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青年志愿者下鄉助農活動方案

青年志愿者下鄉助農活動方案

2024-08-01 閱讀 3047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青年志愿者協會“服務社會”的宗旨,本協會決定在11月6日至7日組織一次大型的“下鄉助農”活動。

二、活動主題:

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實踐能力。

三、活動地點:

茂南區上吉水村(第五支隊)

四、參加對象:經濟管理系青年志愿者協會03、04級會員

五、運行方案:

1、組織部和外聯部與茂南區上吉水村(第五支隊)農戶聯系,洽談有關活動事項。

2、秘書處負責組織各班會員參加以及解決后勤工作。

3、行動部和環保中隊負責維持秩序和處理意外受傷問題,負責活動的安全問題,這是本次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4、宣傳部負責活動的宣傳工作。

六、活動宣傳:

1、活動前秘書處把這次活動通知各班負責人,宣傳部組織人員搞好宣傳工作。

2、秘書處指導和組織各班負責人宣傳此項活動,擴大活動的影響力。

3、活動后秘書處負責敦促各部上交總結報告,宣傳部搞好活動后的宣傳。

七、活動方式:

為各戶農戶無償提供割稻谷服務,并在勞動結束后進行野炊活動增進會員友誼。

八、活動機制:

本協會通過此活動后將進一步加強和茂南區上吉水村的合作,使其成為我協會的一個社會實踐基地。我會將通過書面(口頭)協議的形式和秉著“服務社會、互惠互利”的根本原則與當地基礎干部和農戶進行協商,我們每年固定為他們提供無償幫助,而他們則為我們提供相應的服務配套。大家彼此約定每年活動的時間等具體事項等。

篇2: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助農村教師專業成長

“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助農村教師專業成長

豐滿區教師進修學校培訓部陳銘

農村教育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教育部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國培計劃”,為農村教育發展鋪平了道路,解決農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整體提高。遠程培訓是整個“國培計劃”行動中的子項目,充分發揮了網絡遠程培訓的優勢,以其創新和豐富的培訓形式和內容強化教師自主學習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突出以學科為基礎、問題為中心、案例為載體的課程結構模式,有效地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和教師專業化的全面發展。

一、理念先進內容給力

“國培計劃”遠程培訓最給力的是課程的設置能夠著眼教師專業發展,關注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實際需求,調動其遠程學習的積極性,科學合理的設定培訓培訓內容,著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和學科教學水平,使廣大農村教師避免了以往的離開班級難,外出培訓難的尷尬,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既能讓教師通過視頻聆聽到專家精妙解析新課程、新課標、新理念、新思想的精彩講座、領略專家學者們來自學術前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闡述,近距離感受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又能觀摩到各地優秀教師精彩的新課堂教學課例,對于農村教師,這是對教師更新觀念的最好禮物,“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要實現教師專業素質的成長,首先要更新教師觀念,遠程培訓是一次全面深刻的變革,對農村教師來說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戰,它有利于教師的全面成長,使教師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了理論上的保證,對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案例演繹開闊視野

遠程培訓中最吸引教師的是通過視頻觀看全國各的名校名師的教學課堂,讓農村教師們如同身臨其境,領略了眾多名師對教學生動精彩的演繹,他們的執教標準、駕御課堂的能力和每個名師的教學魅力無不讓教師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視覺的沖擊,這種遠程的聆聽為農村普通教師和全國知名教師搭建了一條光明通道,各種教學案例,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農村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把握教材的能力,更貼近了課改的課堂,體會到了教學的藝術,同時發現自身的的不足,與名師間所存在的差距,從而也確定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根據學科調整者自己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們了解了教學中該注意什么,怎樣因材施教,怎樣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明晰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極大限度地開闊了農村教師的視野,使其不再是井底之蛙。

三、專家點評提升理念

遠程培訓讓教師最為受益的是設置了專家點評環節,為廣大農村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平臺,對在線學習教師們的教學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為農村中小學教師針對落后的教育理念,停滯不前的教學方法指點迷津,撥開教師們心中的迷霧,使教師們更準確的掌握教學目標,對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有了自己解決的心理準備。撥開迷霧,一定能見到陽光。教師通過解決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習,提高了教師宏觀把握學科教學的本質問題和有效、高效地駕馭學科教學具體內容的能力,使教育教學理念得到普遍提升。

