題有的檢測了學生們的學習完成情況及學習態度,有的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方法,但更多的是注重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閱讀材料一段出自課內,一段出自課外。在《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的指導思想下,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在積累、識記、理解的感性層面和思考、分析、綜合的理性層面設題。除了對理解詞語含義、翻譯句子、概括選文大意這類基礎知識、能力的常規考查外,還加強了對整篇文章(或語段)的理解性、鑒賞性閱讀的考查。這些題涉及品味、鑒賞、拓展等諸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7.“古詩詞名句默寫”部分分析
優:學生都能寫,得分較高
缺:錯字較多,失分較大
8.:“鑒賞詩歌《春夜洛城聞笛》”分析
優:出題不難,學生容易把握
缺:學生馬虎,把“思鄉”寫成“想鄉”的都有。
9.文言文閱讀分析
優:《孫權勸學》這篇文章不是很難,學生失分不會很多。
缺:字詞解釋、內容理解、主旨把握等考點仍有失分情況。作為教師,對這部分的教學更應細化了,一定要學生“讀讀背背,了解大意”。
(二)、第二大題共有兩個閱讀題:課內閱讀《斑羚飛渡》和課外閱讀《黑蛋,回家吃飯啦》。最后一個閱讀文選來自于課外,是一篇情感度很濃厚的文章,大意是黑蛋從小失去母親,缺乏母愛,姨媽領養了他,每天叫他吃飯,讓他重新有了幸福感。“黑蛋,回家吃飯了------”很樸素的情感,能讓學生們在比較之中感受自己的幸福。這道題不僅考了語文閱讀該有的能力技巧:概括、搜集、表達等,還注意了對學生生活情感的培養,即使不懂回答問題,但如果心里有了觸動,那也是一種收獲。問題考查的難度對咱們的學生來講,稍大了些。
這道題,學生們的回答情況不容樂觀,普遍表現是概括能力較差,幾乎是摘抄文章句段,達不到“簡潔概括”的要求。
(三)、第三大題創造、表達分享。
1、縱觀分析:從今年的中考和初二語文質量檢測來看,在作文要求側重于續寫與看圖寫作這兩大模塊,可以看出基礎教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分別解析:第一篇寫作要求是續寫,也就是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但是還是很少看到屬于他們這個七彩年華的想象力,寫得都很大人化。其實寫這篇文章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1).風箏對女孩子有沒有特殊的意義
(2).女孩子會弄出色彩斑斕的風箏是誰教的
(3).女孩子纖弱的身體是什么原因;
(4).女孩子的微笑
(5).女孩子是怎樣在一年四季里賣風箏的
第二篇寫作要求是根據畫面寄意展開聯想寫文章,這篇相對來說較難。很多同學都寫馬的形狀、家人帶他們去看馬等話題。沒有真正領悟到這八駿圖所寄予的寓意。教師平時知道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要認真、詳細地向學生介紹看圖作文的基本常識及看圖作文的常見形式。
(2)、應該使學生明白:以畫章的內容為基礎,以自己對畫面內容的認識為依據,作出比較、分析、判斷,以確定作文的體裁。因為就看圖作文而言,從某一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成是提供寫作材料的命意之文,所以考生不能丟開畫章(材料)而旁生枝節,即確定全文中心之后,就要決定文章的體裁,這是行文前重要環節之一。
(3)、要耐心教會學生仔細、慎審地觀察畫章(面),弄懂布局謀篇。這是寫好看圖作文的又一重要環節。為此,須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點:①首先要弄懂畫章(面)是以人物為主還是以景物為主或是以事件(記敘)為主、議論為主;②如果出現以人物為主的畫章(面),則必須弄清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之關系及人物肖像、神態、語言、動作(行動)等;③如果出現的畫章是以景物為主,那當然就要弄清景物的具體內容,如:動物、植物、山水,甚至季節,色彩及作者的思想傾向等,以便文以對題;④假如畫章(面)是以事件為主的,我們則要通過其連續的幾幅畫面來明確其表現的是一件什么事,此事件的中心意思又是什么?其基本內容情節是什么?以便從小見大著手行文;⑤如是以議論為主的,那當然就要認真思考、理解繪畫者到底向考生提出什么問題,作者態度如何?考生應當與作畫者的態度相一致,作起文來,才能文題相吻,一針見血。
(4)、指導學生務必遵照命題者的具體要求去進行作文。如果命題者在畫(面)中,尚有一些文字說明或要求的,考生在作文時則應反復琢磨,千萬不要忽視。
(5)、要經常訓練學生觀察畫面,包括琢磨畫章(面)的題目及其題款的能力。并能根據畫章(面),展開合理的想象(聯想)。即在看畫章(面)時,應把畫章內容與社會現實中具有典型而又有普遍意義的有關的人、事、物有機地聯系起來,去闡發自己的立嘗觀點和見解。
三、今后教學建議:
1、注重知識的積累,強調語言的運用
語文知識的積累,包括字詞積累、詩文積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識積累等,這是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歷來是語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積累的目的在于運用,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學中創設生動的運用語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聯系生活實際運用語言,只有讓語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學生更主動地去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并不是你告訴學生了,他們就會掌握。積累與運用部分建議與中考接軌,分層內容層次,專設一個“中考鏈接”的題目。綜合性學生的部分考察,建議繼續圍繞像此次熱門話題內容的考察,體驗學生的綜合能力。
2、抓好文言文的基礎教學
