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資源在農村初中課堂充分利用
多媒體資源在農村初中課堂的充分利用
現在的農村初中,雖然多媒體幾乎走進了每所學校,但由于諸多因素影響,許多教師對于利用多媒體上課還比較生疏。這樣一來,大多數學校的多媒體電教資源都塵封起來,只有等到匯報課、競賽課時才能重見天日。但多媒體的實用性和生動性是無可替代的,怎樣才能不太費時、不太費力地利用多媒體資源又能發揮它的長處呢?我是這樣做的:
一、習慣于使用多媒體實物展臺
實物展臺和高倍投影機是每個裝好的農村電教室中是必備的,它能使你放在展臺上的實物放大地投放到大屏幕上,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晰地看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效果更好,怎樣充分利用它呢?
1、它能完美地代替許多教師戀戀不舍地小黑板。小黑板:只要我們上過學就會記得它,長方形的小黑板,上面一行行整齊的粉筆字,掛在黑板上邊緣的釘子上,一雙雙渴望的眼睛緊盯著它,手在不停地記錄著,不時的有同學伸長脖子費力地看著,不時地問:“那個第二行是什么?”群起而答之,班級紀律毀于一旦。大家寫完一面,還要翻另一面,但有的同學還沒寫完,爭吵之聲不絕于耳,“翻,不翻……”,這是在應用上的不和諧。教師在書寫上也要費時費力,寫了擦,擦了寫,一塊小黑板至少要用上十幾分鐘才能寫完,還要科代表取,科代表送,弄得科代表的小手黑了白,白了黑。用展臺就會沒有了所有煩惱。首先在書寫上,只要一張白紙和一支黑色水的筆即可,把所要寫的內容寫在白紙上就ok了,應用時也好辦,把你寫好的白紙放在展臺上,對準鏡頭,打開開關,你所寫的內容就投到大屏幕上了,再根據需要調好大小就可以清晰地觀看和應用了。攜帶也特別方便,夾在教案中,走到哪里都可以。
2、它可以讓我們每個環節都輕松化、簡單化,讓我們體會輕松上數學課的感覺。我幾乎每節課都用展臺,課前提問、例題、習題、作業,幾分鐘全部搞定,用powerpoint也得十幾分鐘呢。上課用時,一張紙一張紙一換非常的輕松和便捷。在講解幾何題簽時,更是把它的長處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幾何題簽中的圖形說不計其數有點夸張,但確實不少,在講解題簽時,教師每講一道題,都要畫一個圖形,簡單的還可以,復雜圖形畫起來既難畫又費時,上課45分鐘被畫圖吃掉了許多時間,有的教師干脆不用尺,徒手畫,這樣節省一些時間,但又不規范,用展臺就輕松多了。搬一把椅子,坐在展臺前,題簽放在展臺上,投影出要講的題的圖形,放大到大家都能看到,在圖的左側放一張白紙,用一支黑色筆(筆尖要長些)做教鞭,用它指點圖形,并且可以在圖形中做標記,等邊等角都可以標出,要寫證明過程,用筆在圖右側白紙上直接書寫,就和在黑板上一樣,演算練習都可以,用完換一張就行了。這樣做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多講許多題,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長時間站立對教師造成的身體傷害。
3、用它可以放大實物和幻燈片,使教學難點容易化。在數學中有許多問題,講解時放大些才能看得清楚,聽得明白。如:利用刻度尺上的刻度畫垂線、用量角器量角時的對中、重合、讀數,用教師的不透明三角板、量角器遠不如學生的透明尺和透明量用器,但學生的太小,用到黑板上根本不合適,用展臺就迎刃而解了。另外畫幾何體的三視圖是教學難點,學生的空間化平面的感覺怎么講都不易建構,用展臺就一目了然了。比如畫三棱錐俯視圖時,學生很難畫得完整,他不知道俯視后哪些線該畫,哪些線不該畫。把美術課用的石膏做的三棱錐往展臺上一放,屏幕上出現的就是俯視圖。哪些線能看到,哪些看不到就清清楚楚了,哪些線該畫、哪些線不該畫自然就知道了。側視圖亦然。另外在幻燈機盛行年代,有許多數學上的幻燈片,大家利用它們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這些幻燈片完全可以拿到展臺上來使用,效果比幻燈機好多了,讓這些舊的幻燈片發揮新的作用,還能讓你的課更加生動有趣,何樂而不為呢?
