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一年級學習習慣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一年級學習習慣培養

2024-08-01 閱讀 5308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一年級學習習慣培養

小朋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這個過程,無論是知識層次、還是學習意識、處事能力等都有一個新的要求,在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上,家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一、物質準備:文具切忌玩具化

進入小學,必要的學習用具不可缺,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實用的學習用具。現在商店里賣的文具盒花樣很多,顏色鮮艷,但文具盒最好是簡單實用大方的,不要讓過于繁瑣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課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鉛筆、尺子、橡皮、削筆刀是文具盒里必備的。4-5支鉛筆,在不削的情況下就夠用一天了,提倡用簡單實用的橡皮和削筆刀。一年級的新生,文具比較容易丟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鉛筆款式和顏色都一樣,分不清,所以建議家長買上標簽紙,寫上孩子的姓名,纏在鉛筆頂端,貼在文具的上面。

買書包時還要掂一掂書包的重量,過重不利于孩子身體發育,所以要挑選既輕又結實的書包。關于本子,家長大可不必提前購買,新生報名時,老師會告訴家長準備幾個。有的孩子很浪費,舊的本子還沒有用完,就扔掉用新的,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節約用紙??梢园押⒆記]有用完的本子裝訂起來,用來當練習本。

二、生活準備:學點簡單勞動技能

有的學校會在開學前,或者開學第一天開展入學教育或者新生家長會,屆時學校會對作息時間、功課表、各科的學習要求等廣而告之。孩子可以在這一天提前認識學校,包括學校都有哪些規定,各項設施都有哪些作用,廁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現在獨生子女的生活,家長包辦的比較多,入學前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書包、文具盒、書籍、書桌),每天晚上睡覺前,將第二天要用的鉛筆削好,所用的物品準備好;本子、書角揉皺了,要學會抻直;用過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等。

入學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還要分擔班級和學校里的一些勞動任務,所以平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學習一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比如掃地、抹桌椅等等。

三、心理準備:耐心傾聽孩子訴說

孩子上學后,和班里的小伙伴出現了一些矛盾,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這些矛盾呢?當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最好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并相信老師會公正地解決這些事情。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和小伙伴相處的時候,多看別人的優點,遇到問題時,多做一些自我批評,如果自己做錯了,要勇于道歉,并要學會原諒別人。

家長每天要耐心傾聽孩子匯報的學校見聞。其實,孩子在學校度過的每一天,不管是好消息還是有趣的事、不愉快的事,都很想和爸爸媽媽分享,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因為工作繁忙,或者沒有時間而拒絕孩子。對于孩子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家長要對孩子多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通過和孩子溝通,善于發現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不要隨意打斷孩子,不要對孩子的看法或者做法冷嘲熱諷。

對于學習上出現困難的孩子,家長應盡量找尋原因,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注意培養孩子自信、積極和樂觀的心態。

孩子剛上學,在教育理念上家長和學校會有一個磨合期,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

四、習慣準備:好習慣將終身有益

在上學前,家長還要幫孩子形成這樣幾個好習慣。

時間習慣: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非常磨蹭。所以從上學第一天起,就要給孩子立好規矩。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孩子先喝水,上廁所,然后告訴孩子專心寫作業,中途不要上廁所、喝水,或用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寫作業的時間。幫助孩子逐步確立時間觀念,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作為進入小學的禮物,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你最好的朋友,要遵守時間。寫作業時,讓孩子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要多少時間可以完成。

生活習慣: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表,上學和幼兒園不同,不能遲到,要做一個遵守學校上下學時間的好孩子。所以要提前安排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建議小學生盡量在家里吃早餐;吃過午餐后盡量給孩子一個午休的時間;下午放學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寫作業并且要在晚飯前完成。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在晚上8:00-8:30給孩子安排一段讀書時間,晚上9點一定要上床睡覺,保證孩子每天8-10小時的睡眠時間。在開學前一周內,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去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這樣開學之后,孩子會很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學習習慣:家長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可以靜心學習的環境,有孩子自己的桌椅、臺燈、小書架等。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區域里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留一個相對獨立的、固定的學習空間。切忌父母在客廳看電視,孩子在房間寫作業。有不少學生反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經常會心理不平衡,寫作業也會不專心。家長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細心的習慣,比如每天做完作業之后,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查一下。一二年級主要是學習習慣的培養,一般來說,學習習慣比較差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級容易出現學習困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終身的學習都非常有益。

篇2:小學語文教學心得指導中年級學生課前預習

中年級的學生有利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預習不僅僅停留在新字的字形、結構上;詞語的意思上,還要要求學生嘗試著理解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詞語的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求學生能把課文分為幾段,概括每段的大意,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第三、能根據自己預習的課文內容,在網上或者其他途徑查到相關或者類似的知識。

比如,我在指導學生預習《人類的“老師”》這一課,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自己說說,你打算如何預習《人類的“老師”》?學生的回答大體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課文分段等等,有一個學生的回答很令我滿意,她說:“老師,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上網或者查資料,了解一下人類還有哪些發明創造與自然界的生物有關。”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很多學生連連點頭表示贊同。我順勢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時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我們課堂上在進行交流,也可以把你自己找到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寫在書上,課堂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收獲。

事實證明孩子的預習能力是很強的,課堂上經常有我出乎預料的情況發生,孩子們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值得我們老師去發現、去引導。現在的網絡、科技這么發達,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相關的資料,這樣的課堂內容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填鴨式”的教學,老師直接在課堂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失去了自己學習、提問、創新的能力。

篇3:初中語文老師教學心得語文作業批改

初二學生學習科目多,每天都要寫幾門作業,語文作業也是每天必布置的,每天批改作業也成了老師的家常便飯。

如果晚上只布置了背誦內容,第二天我會讓學生一個一個給我背。以前讓他們給自己的組長背,但是效果并不好,便改前策。有的老師會說,那么多學生,這樣子背多浪費時間。其實有時我會讓沒背的學生站在我旁邊給另一個背過的學生背,但是距離在兩步之內。

如果布置的是字詞抄寫題,我會一本一本仔細批改。對于這類題,老師一定要仔細,一定要對學生負責。我曾經批改這類作業時沒有仔細去看。結果再次寫相同的詞時,我把它改出來了。在課堂上強調這個詞時,有個學生就說:“老師,我上次都是這樣寫的,你都給我改對了?!毕旅嬗钟袔讉€學生也這樣說。所以老師犯的錯也會讓學生一錯再錯。

如果布置的是資料書上的題,通常會把學生的作業掃一遍,對于寫的差的,會單獨叫出來讓其改正。

作文的批改通常是學生互評與老師批改相結合。詢問是在課堂上完成的,一般是兩節。第一節讓學生自己構思,開始動筆,第二節再用半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學生互評,評完后上交,我再進行批改。

除以上所說語文作業類型,還有印的試題卷等等??傊?,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作業,都需要認真批改,做到對學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