初中生要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解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也就是說,文言文教學要強調文言基礎知識和文意的理解與把握并重。文言文教學一定要強調反復誦讀,要讀出情感,讀出語氣,讀出語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基礎上,指導學生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其書,自己去歸納總結,去解決文言文基礎知識的問題。不要把知識硬塞給學生,要求學生死記硬背。
3、課內外結合,做好閱讀訓練
閱讀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的閱讀方法,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實踐。平時教學要關注學生在閱讀表達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創新意識。用好教材訓練學生寫讀書筆記,如佳句點評、讀后感、內容簡介、故事縮寫、人物簡評之類的短文,進行不同表達方式的訓練,進行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訓練,在自由閱讀中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在讀寫互促中提高能力。
4、要扎實抓好寫作基本功訓練。
要從最基本的規范語言寫起,通過練筆或單項訓練,訓練學生能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準確、生動、得體的語言記敘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感。要從最基本的文體訓練做起,特別要重視記敘文的寫作訓練,學會選材、安排詳略,學會場面描寫、細節描寫。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時時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指導學生挖掘、提煉生活中的“動情點”,化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鮮活感受和真切體驗。
篇3:初一七年級下生物期末考試卷面質量分析《試卷分析反思》
初一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考試卷面質量分析《試卷分析反思》
卷面情況分析:
試卷考側內容主要是第三單元的第一章至第三章,知識面廣,主要是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問題。部分題目比較靈活,突出考查了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進行思維與能力的訓練,內容豐富,難易適中、知識與技能并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評價體系。本試卷滿分110分。分三大部分,即選擇題(50分)、連線題(10分)和簡答題(50分)。
第一部分-----選擇題
錯題較多的是:4、10、21、22題,如第4題主要考查植物的四種類群的特點及用途,反映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不透徹等,22題考查對照實驗,學生對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量還感到困惑。
選擇題失分主要原因是初一的學生大部分還沒有擺脫小學學習知識死記硬背的模式,不會自己去學習、分析問題,具體問題如下:1、個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2、學生對較活的題應變能力較差;3、不會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4、不會對問題進行分析。今后在教學中應狠抓基礎知識的落實,把書本知識與日常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教師認為學生會的學生不一定會,多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使書本知識常識化。
第二部分------連線題
這次月考的連線題得分率比上次還低很多,失分主要在于第一小題的連線,主要考查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中,花的各部分結構分別發育成什么,反映出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平時不進行記憶,比較懶惰,與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態度不夠端正有關,以后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對相應知識進行記憶。
第三部分------簡答題
這部分大多數同學答的不好,第7題主要考查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反映出學生對莖的切面示意圖不熟悉,對篩管、導管和形成層混淆,還有對蒸騰作用的意義掌握不好。這是課本的重點內容。第4題錯在學生搞不清傳粉和受精的區別。
總體來說,簡答題考察學生生活經驗和生物常識的容易題,由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加上字跡潦草,批閱起來很困難,有相當一部分基礎不牢固的同學得分不高,就是沒有把知識點記牢固,沒有吃透。
教學建議:
1、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重點知識的講解,并通過題型訓練,讓學生靈活地掌握重點知識。
2、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掌握課本圖片中所顯示的植物各部分結構以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