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通用技術科組教學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通用技術科組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本學期“教研室工作計劃”為指南,以《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為本,繼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手段,以進一步提高通用技術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探索一條適合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
二、工作目標
1、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全面提升本科組老師的教學能力,力爭在高二年級基礎會考中取得優良成績。
2、推進科組教研的網絡化和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3、積極保持與國家通用技術課標組和省研培院的聯系,主動與強勢兄弟學校的通技教師進行相互交流,及時了解通用技術學科發展的新動態。
4、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挑選和培養富有創新意識且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等科技活動。
5、配合學校做好通用技術教師工作室和機械人試驗室的建設工作。
三、主要工作安排
1、教學工作主要執行人:全體通用技術老師
通用技術學科在高二年級開設,教學內容為“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兩個必修模塊。按課程標準課時設計為:2節/周班。高二年級共有25個教學班,教師任課和工作量安排如下:
李蕾7個班,14節/周;鐘進清6個班,12節/周;
劉斯殷6個班,12節/周;翁文雄6個班,12節/周;
本學期完成以下教學任務:
①完成“技術與設計1”模塊的教學。20周以前完成所有教學工作并進行考試(考核)、進行教學總結和學分認定及學生評價方案等。
②按照學校計劃進行集體備課和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的學習,發揮備課組的教學核心作用。
③組織本科組的公開課、觀摩課和示范課,加強教學方法、手段、過程的研究與交流。
篇2:學年第二學期高中通用技術教研組教研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第二學期高中通用技術教研組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和《溫州市教育局關于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思想指引下,認真學習與新高考改革有關的文件,以學生為中心,以通用技術課程建設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為首要任務。關注深化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協調并解決好新問題,進一步提升技術課程的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效性。
二、工作要點:
1、抓好高三年級的通用技術高考復習工作,結合本校學生學情,通過系統化、專題化的復習與練習,讓學生更好的適應通用技術統一考試的特點,爭取在3月底的技術統一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為高考打好基礎。
具體措施:I、充分利用歷年高考真題,分析技術考試特點,精煉考核要求;
II、抓學生薄弱環節,提高解題得分率,例如:草圖繪制、三視圖繪制;
III、總結生活中技術案例分析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特別提醒生活中試驗類、新技術類等案例;
2、關注課程建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鼓勵本組教師開發選修課程豐富完善技術課程體系,二是做好新高考改革中限定性選修課程(電子技術)研究與教學設計工作。
具體措施:I、結合學校資源開設選修課程,完善已開發課程李曉淼老師的《機器人課程》,逐步開發以下課程:《3d制圖課程》(學校已采購3d打印機)《建筑結構設計》等課程;
II、對限定性選修課程的研究,并分配教師完成各個章節的教學設計任務,通過集體備課進行集體討論;
3、結合“溫州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要求本組老師在公共平臺上“曬課”和評選出“優課”。
具體措施:I、本組每位教師在**年5月之前,完成《必修1》第七章第二節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同課異構);
**年5月之后,完成《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同課異構);
II、就以上曬課內容,在本組范圍中評選出“優課”一至兩節;并推薦給市直教研活動評優。
4、結合市級優質課評比工作,積極參加各類學習活動,提高本組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具體措施:I、教研組內加強集體備課活動的規范性,積極開展同課異,力爭完善必修2《控制與系統》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組織教師開出校級公開課一至兩節;
II、推薦一到兩名教師參加市直優質課評比(暫定陳**老師),全組同仁獻計獻策,力求好成績;(4月中旬)
III、鼓勵本組老師結合教學活動設計教具,并參加市教具評比活動(4月底);
5、結合課堂技術試驗活動,組織好學生的科學技術輔導工作,參加第二屆學生通用技術學科設計小論文比賽活動。
具體措施:I、開展全校競賽類活動,例如:結構設計大賽;(3月底)
II、高二年級課堂上開設兩次技術試驗活動:一、結構設計(3月底),二、電子制作;(4月底)
III、利用學生活動開展學生小論文撰寫的培訓工作,并且推選出優秀學生參加市級小論文比賽;(4月中旬)
6、積極設計通用技術微課程,努力構建本學科的資源庫。
工作措施:積極的學習微課程設計與制作,認真分析教材和積累素材,制作優質的微課程視頻課件。
7、關注評價,加強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
工作措施:以技術統考和新高考改革為背景,以《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考選考科目考試標準(**版)》為標準,要求本組教師注重平時素材積累和設計教學試題內容,做好學校期中、月考以及期末考試命題工作。
8、本學期公開課計劃:陳**、陳**
附錄
市級各類工作安排
第六周4.6-4.12:市直雙周活動(21中)
第七周4.13-4.19:學生學科設計小論文大賽預審(電子稿件)
第八周4.20-4.26:市直優質課評比(二外)
第九周4.27-5.3:市教具送評(電子稿)
第十周5.4-5.10:市直雙周活動(22中)
第十三周5.25-5.31:市教具評比展示(電子稿)
第十四周6.1-6.7:學生小論文評比、教師限定選修課程教學設計評比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春季學期高二年級信息通用技術教學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年春季學期高二年級信息/通用技術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六月份學生們就要參加基礎會考,都將要進入會考復習的備戰階段,時間緊迫。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明確技術課程的學習及復習任務:繼續加強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能夠學習基本知識和技能,能總體概括掌握各知識點,并能將其應用到生活當中,為生活服務。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輪信息技術及通用技術的整體學習以及各個階段的單元訓練測試,從成績來看,本人所帶的(1)、(3)、(6)班中1班是藝術特長班,整體的平均分都沒超越過70分的界限,都在五六十分徘徊。學生還沒有開始進入備考的備戰狀態,還沒感受到會考來臨前的緊張。所以本學期要利用好每一節課,復習各個知識點并有針對性地擊破,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一起備戰會考!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復習教材分別為信息技術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網絡技術應用》(選修)及通用技術的《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信息技術基礎》和《網絡技術應用》是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其中《網絡技術應用》這本書的內容相對較難理解,在會考當中也占有相對較大的分量,因此復習時可視情況復習慢一些也可以。
《技術與設計1》和《技術與設計2》是選自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該部分的內容來說考題比較靈活,只需要把知識點復習過一遍主要以練為主,并在習題當中的例子展開再回顧復習及點擊各答題技巧等,反復為之。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主要采取講授復習及練習相結合的形式教學,在過完一遍各章節知識點后,讓學生們識記并組織抽查以落實,在各章節的復習中貫穿相關習題加強鞏固,其三是以往屆會考題加以練習復習,最后是模擬沖刺。希望通過這樣緊湊的復習方式能激起學生們的奮斗動力,一起加油!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