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計劃
學年度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計劃
指導思想:
以學生的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研究有效為抓手,追求實效、高效和長效,繼續突出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質量跟蹤監控三個重點,引領全體數學教師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努力做到教學方法扎實、研究內容充實、教學能力厚實,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而努力。
工作思路:
一、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加大對《國標教材》的培訓力度。
開學初開展6年級國標教材的三級培訓工作,培訓要到位、要細致扎實。適時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和學習,數學教師要全員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全面性和持續性。要圍繞使用新國標教材使用情況和新課程的落實情況,組織任課老師積極展開研究,整體提升課改實施水平。
2、向課堂要效益,努力提高常態課的實效性,提高平時的好課率,特別是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要精心設計練習,既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研究,更要體現新的課標精神,在“活”字上動腦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3、繼續要求教師在五個“實”上下功夫:教學要有效真實、雙基要扎實、手段要樸實、效果要充實、底蘊要厚實。要在落實雙基的同時讓學生經歷過程,學會方法,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達到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4、積極組織教師給予問題式的反思性研究,要求全體教師尋找自身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的形式要多樣,要緊緊抓住數學學科課改實施過程中的困惑,引導教師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學法,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本學期繼續進行人人獻一節好課活動,并在獻課后撰寫教學反思。
5、把《培養數學意識提高數學素養》的研究做實、做強。平時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認真組織畢業復習的研究,復習要有計劃性。要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5月上旬在陶吳小學舉行小學數學復習工作研討會,研討會后,應認真要研究和制定復習計劃,提高畢業班數學教師的組織復習的能力,避免盲目性,認真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努力提高優生率和合格率。
二、深化課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1、要針對本校的特色和薄弱環節,確定研究課題。課題要與活動主題相結合,加強觀摩課、展示課與常態課的有機整合的研究,以展示課引領常態課,以常態課的優質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研究活動要有效,讓課改與教學質量同行。
對近幾年來的課改進行認真的總結和反思,糾正少數教師存在的追求形式主義、忽視數學本質的傾向。學科帶頭人、青年優秀教學標兵、區教學骨干老師首先要在實施課改中發揮先進模范作用,仍然要做到“八個一”:
①讀一本教研名著;
②寫一篇有質量的教育心得;
③承擔一個教研課題;
④在本校、本片上一節公開課;
⑤開一次課改講座;
⑥發表一篇有質量的課改案例、教學論文
⑦在省市級有一篇論文獲獎;
⑧和一位需要幫助的青年教師組成幫學對子。本學期繼續開展“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研究,初步考慮從整體著手從以下六個方面研究:
①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②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加強對過程性知識的研究;
④練習的有效性、針對性和生活性(含針對本班實際的變式練習);
⑤學科團隊建設的行動性研究。
3、針對市級課堂教學創意性研究課題,我區將結合結合這一主題,找到課程改革與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結合點。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新課程理念,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倡個性化教學與共性發展相結合,開展不同形式的同課異構教學研究:可以是同年級的同課異構的研究活動,可以是同一內容不同設計,可以是同一類型不同教學方法,也可以是同一類型不同年段,目的就是努力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
4、要從有效性出發開展活動。
①課堂教學要有效(如計算教學有效性、課堂作業的有效性等);
②研究課題要有效(研究要有計劃、有主題,可操作性要強);
③組織活動要有效(活動的針對性強、參與面廣)。
5、切實抓好兩組建設。
備課組要認真做好集體備課工作。教師要在鉆研教材和分析學情上下功夫。
①集體備課不僅要備過程而且要備課內外的練習設計。
②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必須復備。
每個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班級實際進行創造性的復備,認真修改,合理取舍,復備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備課組應側重于“五認真”方面,備課組的活動內容多是研究教材、研究備課、研究學生的作業、研究檢測,再加上備課組人員少,活動更加機動靈活,隨機性更強,需要備課組長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隨時、隨地開展活動。教研組更趨向于“研究”,應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多以公開課、沙龍、講座等形式開展活動。
6、切實用好單元自測題和《評價手冊》、《補充習題》,特別是錯題訂正工作要落到實處,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掉隊。教師手頭可準備“兩本”:一是典型錯題本,一是創新優題本,目的就是抓好“兩頭生”。作業和檢測要追求實效,努力做到“即練即批,有錯必糾,有糾必改”。要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工作,從方法、心理上循循善誘,耐心疏導,避免盲目性和急躁情緒。
篇2:灣龍一小第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灣龍一小第二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以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學本課堂”建設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并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采取課題牽動策略。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抓常規工作的落實,每位教師心中有教研
這一學期我們根據學校的教研主題,認真學習其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教研計劃,并通過教研日歷的形式將計劃細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計劃,個個知道自己常規工作。課堂是老師的立身之地,是教學的主戰場,是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徑。踏實有效地做好“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學常規工作,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份內之事,我們要求每一位老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扎實做好“教學五環節”,尤其注重備課、上課、反思三環節。
