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能幫助農村小學生建立自尊

多媒體能幫助農村小學生建立自尊

2024-07-31 閱讀 9287

淺談多媒體能幫助農村小學生建立自尊

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太公鎮小學:梁志勇

隨著gg開放,農村小學多媒體教育工程的實施,豐富的教育資源為農村小學校的教育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內容新穎,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多媒體對幫助學生們建立自尊,對培養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思維能力有很大的輔助作用。

教育以人為本。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十分有利學生的發展,符合現代化教學規律的要求。要更好地實踐:圓夢緣于師者。和諧教育氛圍,是和學生平等的橋梁。缺乏自尊心的孩子,往往進步緩慢,也需要更多的鼓勵。人人都需要鼓勵。作為一名教師則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去總結經驗,在總結中提升自我。為此,用多媒體能幫助學生建立自尊心,淺談如下:

一多媒體能給留守學生一個溫暖的家。

如今,農村許多學生的父母都外出務工去了,家里的孩子全在學校住校,他們在學校學習,生活等等,信心不是那么十足,覺得有些枯燥,難以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能將聲,形,色,畫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其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興趣,使他們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平時能用多媒體學習外。留守學生們在休息時間,如:周五晚,節日,等等,我會準時放一放動畫片:《貓和老鼠》等;唱一唱歌《童年》等;跳一跳《讓我們蕩起雙槳》舞蹈等等,讓他們感覺自己不孤單,不寂寞,在學校特別舒適,溫馨。自己非常快樂,愉快。自己再不是無人一起玩耍的人了,自然而然留守學生們過得開開心心了。

二用多媒體抓住每個機會進行表揚。

這不僅僅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有效,每個孩子都需要鼓勵。不過,應該實事求是地表揚表揚,否則,孩子們會識破你的諾言。如果的確不錯,受到表揚的學生對此也十分清楚,那你的贊揚作用會更大。如:在班上成績稍遜色的學生,跑步快,平時上體育課時,教師應細心觀察,瞅機會用攝像機拍下,在多媒體中播放,學生們非常興奮,二次,自己一定展示一下。于是,到了學校每期開展的運動會,就鼓勵他們參加比賽,在比賽時,教師應到現場當啦啦隊,給他們喊“加油”,及時拍下,這些學生一努力,就能在全校取得優異成績。受到學校的表彰,他們其樂無窮。

三要注意學校本身沒有獎勵系統,應加以有效利用多媒體。

教師記錄下每次把作業訓練向全班展示過的孩子,盡量做到每個學生機會均等。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務必使得到展示的練習內容包羅萬象,以免總是那幾個學生得到表揚。如:書寫潦草的學生,教師每次看到這種現象后,請不要著急,應該有良策,把書寫好的學生的字給他們看一看,然后拍下來,在多媒體上播放,并鼓勵書寫不好的學生說:你下一次一定能寫好,多媒體歡迎你。等到下一次時,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比以往的書寫進步多了,不信,拍下后在多媒體中放一放,學生高興極了。那么,這些學生從內心感到:我進步了,我還要努力,我能行!

四要考慮能力分組是否有效多媒體會幫助。

學生們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自己的練習與班級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如果互相合作的學生相當,他們就不會太擔心自己不如別人,這樣,每個學生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朗讀比賽,教師提前準備好攝像機,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每個祖中搭配一個朗讀的弱生,讓他們在比賽中大膽參與,敢于去讀,這樣訓練多了,學生覺得我不是差生,再在多媒體中放出,學困生信心十足,長進特大。

五多媒體能轉變學困生。

把每次的訓練裱貼在墻上,用攝像機拍下,在多媒體中播放。是進行表揚并幫助建立自尊的極好辦法,如果,你能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特意把學生們的練習一一作全新的展示,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高的獎賞了。例如:辦學習園地時,我每次挑選各個學習特別困難的學生參加,讓他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并嚴格要求盡最大努力去做好這件事,辦完后,及時拍下,讓成績好的學生評價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那么,學困生看了,慢慢把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也逐漸克服了自己的許多毛病,在不斷地向上發展。在這個班集體中我能行了,我陽光了。

