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級下數學期末考試卷面質量分析《試卷分析反思》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東方市港務中學
一、試卷分析:
從試卷卷面情況來看,考查的知識面較廣,類型比較多樣靈活,同時緊扣課本、貼近生活。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計算、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顧及了各個層次學生的水平,又有所側重。這份試題尤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檢測,以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總的來講,該份試題相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對所考的知識點都把握不到位。
二、學生情況分析:
從本次考試成績來看,與上學期的成績相比,有所上升。(1)班有60人,參加考試的有57人,及格率是44%。最高分98分,最低分6分。(2)班有72人,參加考試的有61人,及格率是6%。最高分96分,最低分2分,主要原因是:學生基礎差,做題粗心大意,不夠細心,特別是計算題出錯最多。后進生的基礎太差,優生的成績不夠理想。
三、存在的問題
教師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方面還不夠。學生不能透徹地理解數量關系。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分析題目,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真讀題、審題習慣方面還欠缺優生的學習習慣也不是太好,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四、改進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知識的遷移,教給學生分析題目的方法,讓他們懂得變通,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進行解題,培養他們的分析、推理、邏輯能力。平時練習的設計多訓練發散學生的思維。此外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使全班的學生得到均衡發展。
五、幾點反思
通過前面對試題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學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識體系,熟悉知識點覆蓋面之外,還要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識與理念的結合點,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嵌入點,憑借教學手段、方法,在教學數學知識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從而達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終目的。
六、幾點建議:
根據考試結果來看,這兩個班的數學成績一般,比上年的平均分提高了一點,這說明試卷難易適中。但是從答題出現的問題來看,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例如:較高檔的試題和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試題。普遍失分較高。這說明我們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方面還是一個薄弱環節。為了進一步推進中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學思想,爭取盡快地從傳統的教學思想中解放出來。
2.要千方百計地打好基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進一步加強自主學習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篇2:初二八年級上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分析反思
初二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分析反思
一、試卷分析
1、試題結構
10月7日舉行的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題型結構和題量總體穩定,試題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堅持“立足基礎”和“提高興趣”的命題理念,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注重試題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積極的價值取向,提倡整合學科知識以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和探究能力。
2、試題特點:
第一、依據課程標準,突出主干知識,注重基礎性。
第二、試卷整體性強,能力立意,三維能力有機結合。
第三、注重材料閱讀,考察學生的材料閱讀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四、形式靈活,銳意創新。
3、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
考試目標(課標要求)
1
*戰爭
了解虎門銷煙,*戰爭的經過、中國失敗的原因、《南京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2
第二次*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列強侵華的罪行、火燒圓明園。
3
收復新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
4
甲午中日戰爭
黃海大戰,《馬關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5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洗劫北京,《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4、學生答卷情況分析
這一次歷史學科考試人數292人(我所任教的6個班級),全卷總平均分63.869,試題難度0.419,
選擇題
總得分:11644,考試人數總共:292人,平均得分:39.876分,平均失分:20.124試題總分60分,難度系數為:1
篇3: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分析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分析
烏烈中學:符世玲
一、試卷總體分析
1、試卷結構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考試形式:閉卷。
試卷共分三大題: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共20題60分,占全卷分值的60%;第二大題為材料分析題題,共2題26分,占全卷分值的26%;第三大題為簡答題,共1題14分,占全卷分值的14%。
2、試題分析
本卷覆蓋面廣,難易適度,不偏不怪,充分體現了知識與能力的統一,客觀性與能動性的統一,學科性與教育性的統一,縱鏈線索與橫鏈線索的統一,有利于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失為一份既有質量,又有分量,既有廣度,又有一定深度的的好試卷。
(一)優點
通過閱卷,我認為本卷的成功之處在于:
1、點面處理得當。面主要體現在選擇性試題方面,列強侵略、人民反抗、救國探索、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濟發展、文化進步均有涉及;點的考查,主要體現在非選擇性試題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的高度,如閱讀材料題第2題,近代化的探索第3小題,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積淀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很難答圓滿的。
2、縱鏈與橫鏈考得全面。縱鏈歷史事件聯系,橫鏈歷史事件比較,是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方式,試卷中均有較好的體現,如材料分析題第22的第(3)題,較好的考查了學生的縱向思維,第(5)題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的橫向聯系。
3、試卷圖文并茂。如選擇題第2小題配有插圖,這樣不僅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而且也使試卷顯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二)缺點
認真反思,本試卷美中不足的情況如下:
1、重點突出不夠,如:第四單元《抗日戰爭》涉及的內容很少,只有最后一道簡答題涉及到抗日,但是選擇題60分,沒有一道題是考抗日戰爭的內容。
2、試卷題量小,材料分析題一個歷史事件分析內容太多,如第22題,共有5道小題圍繞*赴重慶談判和蔣介石之間的事來回答。材料分析可以增加別的內容。
(三)建議
1、要精選試題。
2、題量適度。
3、試題的難易度要符合中學生實際。
二、考試效果分析
四、由試卷想到的(啟示)
1、課堂上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和教學能力的培養,對重點知識、熱點問題扎扎實實要求學生過手,務必牢固掌握,并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運用。
2、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并根據自己班的學生實際,有針對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挖掘的發揮課堂效益。
3、引導學生熟讀課本
4、為適應現代教育,教學和考試改革的要求,有計劃地長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知識遷移、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的能力。
五、改進方向
1、加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2、養成學生自學的意識
3、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4、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5、繼續加強培優力度
6、增強差生的學習興趣
7、做好單元過關檢測
這是我個人對這份試卷的認識,請其他老師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