1、以本為本,深入鉆研教材。每一節課要精心備課,確定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疑點,精心地構思教學的五個環節。
把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主要目的,選擇有效情境導入新課,讓孩子上課伊始就走進數學,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
2、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能力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充實調動學生積極性,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新知識,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進入遷移創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師在教學中運用綠色語言,讓學生在溫和、寧靜的情感中學習,使學生喜歡上數學。
3、課后反思受益無窮每一節課后或者每一次聽課之后,要有一個交流反思的時間。
這有時比上一堂課帶給教師的感受更多,我們教研組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動之后,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各位教師各抒己見,有爭執,有流并能及時反思,寫好聽課反思,我們更為關注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處,是否抓住學生的心,這樣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二、認真落實教研活動,確保教研圓滿成功
1、理論學習是推動教師成長的有效手段
這一學期,我們進行《數學新課標》理論的再學習,重新領悟新課程標準的精髓;我們還一起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數學學習心理學》等。提升老師的理論水平。理論的提升,促進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2、專題教研活動走理論聯系實踐的道路,為老師提供解決問題的鑰匙。這一學期我們進行專題教研活動:對老師在教學中導入環節出現的集中問題進行研討,集思廣益,高效解決,起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扎實開展公開課教學,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這一學期我們針對本教研主題開展了數學課的同課異構教學,在校級公開課活動中,我們采用老師互評、人人參評的評課方法,大家以誠相待,就公開課中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力圖通過研討、示范,解決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讓課教的踏實、樸實,讓學生學的扎實,真正學有所獲,從而達到全面提升老師的業務素養的作用。
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篇3:灣龍一小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灣龍一小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以“輕負擔高質量”主題,以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為重點,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以基礎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為指導,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2、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鼓勵青年教師自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科研等方面知識。同時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臺。
3、加強教師網絡技術培訓,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進一步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和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水平。本學期我們全組教師的公開課都采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多數老師都能自制教學課件,熟練操作。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能自覺地、經常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并能利用網絡技術上網了解教學信息和課改新動態。
二、加強常規管理,優化課堂教學。
本學期,教研組加強了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并配合教務處加強教學常規檢查,使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組織知識性過關考核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范化的教學要求。
1、一學期來,教師們都能按要求備足備好課,青年教師大都能寫好詳案,并能及時寫好個人補充和教學反思。
2、本學期各位教師都能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
3、本學期每位數學教師都以學校的課改為教學準則,認真實施課堂的“有效教學”。
三、加強課改工作,扎實開展教學科研活動。
1、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本學期開展聽評課,我組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2、結合高效課堂研討活動,組織集體備課。參加的老師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找出自己的“亮點”,并在集體備課實踐中充分體現。通過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受益匪淺,啟迪深刻。
3、組織觀摩高效課堂錄像課活動,并交流、研討。
四、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1、牢固樹立“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的思想,積極構建新課標下的適應時代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課堂教學理念、方法和評價體系,教師們把“努力上好每堂課”作為自身工作的起碼要求,切實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真正在課堂上落實并實施“有效教學”。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學期我們組教師改變學生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向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礎。
3、建立并逐漸完善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以激勵廣大教師的課改積極性。對學生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多方面特長和潛能,了解學生發展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五、認真開展好各項活動。
組織進行了教學教研活動,還開展了信息技術教育,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設備進行一定的培訓學習,雖然條件拘限但教師的積極性很高,有一定的收獲。增強教師信息素養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趨勢。今后,我們更要加強信息技術教育的培訓學習,使教師更好地占有資料,共享學科資源,優化教學系統。
總之,在本學期我們數學組進行了切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結合目前的教學現狀,我感覺我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下一學期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