展臺的利用就說到這吧,其它的巧妙而充分的利用方式就留給您吧!
二、適時使用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在制作上確實費時費力,雖然電腦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但是多媒體課件需要良好的構思,嚴謹的順序,恰到好處的動畫效果,完美的可操作性和深厚的專業基礎等。這些要求對于我們農村初中教師來說還是個不小的問題,但它無可替代的生動性、靈活性,能給課堂無限生機。因此,親手做出好的課件是我們永遠的夢想,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好的做課件,但我們能做到很好地、適時地使用課件還是沒問題的。
1、我們一般有兩種獲得課件資源的方式:一是從市里同學、朋友那里獲得,這種只需要略作修改即可使用。二是選擇比較好的網絡資源站點下載相對較實用的課件,來充實我們的課堂。在網絡上如果用搜索引擎搜索你要的課件,恐怕你地弄上幾十分鐘,才能篩選出適合你的課件,可能就比較省時間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在農村應用較廣泛的農村遠程教育資源網站,這里的課件的質量還是比較好的。課件下載后,我們在課件中選擇必要的適合我們的動畫、例題、習題等,哪個實用要哪個,不實用的就刪掉,這樣可以減少一些應用上的不便,然后請微機教師把它復制到電教室的微機上備用。注意:你要的課件必須是展臺所不能完成的,展臺能做到的還是用展臺,因為它更快捷、更簡單。
2、必要的原生的課件也必須有
如果你有一個特別好的構思,能讓你的課堂更加完善、學生更易接受,不妨把它告訴微機教師,讓他們幫你實現你的奇思妙想。數學中的平移、翻折、旋轉的變換,全等的證明、動點問題以及一切有關動的問題,用多媒體課件的效果特好。比如:兩個圖形經平移能否重合,只需在屏幕上拖動一個到另一個上即可。再有復雜圖形中的全等三角形,我們可把它們涂上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變換一下使之重合,找到對應邊對應角,且對應邊對應角用同顏色標記出來,這樣學生做起題來一目了然,避免了條件的混淆。再有某個圖形的一個頂點在某個函數圖象上運動,什么位置是什么樣的形狀,只要在屏幕上拖動該點移動即可。象這樣的案例有許多,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新的科技,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時代,多媒體資源的廣泛應用也必然改變現有的課堂模式。對于當今農村初中來說,只有更好、更合理地應用好電教資源才不會被時代的大潮拋棄,讓我們共同努力把展臺和多媒體課件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相輔相承,互相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喜歡、自已滿意、教學效果更好的高質量課堂。這樣,我們才能永遠地站在課堂模式改革的前沿,成為教育創新的先鋒。
篇2:巧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巧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摘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特別重視情境的創設,隨著網絡和多媒體的飛速發展,他們所表現出的特性非常有利于學習情境的創設。21世紀的教育儼然是網絡化的教育,語文教學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網絡環境。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進入了課堂,成為了新的教學資源環境。本文從創設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協作情境、創作情境四個方面來探究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讓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從而優化語文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網絡環境;創設情境
情境,《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境地。具體可感知性就是情境的特質。心理學認為,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境。因此,可以說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變化的具體的自然環境或具體的社會環境。而情境教學就是從教學的需求出發,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主題)的創設以形象為主體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情境教學一直以來被教育者視為能達到最佳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中外教育史上源遠流長。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21世紀的教育儼然是網絡化的教育,語文教學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網絡環境。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進入了課堂,成為了新的教學資源環境。由于多媒體網絡能提供文本、圖形、動畫、視頻圖象、聲音等多種媒體集成的大容量信息,還具有形式靈活,資源共享,超媒體交互性等特點,因此,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在網絡環境下創設一些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讓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從而優化語文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直觀情境,激起學習興趣
心理學實驗明確告訴我們,在教學新知的過程中,如果能用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這一新知的具體形象(畫面,聲響等),可以誘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學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具有文本、圖形動畫等多種媒體集成的特點,創設直觀情境,把教學內容變為更為具體的、可感知的東西。體現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提高教學效率。
