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幾個不等式冷思考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幾個不等式冷思考

2024-07-31 閱讀 8552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幾個不等式的冷思考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看到不少可喜的現象,多數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課堂教學更民主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學生有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權利,課堂也更富有生命力了。新課程理念與課堂實踐實現了逐步融合,由此引發了新課理念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嶄新視界。但與此同時,融合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形式化弊端,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也引起了筆者深刻的反思。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數學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確實,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在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中,華麗的包裝加上精彩的語言,再借助媒體的輔助,“情境”成了裝扮課堂的亮點。細細品位有些情境,總讓人產生異樣的感覺。

前不久筆者聽了一節一年級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執教者在上課一開始采用創設情境,

談話導入:師:同學們,一個新的玩具商店開業了,里面有許多好玩的玩具,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幾個。(教師出示各種玩具,每個玩具上都有價格標簽。學生表現特別興奮,因為他們對玩具情有獨鐘。這個情節可以說收到了引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但后面的過程就有些走偏了。)師:你最喜歡那一個?學生紛紛講自己喜歡的玩具,教師提問了十幾個學生,又繼續問。師:如果你去買玩具,最想買哪一個,要用多少錢呢?學生又紛紛講自己想買的玩具,并匯報價錢,又有十幾個學生作了回答??吹竭@里你可能以為是在教學“認識人民幣”,到這里時間已經過去了10多分鐘,學生卻還不知要學習什么。聽到這兒,筆者不禁要問:情境創設到底為哪般?這樣的情境創設,是在上數學課還是在上說話課?“情境”真的是小學數學教學亮麗的包裝嗎?我們都知道這個教學內容的重點是解決“退位減”的問題,教材中設計的買玩具情節,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計算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而教師在這里卻花費這么長的時間讓學生講自己喜歡的玩具以及玩具的價錢,會對后面解決重難點問題起到積極作用嗎?這樣的情境顯然是不恰當的。其實,在出示玩具后教師只要提問:你喜歡這些玩具嗎?看到這些玩具和它們的價格,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然后老師引導:聰聰和明明也來玩具店了,聽聽他們在說些什么?

聰聰:我有35元,買一個大象(價格2元),還剩多少錢?

明明:我有20元,如果買一個布娃娃(價格35元),還差多少錢?

你能幫幫他們嗎?學生理解題意后,列出算式:35-2=35-20=然后學生探究算法

篇2: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優點思考

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優點思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各科教學的融合,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架起了通往信息時代的橋梁,為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因為它的優點而神圣化,也不能因為它的問題而敬而遠之,多媒體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使其良性發展任重道遠。對多媒體的運用過程也是教師學習、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將其客觀、合理地運用于課堂教學,積極探索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有效的融合方法,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才是現代教師在教學活動應有的觀念。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優點;問題;思考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模式,有利于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一種彼此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筆者有幸作為我縣“走近新課改,構建新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的評委,聽了很多節公開課,但在聽課的過程中也發現,由于一些教師對多媒體的運用認識不足,“尺度”把握不夠,使用不當,教學效果還是欠佳?,F就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有效的融合談幾點淺見。

一、多媒體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優點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和演示方式的多樣化,將空洞的文字敘述變為精彩的圖文和動畫展示,使抽象、枯燥、靜止的文字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動態化,有助于學生觀察理解、動手實踐,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剌激學生多重感官參與學習,增強了教學感染力,接受知識的效率高。

(二)有利于情景再現,突破重點、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問題由于客觀的局限性,有只可言傳而不能直觀,僅通過教師的語言講述,顯然因缺乏形象性和生動性,難以引起學生思想的共鳴,出現似懂非懂的現象,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多媒體是破解似懂非懂現象的最好工具,可以縮短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情境再現,變抽象為具體、形象,增強真實感,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問題。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在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教師可事先設計出課件,學生進入由多媒體模擬出來的像現實一樣的場景,并從中獲得一種真實化的體驗,由小組間合作共同交流、探討所提出的問題,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自己的特長與他人合作、創新、實踐解決問題。

(四)有利于促進每位學生發展。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師為促使每位學生成長而追求的目標,教師可以預先設計不同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訓練題,上傳到多媒體教學網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相應內容,使每位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揮,提高教學的靈活性,促進了學生的個別化和個性化發展。

二、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追求形式的完美,不注重過程的實在。許多教師的課件配了比較多且美的圖片,顏色過多,變化頻繁,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只放在對圖片的欣賞上,而忽視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殊不知,多媒體是用來優化教學過程的,而不是追求形式的,其實質體現在課件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注重過程的實在,而不是搞形式主義。

篇3: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

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不僅滲透了各行各業及百姓家庭,也已經向教育提出了挑戰?!叭珖行W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就曾明確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學和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就必須加快教育的信息化。那“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課堂教學”就是各中小學所關心的比較重大的問題。本文結合壽光市北洛一中的實際情況,論述了網絡環境下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字:現代教師學生環境課堂網絡學習教育教學技術

一、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的需要

“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創新意識,對于我們21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