篇2:多媒體教育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多媒體教育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湖北恩施活龍曉溪小學冉歡張修玲

摘要:

筆者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局限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發展,筆者學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配備多媒體系統和幾位心思細膩的女教師,且在每個周每個班都排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在這個機構里,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摸索處理,我們逐漸發現了多媒體教學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光明方向。

關鍵詞:

多媒體教育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風氣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分裂兩份,每年都有更多地家長舍棄農村耕地生活,赴外地打工掙錢。家里的孩子,多數交付給老人或者鄰里。漸漸的,便形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群,越來越多的農村小學因此變革成寄宿制小學,這不僅體現了當代農村交通與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卻是更多地彰顯出了農村留守兒童群缺乏安全性的無奈。近幾年來,隨著農村兒童各種事故的頻繁出現,他們的心理健康變成了舉國教育的重視大事。現今,多媒體技術開始普及農村小學,特別是班班通的普及,帶給留守兒童通過除開電話之外的媒介,他們了解多姿千色的大世界,在接受信息爆炸沖擊的同時,也承受著更大的挑戰和迷惘。作為農村小學的教師,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在教學的同時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做更精準的指引。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自己的需要,在家里,家長通常是一個家庭的支柱,而大多數的家長,缺乏知識,缺少文化素養。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愛表現在錢物方面,孩子是否饑餓,寒熱,手里有沒有零花錢,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孩子的思想方面,絕大多數家長是忽略的,這種干燥教育方法的源頭,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成長環境便是如此,祖輩的表達方式影響了父輩,父輩又用這樣的表達方式對待孩子,于是造成了農村孩子待人接物靦腆易羞,內斂不善表達這樣的通用性格。事實上孩子們并不真的像父輩一樣老實巴交,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等信息媒介的沖擊,當代農村孩子并不似父輩年少時那么平淡面世,當代的孩子們,因家庭兄弟姐妹過少,或者獨生子女的原因,無處溝通卻渴望著更多的關愛,更多地見識。父輩們恰恰卻在這一方面吝嗇著給予,或者父輩們也不知道如何給予,造成了現在的農村小學生的另一個重要性格特點:易怒,自閉,任性,自卑,妒嫉,抑郁。

在農村小學生的思維中心里,基本是所有事圍繞著自我,他們因隔代教育或者父母干燥教育,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當他們做了壞事,想到的通常是為自己開脫,遇見好事,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怎么把好處往自己身上攬。他們遇事容易發怒,找不到解決方法的時候通常選擇農村式的蠻干,吵架,打架,斗毆。但事過之后這些孩子又往往覺得后悔不已,卻為了面子不肯面對悔過。他們面對自己的想要的東西,大多數都會選擇極端方式去獲得,比如偷偷的拿取。如果事情敗露,往往會絞盡腦汁的開脫責任,或者大哭大鬧。他們面對自己學習方面的不足,常常選擇漠視,從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法,自卑心理促使成績差的小學生,在面對成績好的學生時,不由自主的不自信,將談話的主動權交予成績好的學生等……

工作的這些年,筆者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局限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發展,筆者學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配備多媒體系統和幾位心思細膩的女教師,且在每個周每個班都排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在這個機構里,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摸索處理,我們逐漸發現了多媒體教學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光明方向。

篇3: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農村小學寫作教學中運用

小學寫作論文多媒體在農村小學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語文難教,而作文尤其難教。這種想法恐怕是所有語文教師的共識了。語文難學,而尤其是作文難寫。這種想法恐怕是所有學生的心聲。目前,在農村小學,學生普遍怕上作文課,怕寫作文,作文往往寫得亂七八糟,有的甚至采取抄襲的方式應付了事。這種狀況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改善,將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影響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化改革。然而可喜的是“20**年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落戶我校。這一現象也就迎刃而解了這種困惑,“多媒體”在作文課中的妙用,可以大大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學生寫作能力

