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一年級語文期中階段性檢測分析反思

小學一年級語文期中階段性檢測分析反思

2024-08-02 閱讀 1111

期中階段性反思

新牟小學

本次期中考試全班平均成績是93.9分,有48人達到了優秀,4人80多分,1人76分,還有1人50.5分。具體總結如下:

一、選擇二類字的正確讀音

本題失分較多,全班扣了44分,原因有二:一是學生對于語文園地里的生字掌握不好;二是我在教學語文園地里的多音字時,只為做題而做題,給學生拓展的不夠。如:“樂曲”一詞我沒有給學生提到,只讓學生知道在“音樂”一詞中“樂”讀yue,因此,這個題出錯較多。

二、看拼音寫漢字

本題全班扣了15.5分,個別學生生字存在問題,課后要加強輔導。“蝌蚪”一詞學生掌握不牢固,寫顛倒了,要結合形聲字的特點加以強調。

三、比一比,組詞(形近字)

本題全班扣了18分,主要問題出在“讓”和“近”的組詞上。有的同學把“讓”當成了“認”,有的同學“近”組詞用了古詩中的“近聽”一詞,導致失分,今后要讓學生明白:不能從古詩中隨便拆分詞語運用。

四、按要求變新字

本題全班失分39分,主要問題出在加偏旁變新字上。“音”和“西、車”,給這三個字加一個偏旁學生出錯最多,今后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形近字的比較,讓學生多用比較的方法識字。

五、選字填空

本題共失分12分,今后要教給學生做完這一類型題后,要把句子讀一讀,檢查自己選填的是否正確。

六、搭配詞語連線

本題共失分20分,原因有二:一是學生不會綜合看整個題的內容,有的詞語可以和好幾個詞搭配,學生只看其一,而不管剩下的詞語搭配是否合適,導致有的詞語無法搭配而胡連的現象;二是學生二類字識記不好,導致搭配錯誤。

七、照樣子寫詞語

本題失分較多,共扣了43分。主要錯在第三小題:輕輕地,很多學生在橫線上填了一些名詞,導致失分,今后要強調學生三個“de”的用法。

八、默寫古詩

全班共失分31.5分,主要問題是學生沒學過的字有的寫錯字了,有的加拼音出錯,期中拼音出錯較多,今后要加強拼音的復習力度。

九、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本題失分46分,問題要多,個別學生漏了一個問號,雖然平時也強調了學生多次,但力度還是不夠。課外閱讀的第一小題扣分多,學生不會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小朋友們想出的辦法,不會把整個題多讀幾遍,去思考題目意思,今后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十、把句子補充完整。

本題共失分53.5分,是失分最多大項。問題主要出在問句和感嘆句的補充上,學生不會把自己補充的句子多讀幾遍,看看和標點符號是否相符,這一方面,今后要教給學生做題和檢查題的方法。

采取措施:

1、今后要加強拼音的鞏固和練習,要和家長攜手,讓那些拼音掌握不熟練的孩子達到熟能生巧。

2、要教會學生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做題,掌握做題和檢查題的技巧。

3、要引導學生多復習學過的二類字,對二類字的掌握達到熟練的境地。

4、要嚴格要求學生,基礎知識要牢牢掌握,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自己漏題、不按要求做題的壞習慣,告別“馬虎”,和“認真”交朋友。

5、要溝通家長,加強后進生的輔導。

6、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不能為教學而教學,要注意知識的拓展與運用,不能教給學生一些死知識。

篇2:秋季新版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材分析

**年秋季新版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分析

新版教材是“先識字再學拼音”,第一冊識字量減少,有部分課文被替換,新增了幾首兒童詩……目前,有關這一新版教材的變化已陸續被披露。

01

新教材有什么來頭?

參與這套教材編審工作的目前在海淀區某知名小學任教的一位特級教師介紹,這套新教材是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先生領銜編寫的小學語文部編教材。

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軒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也參與了教材的編審工作。此外教材的編審中還聘請心理學專家、特級教師等的參與。目前已經通過了評審。

02

新教材修改標準是什么?

早在20**年,教育部重新考慮組織編寫義務教育階段德育、歷史、語文三門課的部編教材,也叫示范教材。

而在全國各地使用的語文教材中,有人教版、語文版、蘇教版、北師大版、北京版等等。據參與此套部編教材審定的老師表示:這次部編教材的改編,并不是改頭換面,而是在人教版教材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主體部分以及優秀的部分都傳承了下來。

東城區教研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教材進行一些內容上的修訂屬于正常現象。教材修訂的根本依舊是課程標準,教材本身只是一種載體。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當今的老師已應跳出“教教材”的局限,而將教材為我所用,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方法。

另據了解,今年8月份,這套教材的教研員培訓工作就將正式開展。同時,來自全國的百名特級教師還將對這套教材進行審讀和反饋。

03

新教材都有什么變化?

1

前識字后拼音

據了解,目前這套教材尚未正式下發,目前流傳出來的內容,都屬于教材的“樣書”。目前樣書中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

從中可以看出,“識字一”被放在了“漢語拼音”之前。這一“先識字再學拼音”的變化,也引起了不少關注,因為在過去“漢語拼音”是放在“識字一”之前的。

這么設計究竟有何玄機呢?

篇3:學年度第二學期一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學年度第二學期一年級語文期末試卷分析

東郊中心小學鄭紅英

一、考試情況

一(1)班有50人參加考試,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分,總分4106.5平均分82.1分,優秀人數27人,優秀率為54%,及格人數43人,及格率為86%。本次期末考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學生能夠考出這樣的成績我還是滿意的。

二、試卷整體情況分析

本張試卷,覆蓋面較廣,出題靈活,既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靈活運用,又考查了學生對問題的判斷,分析能力。該試卷基本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特點,整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為主,但也不乏綜合能力的測驗。

三、具體情況分析

1、答題分析

第一題是選擇正確讀音,考查了孩子們對二類字的掌握,有幾位后進學生失分,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整體成績很好。

第二題是選擇正確的讀音,答對率100%。因為在復習過程有練習過這道題目。

第三題是讀一讀,猜一猜、選出謎底寫下來。許多同學都猜出來但有個別學生字又寫錯了。

第四題是看拼音寫詞語,考查了孩子們的拼寫能力。大多數學生書寫工整、規范,只有個別學生粗心大意出現寫錯別字現象,其主要原因是:一、沒讀清拼音;二、不看拼音,隨意猜;三、能拼準拼音,但由于粗心寫錯字的。

第五題是照樣子寫出新字,答對人數也比較多。

第六題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這道題最不應該失分卻失分最嚴重,也是學生字詞平時積累少,一下子想不出這個偏字三個字。

第七題看圖選詞語答正確率也比較。

第九題照樣子填一填,考查了學生對反義詞、量詞和動詞的掌握情況,除了幾個粗心少連的,95%的學生能夠正確連線。

第十題按課文填空答對率也是比較的。

第十一題:看圖把句子補充完整。這題不僅和教材聯系緊密,而且也與一年級學生實際相吻合。充分體現了”評價是為了促進發展“這一理念。讓更多的學生從考試中獲得喜悅,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

四、對今后教學的幾點看法:

1、審題能力有待提高。

2、我部分學生不會注意聽老師讀題。

3、識字不過關,字意不理解。

4、寫字寫得很差,寫字習慣有加強。

5、學生的語感有待培養。

6、我們的教學是要讓學生不僅學習語文,更要會用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將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

7、對識字這一難點在最大程度上解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后進生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樂學、愛學、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