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鄉扶貧開發工作方案

鄉扶貧開發工作方案

2024-08-02 閱讀 7624

作者:張福印

一、岳家屯村自然經濟狀況

白廟子鄉岳家屯村位于白廟子鄉東北,距鄉政府16華里,全村總人口(合并后)1799人,458戶,(合并前1317人,334戶)全村擁有耕地4275畝,5個自然屯,幅員面積9平方公里,距義縣城26華里,地貌為半平原。

二.扶貧開發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目標

1、指導思想

以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21世紀中國農村扶貧剛要為指針,要以經濟增長、農民增收、早日進入小康社會為奮斗目標,以扶貧開發項目為切入點,挖掘貧困村的發展潛力,不斷提高群眾發展潛力,充分尊重貧困群體的脫貧需求和意愿,達到項目到村、措施到戶,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實現滾動式發展、項目逐年壯大,使全村人均收入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2、具體目標

通過扶貧開發的措施,使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實現農民增收,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力爭一年實現脫貧,二年致富,三年大變樣,五年奔小康。

三、扶貧開發的項目及實施辦法

1、具體實施的內容及時間

充分利用岳家屯村的自然狀況及地理環境,利用有多年搞大棚經

驗的技術人才搞冬季大棚開發,十月中旬開始動工,利用村南30畝耕地,建大棚40棟,規格50米X7米。具體栽植作物香菇,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推薦選出首輪承包戶(20―40戶),扶貧資金每棟大棚補助資金一萬元,其余不足部分由村和承包戶自行解決。大棚施工由村委會開發領導小組具體實施,鄉扶貧開發辦督察,嚴格要求施工質量,統一施工,集中建造,集中管理。鉆深水井40眼(28米―35米深),辦電800米線路.蔬菜大棚11月15日竣工,辦電,及基礎設施建設11月20日竣工,打井辦電11月30日竣工。

2、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鄉、村分別建立扶貧開發領導組織機構,和扶貧資金監管組織,

鄉由黨委書記任組長,村里有村書記任組長,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為成員,組織實施項目。鄉村設有扶貧臺帳,村設扶貧開發公開版,要讓全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戶參與到扶貧項目中來。

3、扶貧資金的使用分配額度

(1)基礎設施建設7.5萬元(用于建村部)

(2)勞動力轉移培訓2.5萬元

(3)科技項目1萬元

(4)40棟大棚,每棟補助1萬元=40萬元

(5)鉆深水井40眼X2000元=8萬元

(6)辦電修路11萬元

累計資金70萬元

(項目戶名單附后)

義縣白廟子鄉人民政府

篇2:政府辦幫扶村扶貧開發規劃方案

按照區委、區政府扶貧工作的部署,我辦掛鉤扶貧沙院鎮新洲村委會。為了使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特結合實際制訂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

徹落實*****,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在區扶貧辦的指導下,按照扶貧開發“

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工作要求,結合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富有成效的工作措施,幫助扶貧對象脫貧致富。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機構。為了使扶貧工作落到實處,辦公室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領導為組長,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局、股、室有關同志為成員,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

(二)責任到人。以法制局、外事僑務局、廣州辦事處和辦公室各股、室為單位,成立幫扶小組,把65戶扶貧對象的幫扶工作落實到各小組,辦公室分管領導、法制局、外事僑務局、廣州辦事處領導相應指導各幫扶小組開展幫扶工作。

(三)措施落實。責任到各幫扶小組后,由各小組根據扶持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措施,在就業、住房、子女入學、低保救濟等方面進行救助。做到既“輸血”又“造血”,重點增強扶持對象自身“造血功能”,既解決扶持對象近期生活上的困難,又要重點增強他們自身的脫貧能力,讓他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脫貧,最終實現長久脫貧,走向富裕道路。

三、工作要求

(一)各股室局,廣州辦事處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要把這項工作為日常的重要工作,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努力抓出成效,

(二)要加緊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摸清扶持對象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扶持措施。

(三)要加強和扶持對象的聯系,關心扶持對象的生活,幫助扶持對象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

(四)要加強信息工作,及時總結工作中的經驗,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大力推進扶貧工作開展。

篇3:科技局幫扶村扶貧開發規劃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區委辦公室**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我區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辦發〔〕6號),按時完成區委、區政府下達我局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現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一)總體目標任務:區分給我局的幫

扶對象是坡心鎮排河村48戶166人。從開始,用3年時間,對幫扶對象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500元(含1500元)的貧困戶,通過實施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責任制,采取“一戶一法”等綜合扶貧措施,確保被幫扶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80%以上被幫扶的貧困人口達到農村年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上,被幫扶的貧困對象基本改變落后面貌。

(二)具體目標任務:實現“八個確保”:確保有勞動能力和有發展生產條件且有自我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基本實現穩定脫貧;確保有條件的貧困家庭完成危房改造;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家庭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確保貧困戶家庭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確保貧困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不輟學;確保考上大中專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能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至少輸出一個勞動力;確保每一貧困戶學會一至二門種養技術或手工加工技術,提高種養勞動技能。

二、責任分解

股級以上干部各負責幫扶5戶貧困戶,另局長加多負責1戶貧困戶;一般干部負責幫扶4戶貧困戶。具體名單詳見附表。

三、進度要求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分兩個階段:

(一)調查研究和動員部署階段(12至*年1月)。制定幫扶工作方案,并召開動員部署會議。擬于*年1月份組織一次深入貧困戶開展調研活動,制定掛點幫扶工作方案,并報區扶貧部門審批。

(二)組織實施階段(*年1月至*年12月)。充分依靠各界力量,按照經批準的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實施。各幫扶負責人要進行年度工作檢查總結。

四、主要措施(一戶一法)

1、通過深入了解分析貧困戶家庭的貧困根源,“因戶制宜”地制定脫貧致富辦法:(1)有勞動能力又有條件走出去的,可直接通過勞動力轉移實現脫貧;(2)有勞動能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離開家鄉的,可在當地介紹就業脫貧;(3)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掛靠農業龍頭企業或加入農村專業合作社等增收脫貧;(4)通過參加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幫助農民增產增收;(5)符合五保、低保條件的,聯系民政部門幫助申請五保、低保保障。

2、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原則,把技能培訓與勞務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安排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勞動力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每年制訂勞務培訓計劃,安排勞務培訓,并幫助就地或異地就業。

3、鼓勵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資助掛點貧困戶,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統籌解決貧困戶低保醫保、義務教育等實際困難。

五、組織領導

1、成立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領導小組。熊昌局長任組長,梁雨昭任副組長,劉洲、陳漢林、許國卿、鐘東霖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鐘東霖兼任辦公室主任,聯系電話:2688288。

2、按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要求,各個幫扶責任人要根據局的幫扶對象責任到人分解表,明確各自工作任務與要求。

3、各幫扶責任人要通過入戶調查,根據各自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措施,制訂具體的幫扶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4、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各幫扶責任人到戶累計工作時間每年不少于3次,并及時填寫到戶記錄卡,送區扶貧部門登記錄入電腦,實現動態管理。

5、各幫扶責任人要按“一戶一法”的要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究脫貧辦法,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按時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