如教學《觀潮》這一課時,學生都沒有看見過錢塘江大潮,只憑朗讀課文,很難喚起學生對這一天下奇觀的向往和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所以在上課伊時,我便播放大潮的實況錄像,錄像內容通過網絡傳送到學生機上。學生聽著岸上人聲鼎沸,江上悶雷滾動,而后變成如同山崩地裂的巨響;看著一條白線橫貫江面,繼而又如同千軍萬馬,齊頭并進的磅礴氣勢。孩子們陶醉、震撼于這動人心魄的大潮之中,他們不但在興趣盎然中整體感知了課文大意,而且對新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自己有效地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創設問題情境,實現學習自主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提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然而,課堂提問只能照顧到個別學生,不利于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作用及網絡交流工具解決了這個問題。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性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我給足學生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學。首先利用計算機網絡傳送給學生學習提示,讓他們在濃厚的興趣驅使下邊讀邊思,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這里,選擇同一自然段學習的學生可以圍繞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于是,電腦界面上一下子便出現了許多問題:“頤和園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廊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了什么?”“‘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表達了什么信息?”學生在各自的電腦上你問我答,各抒己見。而更為精彩的是,學生一旦都參與了學習,成了學習的主人,求索的思維便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頤和園是哪一年建造的?”“是誰建造的?”同學們紛紛點擊視頻資料來滿足各種各樣的疑問,大膽設疑,積極求證,他們興趣盎然的流連其中,課堂教學高潮迭起。
篇3:正確認識多媒體課件價值與缺陷多措并舉促進多媒體教學資源有效利用
正確認識多媒體課件的價值與缺陷,多措并舉促進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金源鄉中心完小段勇
摘要:多媒體課件因其圖、文、聲、像等豐富的表現功能及其在輔助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和喜愛。那么,多媒體課件在輔助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和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多媒體課件在輔助教學中有哪些誤區與缺陷需要大家注意和避免?我們如何避免多媒體課件使用的誤區,實現多媒體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如何促進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它輔助教學的功能?本文將圍繞這幾個問題簡要談一談我對此的一些認識和見解。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價值與作用誤區與缺陷有效利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它特有的優勢和重要價值,走進了課堂,受到廣大師生歡迎和青睞。多媒體課件能將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音,影像等表現形式整合到一起,直觀、形象、生動地作用于學生的感覺器官,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它可以實現把枯燥的、抽象的教學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多媒體課件也能使教師的教學超越時空的限制,優化了教學的過程,增強了教學效果,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為現代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多媒體課件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師生受益;使用不當,事倍功半。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正確的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多媒體課件服務于課程,服務于教學內容而不被它所束縛。我們應當努力實現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它輔助教學的功能。這樣,既減輕了我們的上課負擔,課堂效果又生動活潑,又提高了課堂效率,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一、多媒體課件在輔助教學中的重要價值與作用。
1、借助多媒體課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以模型、掛圖,板書和實物演示為輔。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常常感到單調和枯燥。而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交互性強和豐富的表現力等優勢,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它能把學生帶入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愿學和樂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了知識。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傳統的教學教學方法讓學生識記單詞和進行句型操練,學生會感到比較枯燥。如果我們采用小動畫、小歌謠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必定大增。再比如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中,一些做人的道理、一些社會常識,如果只是通過教師簡單地說教,則會顯得很空洞,缺乏說服力。如果通過一些小故事、小動畫、小視頻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不但很感興趣,而且很容易接受。總之,不論是在語文、數學、科學、英語還是其他科目的教學過程中,適當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