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三班語文學科學困生轉化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讓學生全面發展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為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特別是學困生的提高,特提出學困生轉化方案。
二、學困生情況分析
根據平時學習、生活中的表現及上學期成績、情況分析,學習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的有陳帥;學習態度不端正,字跡潦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有祁俊杰、張碩等。針對以上情況,特制定以下措施及方法:
三、方法及措施
1.情感教育,培養興趣。我們都知道,學生因為喜歡這位老師,從而喜歡這門課程,所以我要先從情感教育入手,先讓學生喜歡我這位老師,從而再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學困生大都對自己要求不嚴格,長期以來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對自己缺乏信心,對家長和老師的教導不能認真對待。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關注。根據這一特點,我要采取談心的方式力爭得到他們的信任。利用課余休息時間分別找他們談話,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象朋友一樣談話。有可能剛開始他們對我不能完全信任,可能很不情愿把真話說出來,要是這樣我更要經常抽空和他們談。逐漸的在和他們交談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各自學困的真正原因。
2.多給他們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知道了這些學困生學習習慣不好的原因之后,我首先要從他們的聽講習慣抓起。課堂上隨時注意他們的舉動,稍有不正就輕輕的走到他們身邊,用不同的體態語言去提醒他們,使他們從心理上感覺到老師在時時刻刻的注意著我,我必須認真聽。其次,在課堂上我還會為他們專門設計一些難度較小的題目鼓勵他們回答。這樣目標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們立刻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一點點的產生學習的興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獲中增強自己的上進心。
3.開展互助組,實行“一幫一”,促進全面提高。互助組就是每個小組的倒數第一、第二、第三名學生都由班主任找一位任課老師或優秀學生組成互助組。組成互助組后,每個學期,互助組要向老師交三份互助報告:期初、期中、期末各交一份。互助報告上要寫清互助學生對教師的期望;互助教師幫助學生進步的具體措施;互助學生所在班班主任對學生變化的評價。互助教師要經常和學生談話,至少每星期交談一次,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
此外,還可以還應積極開展同桌教學,以優帶差,實行“一幫一”,幫助他們一起進步。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總是比學生們在一起的時間短,所以應該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條件來幫助學困生,讓優秀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幫助這些學生。同時可以從這些同學中間了解學困生的各種情況。
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應常抓不懈。對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老師幫助補缺。為了補缺補差,我們要利用空堂課、自習課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補課。
四、學困生考評適度
根據每月單元測試的成績,對這些學困生的成績與上一次進行比較,提高的,進步比較大的給予表揚,頒發“進步獎”,以示鼓勵。
五、制定學困生檔案。
六、家庭、學校、社會形成轉化合力。
積極與家長溝通,定期向家長匯報學生學習、紀律等情況,對學生違紀行為,要求第一時間向家長反映,了解情況,一起教育,引導孩子。
總之,希望通過上述幫扶措施,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學生們會日有進步,學有所獲。
篇2: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
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永興中心小學王益曇
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一個不可忽視的艱巨任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發現有些學生由于承受打擊的能力差,克服困難的意志薄弱,從而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如與教師產生對立情緒,原因是他們成績差,經常遭到教師的批評訓斥,自尊心受到嚴重損傷。因此,教師如不注意教育方法,他們就很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可見,如果一味地批評或說教,是行不通的,甚至適得其反。而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理解學困生的心理。教育的藝術就在于能否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通道,使教育的影響進入學生的心田,使學生清除心理障礙,心情舒暢,樹立信心。下面就后進生的轉化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鼓信心
學困生在一些方面往往表現出不盡人意的地方,他們或是信心不足,學習不求上進,或是經常調皮搗蛋,不受紀律約束,或是惰性十足,自暴自棄。然而,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掘出學困生的閃光點,然后揚其所長,給予更多的表揚與鼓勵,使他們明白自己并非“朽木”,而是“可雕”的,從而產生自信向上的力量。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成功才有保障。如我班學生孫博倫,因其父母整天忙于做工,平時疏于管教,所以這個孩子經常不做作業,學習成績很差。我當了他的班主任后,了解到這一情況,我想不能光盯著她的短處,而要找到他身上可愛的地方。在勞動大掃除中,我發現他比同齡的孩子能干,而且能吃苦。于是我讓他擔任了班干部
篇3:初中物理學困生轉化策略
談談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永興中學陳魁祿
(一)形象開路,抽象漸入:
在轉化初中物理的學困生時,我們要重視形象思維的訓練,并作為學生學習初中物理概念、規律的基礎,而抽象思維可在形象思維基礎之上得以培訓與提高。比如,當學生在學習“物體的沉浮條件時,對于物體的上浮、下沉還是漂浮跟液體與物體(實心)密度的大小比較有關”,學生很容易混淆這一關系。
如果我們從形象的具體例子出發,從類比的方法出發,這一問題就可得以解決:如我們可以舉例子進行類比,把木塊浸沒于水中,木塊上浮,(木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類推)其他同理。從上述的舉例分析可以看出,以形象的思維去表達抽象的概念規律,是初中學生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培養抽象思維的一種重要的方法。
(二)化整為零,化零為整
學習初中物理的過程就是“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過程。當學困生面對初中物理內容時,要把整體上的知識體系各個擊破,從細處學習知識內容。但是,畢竟初中物理是一門有系統性的學科,這一學科中各知識點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通過理順這一關系,學生對知識形成網絡化。
(三)重視解疑,更重激疑
對于初中物理的學困生,學生的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問題是進行學困生轉化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平時的學困生轉化過程中,我們發現學困生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一般的學困生很難提出問題。教師在轉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作是如何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問題。有問題的學生往往是對某一個方面經過認真思考的。通過點撥后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并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產生興趣。
(四)傾情投入,師生共感
1.取得學困生的信任與支持。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并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指導工作,更是對學生心理上支持、理解、信任工作。我們不得不承認:由于受到社會、學校、家長等的升學壓力的影響,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是對學業優秀生比較重視,而對學困生則忽視了。長期受到這一意識的影響,學困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了一條不可逾越的心理鴻溝。學困生的心理相對教師來說是封閉的。這時要轉化這名學困生,首先教師的一切行為必須取得學困生的信任與支持。
2.相信學困生具有可發展的潛力。
本人認為,“真誠地相信學困生是可以轉化的”這一點是轉化初中物理學困生的工作的基礎。從人的發展與學困生的形成原因等角度分析,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
3.與學困生建立類似于“互惠互利”的“平等關系”。轉化學困生時,教師不要以高姿態對待學困生,不要以為對學困生學業上的幫扶工作是對學困生的“施舍”。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來,使學困生感覺到教師與學困生的關系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平等關系”:教師可以從學困生身上學到很多知識,同理,學困生也達到了被轉化的目的。
任何一個學困生,其總是回避著自己在學業上的后進,總是以自我封閉的形態出現在教師的面前。其實學困生在班集體中的心理壓力是無形的,也是非常大的。教師在這里的角色并不僅僅是對學困生進行學業上的指導工作,更重要的是給學困生以精神上的支持,使學困生走出“自卑、自閉”的心理。
總之,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艱巨而富有挑戰意義的工作,它需要更多的教師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項工作中間來。在轉化物理學困生的工作中,除了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因素與轉化學困生有很大關系外,教師本人是否熱愛物理、對物理教學是否投入、教師對學科的價值體系是否信仰、教師本人能否從物理知識及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美等因素都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十分重要。筆者相信:一名好教師不但能使優秀生更加優秀,同樣能使后進生不再后進了。只要我們時刻把這些學困生放在心中,注意研究他們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就能夠實現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知識點,水的密度,初中,漂浮,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