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4月8號,李祖文專家在學校大會議室對我們進行了閱讀方面的培訓。上午李老師給我們上了兩節閱讀課,在課堂當中,我發現了李老師的課堂幾個不同點:
第一、他上課不是像我們一樣,希望孩子按照我們預期的答案來說。而是鼓勵孩子去細心觀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老師讓學生去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感受。并培養了學生的書寫能力而且增強了其他孩子的識字量。
第二、他專門找不舉手的學生去讀。在讀的過程能夠發現學習當中出現的問題。
第三、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上課前先出示圖片讓學生去猜答案。通過課前的猜測激發他們往下閱讀的興趣。運用學習前與學習后對人物的評價來加深人物形象。
第四、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例如。他讓學生在讀的過程當中先出示閱讀提示:你在哪個地方讀不下去了?是因為一個字或者是因為一個詞或者是因為一個句子。讀不下去了作出標記。并寫出你為什么讀不下去了?或者是在讀的時候有什么樣的發現。這種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發現這個學習當中的一些問題。而且還教了他們邊學習邊質疑的學習的方法,我覺得這種比較好。
下午,李老師給我們進行閱讀的專題講座:《兒童閱讀的七個追問》。講述了要想讓兒童閱讀,一定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同伴之間互相影響閱讀要比親子閱讀效果好的多。同時在學生閱讀的時候不要給學生布置過多的學習閱讀的任務。避免迎合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這就讓我想起了平時我們為了應對區教研室的考試,在讓學生閱讀的時候總是布置學生讀完后寫閱讀卡、讀后感。確實給學生增加了一定的心理的負擔,影響了孩子閱讀的興趣,在這一方面我們以后改進。同時還要注重同伴之間的影響,讓每一位孩子都愛上閱讀。
篇2: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心得這樣語文全員培訓更有價值
上周四參加了區語文教師全員培訓,這一次的培訓過程讓人耳目一新,與以往的教師上課、評課、布置任務不同,真正達到了“全員培訓”的目的,這樣的全員培訓更有價值和意義。
晨誦課和寫字課搬上了培訓臺面。
每個語文教師都有過上早讀課的經歷,司空見慣的了,卻很少有人認真地思考過:早讀課應該怎樣上?什么樣的早讀課更有價值?學生喜歡怎樣的早讀課?上課教師為我們呈現了“清晨問候”“師生互答”“晨誦內容”等環節。學生們在悠揚婉轉的樂曲中開始了晨誦。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學生們朗讀了一首意大利詩人羅大里的《希望》,并在教師的引領下說詩歌的內容,還模仿詩歌進行練習寫詩。其樂融融,信心滿滿,收獲頗多。難怪學生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神情。
在橫線格內寫字,是另一名教師展現的內容。先引導學生欣賞書法,再出示橫線格內的“書寫公約”,對照寫字內容說注意事項,然后學生書寫,最后進行展示。過程雖為簡單,卻簡潔實用。
王青校長為我們進行了關于閱讀答題技巧方面的講座,她結合上學期各年級試卷中的閱讀題,提綱挈領式地列舉了答題方面的內容。難能可貴的是,王校長進行了拓展,開誠布公,毫不隱瞞。
教研員楊海波特級老師進行了簡單的評論,然后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思考進行了縱深式的引導和闡述,給了培訓教師理論和實踐層面的引領。
最后周新霞副主任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娓娓道來,讓培訓教師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也覺得只要認真工作、認真思考,一切問題皆可迎刃可解,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更通暢。
作為一名工作20年的教師,平時也認真工作,這次的培訓還是讓我有了一種異樣的心靈促動。借助羅大里的《希望》,我即興賦詩一首《希望》,作為這次培訓的紀念:
希望
值語文教師全員培訓,感受良多,借《希望》詩即興賦小詩《希望》,共勉。
希望,
讓我們眼前一亮。
我們需要什么?
只要忙一忙,動一番心思,
把孩子放在心上,
我們和孩子就有了希望。
希望,
并不虛無,
它是我們心中能實現的理想。
愿我們攜起手來,
共同創造教育天地的新希望。
篇3:教師培訓心得真善美不期而至
回憶起新任教師培訓會,記得那天走出教室,天還是陰沉沉的,看著各色離去的背影,我知道每一個背影都有一顆跳動的心,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夢。
培訓會上,各位老師或青年才俊,或學識淵博。他們訴說忠誠含義,指導教育現狀,在思想上給我們以啟迪,在實踐中給我們以方向。
這兩天我們所聽到的遠遠大于我們可以接受的。第一次聽到那些言語時,我們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教書育人有這么多的樂趣。當一位又一位優秀教師表達出他們的肺腑之言時,“目不暇接”或許可以用來形容聽覺。瞪大眼睛,豎起耳朵,思維飛速,生怕漏掉一個信息,這就是我們的狀態。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楊青老師,一個位陶嵐老師。她們的話語似乎是打開了一扇天窗,自由的空氣不期而遇,和美而悠揚。楊青老師說,孩子是最聰明的,你愛不愛他們,他們一眼就看的出來。那所以,我們要用心去愛孩子,去教孩子。面對著一張張天真無邪的面孔,一個個自由爛漫的靈魂,任何欺騙都是不可原諒的,教他們如何學真,如何做人,這是教師最大的責任。在我不到兩周的任教生涯中,我已有深刻的體會。在一節科學課上,一個戴眼鏡的男孩舉手問:“老師,有人說太陽50億年就會爆炸,是真的嗎?”我一愣,確實這個說法我也聽說過,你不能說它是謠言,或者說它是真的。我想了想,想告訴他們事物是在發展變化的,在科學的發展中,真實也會改變的。但這樣說,他們會聽懂嗎?我改變了主意,笑著問道:“天氣預報說明天有雨,那明天一定會下雨嗎?”
“不會,有可能不下雨!”他們大聲說。“對了,因為天氣是在變化的……”我想這比告訴他們答案要好得多,因為他們學會了思考。
真誠地面對孩子,就會收獲真誠。他們敏銳的心靈,看得出任何的厭惡或是驚喜。你嘆了口氣,孩子就覺得你不喜歡他們。你眼角的笑意,他們就及時地捕捉到了。他們會因為你的一句批評就紅了眼睛,也會因為你的一句表揚就紅了臉。
楊青老師教給我們了真誠與愛,而陶嵐老師,則教會我們如何完善自身。
陶嵐老師是一位智者,聽她說話,思想的火花就燃起了燎原之勢。聽過她的講話,仿佛是經力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從來沒有想到教學可以把人打造的如此含蓄委婉而又個性鮮明。她是塵世中的一朵明艷的花朵,美麗自然,心向美好,在熱鬧中熱鬧,在寂寞中升華。書中有如此這般的無限風景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欣賞。我想,這就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努力做一個教書育人的教師,不負使命;努力做一個溫婉純粹的人,心向美好。
此刻想來,兩天的培訓課,各位教師的真誠話語如在耳側,卻再也回憶不起當時的細微感動。只記得,一種震撼使我們肅然起敬,一種理想在心中油然而生。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師生涯中,必定有無數個這樣的時刻,一種相似的場景,一句無心的話語,驀然間我們就想起了他們的話,輕嘆原來他們是如此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