我們農牧區小學生和城市小學生相比在能力和知識結構等方面存著一定的差距,在寫作水平上的差距尤為突出。其問題存在于:寫作的訓練起步晚;語言表達能力差;忽視說話寫話能力的培養;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缺乏很多教學手段;寫作教學的量度也把握不了,訓練次數少,學習資料短缺。然而可喜的是“20**年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落戶我校極大地改善了這一現象。在寫作教學課堂中,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逼真,生動活潑的優勢,去突破寫作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優化教學流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寫作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妙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心理學表明: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而寫作是一種語言表達活動,需要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刺激,而濃厚的興趣正是寫作的一種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動力的源泉。針對目前農村小學寫作的情況來看,小學生呈現一種趨勢,產生共同的畏難情緒,認為是一種苦“差事”,產生一種談“文”色變的壓抑心理,使之消沉,對寫作失去興趣。這樣嚴重地影響了寫作教學應有的效果。由于小學生感情豐富,善于想象,易受感染。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應一致傳統的寫作教法,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結合指導內容創設情境,誘發學生情感。在訓練項目“觀察仔細,注意細節”上,利用隊會的機會帶領同學們去郊外游玩。在游玩中,聽錄音,欣賞配有音樂的解說詞,觀察山水,領略田野風光;幫助學生擬寫作題,即興寫作,進行合理的想象。把握“火候”讓學生進入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和急于表達欲望的境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興趣濃厚的氣氛中進行學寫作。

二、妙用多媒體,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真情實感。

在作文教學中大膽引進多媒體、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則會有效克服學生講假話,無病呻吟的作文缺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要求學生寫作《感動》的作文,以往學生總是寫一些雞毛蒜皮的家常小事,寫的最多的就是下雨家長送傘,生病了送醫院.......,多媒體進教室后,妙用網絡資源,巧用多媒體,我們找到了一個突破。我收齊了汶川地震的求援圖片,西南干旱的一些資料,冰災洪災一些救援場景,以及一些幫助的數據,配上音樂,組織學生觀看,學生看的淚流滿面,不僅思想上感觸很大,而且也更明白了愛心的力量。走出了感動的以往束縛,激發了學生真情實感,學生動手寫作也就感覺不困難。

三、妙用多媒體再現情境,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因此,寫作必須建立在學生實踐生活的基礎上,只有觀察細致深入,寫出的文章才能生動具體。由于學生們都生活在農村里,對一些街道、風景點、工廠、高樓、公園等很不熟悉,雖能去觀察,但學生大部分不會觀察或者觀察得不細致,無重點,只注意表現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事情都有些模糊,更談不上在寫作中去聯想,于是寫起寫作來總覺得無話可說,內容扯東掉西,條理紊亂。因此,針對學生寫作這一弊病,運用電教媒體的形、聲、光、色的結合,去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去進一步誘發學生的情感活動。利用學生會能說、會畫這些特長,采用電視錄像、幻燈指導寫作,可放慢、定格,讓學生對某一事物反復觀察,加深其印象。當那絢麗的色彩、活動的畫面,動人的音響刺激著學生的感官,那音畫交融,聲情并茂的動靜態結合的直觀信息,把學生的意趣和真情緊緊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的時候,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想通過語言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種種感受。通過這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再現生活情景,使他們寫作的思路更清晰。這樣學生在這特定的再現情境中重新獲得了新的美感,可言之真情。

但是在這樣的寫作教學方法中,要注意充分發揮農村優勢,有計劃、有組織地選擇農村自然景物或人物或事物,有意使學生留心觀察,了解鄉村田野中“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領略“春雨潤物”的美好意境,觀察“暮歸的老翁”的嬉態,從而與課堂寫作教學連為一體,使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濃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