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初一七年級數學下期中考試質量分析和試卷分析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一.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范圍是七年級上冊第一、二章內容,試卷共有29道題,150分。選擇題每題3分,有12道小題共36分。填空題13-14題每空1分,共12分,18-23題每空2分,共28分,填空共青40分,解答題6道,共74分。第一章有關知識點有有理數、絕對值、相反數、科學記數法、有理數的混和運算。第二章有單項式,多項式,同類項、去括號等內容,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都有考察到,基礎題覆蓋面還是很廣的。基礎扎實的同學及格應該沒有問題,整體來看試題注重基礎不難。
二.學生答題情況
1.試題難度不在,都是平時練習及檢測做過的題,學生容易得分,但是有些學生的成績還是不盡如人意。憑簡單的記憶,忽略細節,粗心大意。不認真審題,造成失誤。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習慣。
2.基礎知識不扎實表現在填空題的13、14題上,仍然有同學有錯誤,24題計算是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非常簡單,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得不了滿分。存在的問題是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不明白。
3.選擇題比填空題難度大一些,錯誤的題集中在4、8、9題上,4題主要是有理數的加減法不會,8題是理解不了,錯誤率最高,9題是粗心,讓用>連接,只選擇正確的一項,把用<連接的選項選擇上了.
4.簡答題中26.題化簡做的比較好,但是在去括號時,仍然存在括號是負號,括號內的各項都變號做的不好,只給第一項變號.27題先化簡,再求值,存在的問題(1)不化簡,直接代入原式進行計算,(2)化簡跟原題分開,化簡完成之后,仍然代入原式進行計算.(3)部分同學合并同類項仍然掌握的不太好.原因是不懂有理數加減法.
三教學反思及改進措施
1.優化教學過程,加強概念教學,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卻是不易做好的問題,故要做好,就備課細致,備教材備學生,備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2.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日趨嚴重,對學習有因難的學生要特別給予關注,幫助,要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學習數學,及時肯定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多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另外要比別人多付出.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要多給他們準備資料,經常指導,使他們有更大的發展.
3.指導學生認真審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盡量讓學生獨力去提示結論的產生形成過程,不要急于拋出結論,要給學生以思維的空間與時間.
4.在解題過程中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多方位來考慮問題,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多注意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和理解能力.
篇2:初一七年級數學上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初一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一、試卷特點
今年數學試題覆蓋初一年級上學期幾乎全部的內容,考察內容比較全面,同時考察內容也比較注重基礎試題。整份試卷的結構還算穩定,分值分配還算合理,試題內容覆蓋面寬,考查的各個知識點分布適當,知識結構合理,難度偏高。試卷表面上看比較容易,偏向基礎知識的考察,實際上學生在做題時,卻發現有一定的難度。考試結果對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等水平要求較高。
(1)試題的綜合運算性增強。一道試題不只考查一兩個知識點,而是前后章節揉在一起綜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須上下融會貫通,全面分析,絕不能一葉障目,以偏代全,否則會勞而無效。與此同時,試題的解法也不單一,以考查考生的靈活運算能力。
(2)試題的論證性較強。這類考題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學生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3)試題更注重對應用能力的考查。為了考查學生綜合應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說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得分分布情況
第一大題選擇題在尖子班得分情況不錯,但其中第8小題失分較多。在普通班選擇題的第10,11,13小題都是屬于失分多的題目。
第二大題是填空題,得分不太理想。第17題要求求52°角的補角和余角,有些同學把這兩個搞反了,說明對這個知識掌握還不夠。
第三大題計算題比較簡單。卻比預料中的要差。特別是第(3)小題,普通班很多同學沒有做,沒有掌握去括號合并同類項的法則。
第四大題解答題得分都不理想,第(1)小題是屬于簡單的邏輯求解問題,但學生們對于定理的掌握不夠另外對于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不到位照成失分。第(2)小題是證明過程的填空,在改卷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與“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的區別不掌握,把它們填顛倒了。
第五大題是實際生活的應用題,學生由于不理解題意,“不足1千米的以1千米計算”,7.4千米應該當做8千米來計算,學生在求解時沒有正確帶入。
第六題是屬于統計問題,得分情況較好,學生對于公式“頻率=頻數/總的人數”掌握較好,基本上滿分12分都能得到8分。
三、學生問題分析
1、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技能的訓練不到位。
(1)對初一年級數學中的概念、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定理的理解、存儲、提取、應用均存在明顯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實質,不理解知識形成發展過程,死記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數學情境中正確運用概念,不能正確辨明數學關系,導致運算、推理發生錯誤。
(2)運算技能偏低,訓練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現象舉足輕重。計算上產生的錯誤幾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計算的問題。我們的考生的確存在一批運算上的‘低能兒’,運算能力差是造成他們數學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現是:算理不清,不能正確應用符號語言表明數學關系,計算技能低,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驟進行運算,不善于通過觀察題目的特點尋求設計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造成解題速度慢,在大量的“相對難度”的試題上浪費了時間。
(3)在推理論證過程中不能合乎邏輯地、準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現層次不清、邏輯不嚴密、語言表述混亂的現象。第四大題就是這種情況。
(4)剛開始接觸幾何,難免出現畏難心理,相對于代數,幾何所涉及的概念、觀念讓他們有點無所適從。接受程度參差不齊。
2、數學思想方法的體驗、理解、運用還有一定的差距。
近年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求有所加強,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運用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對于數形結合法、分類討論等的理解運用還有一定的差距。
3、以思維為核心的一般能力有待于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數學能力總體尚處于較低水準,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閱讀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審不清題意,尤其不能正確理解關鍵詞的意義。因而不能正確辨明數學關系,導致解題失誤。
(2)對數據的處理能力較低,不善于分析處理數據。
(3)以辨識、構造幾何圖形的能力較低,是造成解題失誤的重要原因。
(4)即便是優生對于建立在嚴格邏輯推理以及抽象的數學運算基礎上的綜合題的解題能力也處于較低水平。
四、教學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和解題基本方法的掌握,夯實基礎。
從試卷來看,部分學生失分還是由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夠牢固所造成的。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概念一定要落實到位,熟悉各種表述方式,正確使用數學符號;將基礎知識打扎實。
2、繼續圍繞主干知識,突出重點。
在復習中仍要進一步圍繞主干知識進行專題復習,做到重點突出,對每一個
問題都要講清楚、講全面、講透徹,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練習的量,確保學生該得到的分數能夠拿到手。
3、注重思想方法的滲透。
對于重要的思想方法,例如數形結合法等,在平時學習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點滴積累,細心體會,理解其實質及應用;作業書寫要規范化,不可隨心所欲,該用什么符號就用什么符號,表述要清晰。
4、縮小后進面。
對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需將知識內容一點點落實到位,讓其每節課都有一點收獲,耐心指導,千萬不要甩掉他們。給優生一定的自由度,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這樣可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期高效。
試卷分析,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