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一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2024-08-01 閱讀 2795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新課程進入我校已有一個學年了,它猶如一股春風,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新機,也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教學舞臺。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著收獲的快樂。這學期以來,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課改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ハ嗦犝n,認真聽取同年段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情緒激昂、忘情投入的時候,難免會有“吵鬧”的問題,可能會出現“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我都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于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在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鑒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擾起來,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后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小故事

一年級語文教學小故事

杜木橋小學肖玲美

漢語拼音是學生入學階段學習語文的首要任務,它作為識字正音的有效工具作用不可忽視。學拼音,要操練,但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學與練。對于剛剛入學的6、7歲的兒童,面對著那些單調、枯燥的“符號”,應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在多種多樣的游戲練習形式中,學拼音、用拼音。下面以拼音教學《zcs》為例,談一談我在教學中的做法。

學生在上半節課中基本掌握了聲母zcs的認讀及拼讀。此時,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把學生帶入了神秘的童話世界。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icisi時,我帶學生進入這樣的情景中: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剛剛認識的幾位聲母朋友他們正在那里生氣呢!為什么呢,你聽他們是怎么說的“你們認識我的這么多位朋友,可是……可是就連我最親近的、不能分開的一家人都給我忘記了,我能不生氣嗎!我的小兒子正等著我做飯呢!”學生們的表情各個緊張,深深地被有趣的童話情景所吸引。自然地過渡到了整體認讀音節學習。這時我把拼音卡片z與i匯合到一起,學生們早迫不及待的嚷著“他們和在一起是個整體認讀音節”,在這樣的情景下他們不難推斷出了結論。

但學生們能否對所學的整體認讀音節及時進行歸類整理呢?在此年齡段的孩子還不能對所存儲的信息自覺地進行加工,所以在教學設計時考慮到這個問題的存在,借助小兒子的話“我們是不能分開的一家人。”那么這“一家人”應該住在哪里呢?學生們的小手舉得老高,于是我請到了一位平日不愛發言的學生,她自信地把整體認讀音節zi放入課前復習整體認讀音節的房子內,回答說“他們是不能分開的一家人”巧妙地把所學的整體認讀音節進行歸類。

為了能讓學生們很好地區別聲母z和整體認讀音節zi,我對大家說可別把它i給忘記了,不然聲母z就不跟你們好了,請同學們幫老師想想辦法怎么讀才能讓大家知道我讀的是什么?孩子們靈機一動“它的讀音要比聲母z的發音長一些響一些──zi”,多么精彩的回答。學生們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完成了看似枯燥的學習任務。

篇3:小學一年級上語文教學計劃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學教育”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20篇課文,分4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有朗讀,背誦或復述,有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二、班級概況:

全班共61人,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5、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范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恒長期練。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系,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范讀、范寫、范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范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