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組織部幫扶村扶貧開發規劃方案

組織部幫扶村扶貧開發規劃方案

2024-08-01 閱讀 7893

為貫徹落實《***市**區委辦公室**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我區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辦發〔〕17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切實做好**區七逕鎮七逕村委會對口幫扶工作,著力改善七逕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早日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區七逕鎮七逕村委會位于七逕鎮中心,東近那增,南近電白,西近尼橋,北近官屋地,總人口3559人,有11條自然村,共715戶。該村的耕地面積有735畝,其中水田425畝,經濟來源主要靠種兩造水稻,但水源嚴重不足。該村列入需幫扶的困難戶35戶,共165人。

二、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以貧困村為主戰場,以貧困人口為基本對象,全面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戰略,實行“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扶貧方式,著力落實各項扶貧政策措施,著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提高貧困人口的基本素質,強化以村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七逕村及其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貧困戶穩定增加收入,加快貧困戶脫貧奔康步伐。

三、目標具體

按照《實施意見》要求,從*年開始,用三年時間,通過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幫扶措施,使被幫扶的貧困戶達到“八個確保”:確保貧困戶家庭危房完成改造;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家庭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確保貧困戶家庭能參與當地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確保貧困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不輟學;確保考上大中專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能參加免費職業技術培訓,每戶至少輸出1個勞動力;確保每一貧困戶學會1至2門種養技術或手工加工技術,提高種養勞動技能;確保被幫扶的貧困戶有自我發展和穩定收入的主業,并實現穩定脫貧。80%以上被幫扶的貧困人口達到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使被幫扶的七逕村實現“六個有”:有堅強的領導班子、有科學的發展規劃、有穩定的集體收入、有整潔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會風尚。

四、主要任務

1、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確保完成貧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務;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達到旱澇保收;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力爭實現路面硬底化;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村容村貌逐步美化。

2、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基本完成對較薄弱學校的改造;不斷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農村居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享有最低生活保障。

3、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特色農業、效益農業進一步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綜合經濟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4、農民收入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貧困戶適齡勞動力普遍接受農業先進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掌握1門以上致富或轉移就業技能,80%以上的貧困戶每戶輸出1個以上勞動力。通過農業結構調整,貧困村基本形成1個以上主導產業。貧困村農戶年人均純收入平均遞增10%,被幫扶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遞增20%以上,貧困戶經濟收入和貧困人口綜合素質明顯提高,逐步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5、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法制觀念和思想道德水平明顯提高,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社會秩序井然,群眾安居樂業,鄰里和睦相處,鄉風文明。

五、工作措施

區委組織部落實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整合市、區相關單位政策資源和工作資源,重點在幫助七逕謀思路、出點子、抓落實上下功夫。

1、有條件實施勞務輸出的貧困戶,對年齡在45歲以下的勞動力,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農業局、教育局、扶貧辦等部門在財政扶持培訓項目中分期分批免費進行就業技能培訓,使其掌握一技之長,增加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幫扶單位對有勞動力輸出的貧困戶要負責聯系介紹轉移1名以上勞動力。

2、對適宜發展種養業的農戶,組織其參加種養實用技術培訓,使他們都能掌握1―2門種養實用技術,指導每戶發展1―2個種養項目,增加收入,同時對有發展項目而缺乏生產啟動資金的貧困戶,積極協助其解決資金問題。

3、對勞動力相對缺乏的農戶,實施智力扶貧,主要推薦其子女免費就讀技工學校或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熟練掌握1到2門中級以上職業技能,為今后脫貧打好基礎。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社會救助。

4、對因病、因災致貧的貧困戶,實行救助原則,動員各方力量實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對老、弱、病、殘,無致富能力的貧困戶,幫助其納入低保對象。

5、對有發展項目而缺乏生產啟動資金的貧困戶,協調農業、金融等部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提供種苗、貸款貼息等支持。

六、保障措施

為加強七逕村扶貧開發“規劃到戶

、責任到人“工作的組織領導,保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一)責任機制。部成立以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許丹為組長,副部長陳釗海、蔡偉明、李文為副組長,林智堯、譚克念、袁紅偉為成員的“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指揮協調、督促檢查我部的扶貧開發工作。組織部成立三個幫扶工作組,第一幫扶小組的成員為許丹、陳釗海、林智堯、黃筲、林春光、何春燕、劉海平、譚斌、宋松霖,主要幫扶七逕村委會的邊園村4戶、鯉魚村2戶、深水田2戶、王什喬5戶,共13戶貧困戶;第二幫扶小組的成員為蔡偉明、袁紅偉、王榮輝、崔廣洪、何基、陳勇、鐘德林、張冬梅,主要幫扶七逕村委會七逕塘7戶、七逕圩4戶,共11戶貧困戶;第三幫扶小組的成員為李文、譚克念、王洪均、彭唐貴、林彩華、嚴碧清、楊覺偉、李凱玄,主要幫扶七逕村委會的塘邊村4戶、塘寮村7戶,共11戶貧困戶。

(二)工作職責。部主要領導定期聽取扶貧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分管領導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七逕村調查研究,具體指導扶貧開發工作。各幫扶小組要對貧困戶落實責任人,保證35戶全部落實幫扶責任。幫扶干部每年要求到戶4次以上,深入了解和掌握扶貧項目的實施、進展、效果及扶持資金的使用等情況,協助被幫扶戶解決生產啟動資金,向有關部門反映需要解決的問題等。

