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老師書法教學總結

小學老師書法教學總結

2024-08-01 閱讀 2009

“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書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欣賞美、追求美、創造美的品格。通過書法教育讓學生了解掌握傳統漢字文化,從小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同時,書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特長教育的重要途徑,它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提高藝術修養。我的書法教育目標是:“全面普及書法教育,從‘雙姿’抓起,達到人人都能‘規規矩矩書法,堂堂正正做人’,人人都在書法教育中受益”。下面,根據本人一學期書法課的教學實踐,作如下總結:

一、加強“雙姿”訓練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開展書法教育的主陣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書法教學質量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上,要重視備課、上課及學生訓練等環節,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優化課堂結構,改進教學方法。

書法教育是一條線,始終貫穿在各科教學中,它還是一面鏡子,能折射出許多問題,如: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意志品質等,所以,我把抓雙姿作為書法教學的切入點,提出了“抓雙姿,養習慣,寫好字,促發展”的口號,把“雙姿”培養作為一項工程來抓。書法教育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磨練了堅強的意志,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了“鍥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等優良品質的形成,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小問題,比如學生不愛護筆,打翻筆盒,腳亂放,緊靠桌子,在寫字過程中震動同學的桌子……二、三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會頻頻出現這些小問題。這表明在寫字的時候,學生沒有完全把心放進去,如果用心投入了,又怎么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有句名言“心正則筆正”,問題的出現跟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系。因此,我在教學生練習寫字時,要求學生做到:“規規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引導學生努力改正不良習慣。學生養成了良好書寫習慣后,他們的字都有了進步。

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在書寫前,平心靜氣,書寫時,意到筆隨。學生在一點、一橫、一撇、一捺的練習中將書寫工整、做人正直的思想內化;將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意識內化;將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心理素質內化;將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書法文化內化。在練內功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為人做事不浮躁、不懈怠、不氣餒的良好品質;培養了向著既定目標執著追求的意志信念。我發現書法認真.端正的學生,無論是在校、在家里、在社會上,大都處事認真,有較強的毅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三、直觀教學情感體驗

在小學低年級書法教學實踐中,我無論從經驗的角度還是從教改的角度,都深刻地認識到:充分提高小學書法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必須盡力爭取使用直觀教學,特別是書法要領的講述,名家作品演示,教師作品的示范和學生習作的展示等。因為,強烈的書法藝術情感體驗只有在一定的意境中才能產生;豐富的認識只有來源于實踐才能牢固,而生動、形象、直觀的意境就比較接近于實踐。簡而言之,直觀教學手段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和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四、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

學習書法,要把字寫好是一個長期工程,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在學習過程中,能不能堅持勤學苦練,是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事實上,在練字時從學生的表現便可看出他是否有恒心,有毅力,要練好字,必須要求學生具有做事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這樣的意志品質從哪里來呢?當然也是可以在書法教學中慢慢培養的。書法史上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學書故事,比如“墨池”、“筆冢”,這些故事可以觸動學生,尤其當他們練了字花了時間發現進步不大時,我就在課上練字時講一講這些故事,既有知識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積極性,一方面也是提醒學生注意,在潛移默化中督促他養成這樣的意志品質。二年級原有幾位同學基礎較差,盡管花了工夫,卻總不見長進,他們自己也有些泄氣了,見此情景,我沒有對他們進行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講述書法家學書的故事,讓他們自己尋找答案,果然,他們進步很大。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如果注意培養學生“持之以恒”、“不畏困難”的意志品質,這些好的品質同樣可以促進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

總之,書法是一門綜合課程。我們在教學時不可以拘泥于筆畫的分析,而應盡可能地挖掘書法教學中的潛在作用,使學生在寫得一手好字的同時能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增加審美趣味,加強道德修養。我們既要重視在書法教學中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培養學生的書寫技能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又要重視各學科教學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使學生在書法教學中學到的技能、養成的習慣得到鞏固發展。

篇2:小學書法教學論文引領學生逐步邁進書法藝術殿堂

小學書法教學論文引領學生逐步邁進書法藝術的殿堂

桂林市琴潭實驗學校秦彥玲

摘要:在崇尚無紙化辦公的今天,全社會書寫漢字的質量都在嚴重下滑。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書法----這門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遠離"臨摹"誤區,樂在自主創新,遠離"苦學"誤區,寓教于樂,硬筆為主,毛筆為輔,精講精練精批改,學以致用。教師要隨時隨地激勵,對每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行表揚,使學生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挖掘其潛質,提高書寫能力,教育學生寫出規范、端正、整潔的漢字,其書體是楷書和行書。

關鍵字:書法藝術硬筆為主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門古老的藝術。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對鍵盤、鼠標的過分依賴,使書法的實用功能被弱化,人們的書寫能力正逐漸退化,孩子們更是被沖擊者,多數學生沒有扎實的書寫基本功。在崇尚無紙化辦公的今天,重新審視我們的小學書法教育,重拾傳統文化就顯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年8月教育部發文,要求在小學階段開設書法必修課。