四、同伴互助資源共享

遠程培訓中最讓老師放松的是在線交流研討環節,讓各地農村中小學教師們在此相聚,各抒己見,探討教學新理念,研究教學新方法,交流教學新思想,有哲人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各有一個蘋果;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擁有了兩種不同的思想”,“國培在線討論”為我們農村的教師們搭建了N個思想碰撞的學習交流平臺,使教師之間達到資源共享,構建了向同行、專家學習的平臺

篇3:多媒體能幫助農村小學生建立自尊

淺談多媒體能幫助農村小學生建立自尊

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太公鎮小學:梁志勇

隨著gg開放,農村小學多媒體教育工程的實施,豐富的教育資源為農村小學校的教育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內容新穎,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多媒體對幫助學生們建立自尊,對培養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思維能力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教育以人為本。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十分有利學生的發展,符合現代化教學規律的要求。要更好地實踐:圓夢緣于師者。和諧教育氛圍,是和學生平等的橋梁。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往往進步緩慢,也需要更多的鼓勵。人人都需要鼓勵。作為一名教師則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去總結經驗,在總結中提升自我。為此,用多媒體能幫助學生建立自尊心,淺談如下:

一多媒體能給留守學生一個溫暖的家。

如今,農村許多學生的父母都外出務工去了,家里的孩子全在學校住校,他們在學校學習,生活等等,信心不是那么十足,覺得有些枯燥,難以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能將聲,形,色,畫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其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興趣,使他們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平時能用多媒體學習外。留守學生們在休息時間,如:周五晚,節日,等等,我會準時放一放動畫片:《貓和老鼠》等;唱一唱歌《童年》等;跳一跳《讓我們蕩起雙槳》舞蹈等等,讓他們感覺自己不孤單,不寂寞,在學校特別舒適,溫馨。自己非常快樂,愉快。自己再不是無人一起玩耍的人了,自然而然留守學生們過得開開心心了。

二用多媒體抓住每個機會進行表揚。

這不僅僅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有效,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不過,應該實事求是地表揚表揚,否則,孩子們會識破你的諾言。如果的確不錯,受到表揚的學生對此也十分清楚,那你的贊揚作用會更大。如:在班上成績稍遜色的學生,跑步快,平時上體育課時,教師應細心觀察,瞅機會用攝像機拍下,在多媒體中播放,學生們非常興奮,二次,自己一定展示一下。于是,到了學校每期開展的運動會,就鼓勵他們參加比賽,在比賽時,教師應到現場當啦啦隊,給他們喊“加油”,及時拍下,這些學生一努力,就能在全校取得優異成績。受到學校的表彰,他們其樂無窮。

三要注意學校本身沒有獎勵系統,應加以有效利用多媒體。

教師記錄下每次把作業訓練向全班展示過的孩子,盡量做到每個學生機會均等。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務必使得到展示的練習內容包羅萬象,以免總是那幾個學生得到表揚。如:書寫潦草的學生,教師每次看到這種現象后,請不要著急,應該有良策,把書寫好的學生的字給他們看一看,然后拍下來,在多媒體上播放,并鼓勵書寫不好的學生說:你下一次一定能寫好,多媒體歡迎你。等到下一次時,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比以往的書寫進步多了,不信,拍下后在多媒體中放一放,學生高興極了。那么,這些學生從內心感到:我進步了,我還要努力,我能行!

四要考慮能力分組是否有效多媒體會幫助。

學生們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自己的練習與班級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如果互相合作的學生相當,他們就不會太擔心自己不如別人,這樣,每個學生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朗讀比賽,教師提前準備好攝像機,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每個祖中搭配一個朗讀的弱生,讓他們在比賽中大膽參與,敢于去讀,這樣訓練多了,學生覺得我不是差生,再在多媒體中放出,學困生信心十足,長進特大。

五多媒體能轉變學困生。

把每次的訓練裱貼在墻上,用攝像機拍下,在多媒體中播放。是進行表揚并幫助建立自尊的極好辦法,如果,你能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特意把學生們的練習一一作全新的展示,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高的獎賞了。例如:辦學習園地時,我每次挑選各個學習特別困難的學生參加,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并嚴格要求盡最大努力去做好這件事,辦完后,及時拍下,讓成績好的學生評價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那么,學困生看了,慢慢把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也逐漸克服了自己的許多毛病,在不斷地向上發展。在這個班集體中我能行了,我陽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