(三)考核管理。對扶貧工作目標的落實情況要強化考核檢查,按照區扶貧辦的要求,將幫扶的貧困戶逐戶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幫扶干部每次到戶給予被幫扶戶的具體幫助及支持都必須在《幫扶記錄卡》上進行記錄,為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提供真實可靠的動態信息。

(四)廉潔監督。要加強對項目建設和扶貧資金使用進行全程進行督促檢查。對各類項目的建設規劃、實施數量、建設內容、扶持對象、補助標準、資金使用、物資發放等情況,實施前和實施中進行公示、公告,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扶貧工作組要會同紀檢檢察部門做好全程監控,注意收集有關廉潔問題的反映,確保每項扶貧工作成為廉潔工程、陽光工程,確保各項扶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篇2:政府辦幫扶村扶貧開發規劃方案

按照區委、區政府扶貧工作的部署,我辦掛鉤扶貧沙院鎮新洲村委會。為了使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特結合實際制訂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

徹落實*****,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在區扶貧辦的指導下,按照扶貧開發“

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要求,結合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富有成效的工作措施,幫助扶貧對象脫貧致富。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機構。為了使扶貧工作落到實處,辦公室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領導為組長,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局、股、室有關同志為成員,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

(二)責任到人。以法制局、外事僑務局、廣州辦事處和辦公室各股、室為單位,成立幫扶小組,把65戶扶貧對象的幫扶工作落實到各小組,辦公室分管領導、法制局、外事僑務局、廣州辦事處領導相應指導各幫扶小組開展幫扶工作。

(三)措施落實。責任到各幫扶小組后,由各小組根據扶持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措施,在就業、住房、子女入學、低保救濟等方面進行救助。做到既“輸血”又“造血”,重點增強扶持對象自身“造血功能”,既解決扶持對象近期生活上的困難,又要重點增強他們自身的脫貧能力,讓他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脫貧,最終實現長久脫貧,走向富裕道路。

三、工作要求

(一)各股室局,廣州辦事處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要把這項工作為日常的重要工作,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努力抓出成效,

(二)要加緊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摸清扶持對象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扶持措施。

(三)要加強和扶持對象的聯系,關心扶持對象的生活,幫助扶持對象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

(四)要加強信息工作,及時總結工作中的經驗,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大力推進扶貧工作開展。

篇3:科技局幫扶村扶貧開發規劃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區委辦公室**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我區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辦發〔〕6號),按時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我局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現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一)總體目標任務:區分給我局的幫

扶對象是坡心鎮排河村48戶166人。從開始,用3年時間,對幫扶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500元(含1500元)的貧困戶,通過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責任制,采取“一戶一法”等綜合扶貧措施,確保被幫扶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80%以上被幫扶的貧困人口達到農村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被幫扶的貧困對象基本改變落后面貌。

(二)具體目標任務:實現“八個確保”:確保有勞動能力和有發展生產條件且有自我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確保有條件的貧困家庭完成危房改造;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家庭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確保貧困戶家庭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確保貧困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不輟學;確保考上大中專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能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至少輸出一個勞動力;確保每一貧困戶學會一至二門種養技術或手工加工技術,提高種養勞動技能。

二、責任分解

股級以上干部各負責幫扶5戶貧困戶,另局長加多負責1戶貧困戶;一般干部負責幫扶4戶貧困戶。具體名單詳見附表。

三、進度要求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分兩個階段:

(一)調查研究和動員部署階段(12至*年1月)。制定幫扶工作方案,并召開動員部署會議。擬于*年1月份組織一次深入貧困戶開展調研活動,制定掛點幫扶工作方案,并報區扶貧部門審批。

(二)組織實施階段(*年1月至*年12月)。充分依靠各界力量,按照經批準的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實施。各幫扶負責人要進行年度工作檢查總結。

四、主要措施(一戶一法)

1、通過深入了解分析貧困戶家庭的貧困根源,“因戶制宜”地制定脫貧致富辦法:(1)有勞動能力又有條件走出去的,可直接通過勞動力轉移實現脫貧;(2)有勞動能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離開家鄉的,可在當地介紹就業脫貧;(3)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掛靠農業龍頭企業或加入農村專業合作社等增收脫貧;(4)通過參加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幫助農民增產增收;(5)符合五保、低保條件的,聯系民政部門幫助申請五保、低保保障。

2、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原則,把技能培訓與勞務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安排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每年制訂勞務培訓計劃,安排勞務培訓,并幫助就地或異地就業。

3、鼓勵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資助掛點貧困戶,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統籌解決貧困戶低保醫保、義務教育等實際困難。

五、組織領導

1、成立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領導小組。熊昌局長任組長,梁雨昭任副組長,劉洲、陳漢林、許國卿、鐘東霖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鐘東霖兼任辦公室主任,聯系電話:2688288。

2、按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要求,各個幫扶責任人要根據局的幫扶對象責任到人分解表,明確各自工作任務與要求。

3、各幫扶責任人要通過入戶調查,根據各自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措施,制訂具體的幫扶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4、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各幫扶責任人到戶累計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3次,并及時填寫到戶記錄卡,送區扶貧部門登記錄入電腦,實現動態管理。

5、各幫扶責任人要按“一戶一法”的要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究脫貧辦法,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按時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