事實上,不僅僅是小學生書寫漢字的質量在嚴重下滑,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乃至于社會書寫漢字的質量也在下滑,可以說,幾乎全社會書寫漢字的質量都在嚴重下滑。面對漢字書寫教育的這種困境,教育部如今鄭重其事地重申對學生開展書法教育,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提高學生漢字書寫的

對小學生進行書法教育的主要內涵是上述第一點,即教育學生寫出規范、端正、整潔的漢字,其書體是楷書和行書。

然而,如今的小學書法教學中卻存在諸多誤區,例如教學上單純強調技法,臨摹貫穿始終,注重實用主義等等。如此教學必然扼殺學生的求美天性,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揮,遏制學生對寫字的興趣,最終使小學生的書法訓練演變成為了完成任務而"寫字",其字寫得橫平豎真、千篇一律,如同印刷體一般,毫無藝術性可言。針對以上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書法教師,應該順應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推動他們的求美天性,同時引領他們遠離三大教學誤區,學以致用,使其興趣盎然地邁進書法藝術的殿堂。

一、遠離"認知"誤區,樂在由淺入深

學生在練字時應先學筆畫,再學獨體字結構、再學偏旁部首、最后學習合體字結構。在練字的過程中,可以邊學筆畫邊講獨體字結構,然后遇上了有偏旁的字,首先可以了解偏旁部首的寫法,再學習合體字結構,家長和老師在教學生練習書法時應該注意,低年級的學生書法教學不要過于追求完美。俗話說"字無百日功",努力地付出一段時間,肯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對于剛剛開始學寫字的小學生來說,只要達到橫平豎直、大小勻稱、卷面整潔即可,以培養興趣為主、以形象教學為主;等稍大點再寫得很像也不遲。

低年級學生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不要太過分強調突出筆畫的頓筆和傾斜度,應該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為好。低年級學生練字培養良好的習字習慣最重要,例如正確的坐姿、執筆姿勢,正確的坐姿有利于身體健康,正確的握筆有利于流暢書寫和保護視力。

二、遠離"臨摹"誤區,樂在自主創新

眾所周知,書法學習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臨帖,這也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但是,書法教師萬不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重復、臨摹練習,因為那樣勢必會扼殺小學生的天性,使小學生的書法訓練演變成為了完成任務而"寫字",其字寫得橫平豎真、千篇一律,如同印刷體一般,毫無藝術性可言。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從初步模仿中感悟前人的書寫法則,學習前人的運筆方法和結構規律,進而做到從無知到感知、從模擬到突破、從吸收到創新。

1、用"眼"臨帖。就是指要學會讀貼,要對字帖里面的字的結構、用筆、章法等詳察細審,靜態上理解其形態,動態上掌握其點畫呼應的關系等等。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篇3:多媒體技術讓書法教學煥發神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讓書法教學煥發神采

【摘要】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鼓勵學校、教師、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字教學中,單純的寫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字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寫字,化枯燥為生動,使學生好寫、樂寫。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上網搜索關于我國古今書法家的故事、軼聞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利用錄像、課件等聲圖并茂地播放名人書家學書的故事。

【關鍵詞】多媒體、巧用、妙用、活用、善用、書法教學

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鼓勵學校、教師、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

筆者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當前學校的寫字教學存在這樣的一些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好多學校雖然開設了書法課,但只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沒有專任的書法老師,學生的寫字教學只是由語文老師兼教,師資力量欠缺。

(二)、教師授課模式傳統。老師的課堂教學仍擺不脫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寫字教材,組成的傳統的寫字課堂教學形態。對于如何使學生寫好字,如何突破寫字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沒有很好地思考,傳統的寫字教學模式停留在枯燥的、周而復始的教師一筆一劃地講解,缺乏生機與活力。這使學生提不起勁來,往往把寫字看作負擔。

(三)、學生的心理特點看。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好動、沒有耐心,小學生手指手腕發育不成熟,注意力易分散,時間長了,學生會覺得寫字“不好玩”、“很苦”,漸漸地失去學寫字的興趣。由于學生對寫字興趣不濃,方法掌握得不夠扎實,往往到了中高年級作業中的寫字質量甚至比低年級有所下降,所以傳統的寫字教學呼喚新的高效的變革。在當前高效課堂背景模式下,如何利用課堂上的僅有的40分鐘,沖破傳統書法教學模式,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書法寫字教學,成為當下各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巧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字教學中,單純的寫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字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寫字,化枯燥為生動,使學生好寫、樂寫。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上網搜索關于我國古今書法家的故事、軼聞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利用錄像、課件等聲圖并茂地播放名人書家學書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讓學生在角色的熏陶下,感受書法家寫字的刻苦,寫字的勤奮,使他們認識到寫好字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學生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就調動了性情,產生了強烈的習字欲望。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些資源穿插在日常的寫字教學中,無疑對學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二、善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寫字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