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語文組開放周參觀學習體會

語文組開放周參觀學習體會

2024-08-01 閱讀 2370

語文組開放周參觀學習體會

3月17日在王校長的帶領下,我們語文組一行10人先后來到z縣實驗小學和z鎮(zhèn)z小學進行了參觀學習。學習結束后我們感觸頗多。

一、精彩的課堂展示,令人回味無窮。

上午前兩節(jié)課我們在實驗小學四樓會議室參加了他們組織的同課異構活動。由三年級兩位語文教師展示了《和時間賽跑》這一課。兩位老師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課堂整個流程的設計到對文章重難點句段的剖析,再到課堂拓展延伸的巧妙設計都顯示出了較高的授課水平,展現(xiàn)了不同的教學風格。印象最深刻的是苑艷梅老師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堂詩情畫意般的課堂,而任萍萍老師的課可以說是一堂樸實無華的語文常態(tài)課。

苑老師將課文以詩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人耳目一新,她還引用了大量的課外資料把課文的重難點句段剖析的相當?shù)轿唬⒆寣W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仿說句子體會句子的含義,學生在老師適時適當?shù)匾龑c撥下很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含義,整堂課在老師聲情并茂的演繹下成功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而任老師這堂課的側重點是注重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處理的非常用心,在簡單理解文章內容之后充分利用課外資料及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時間的名言來進一步體會時間的重要,并順勢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作關于時間的名言,激起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點燃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火花。學生的回答讓我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思維的創(chuàng)造力真是高不可測,這一點也再次提醒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不要輕易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放一片自由的空間讓學生想象的翅膀越飛越高。

當然這兩堂課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許問題,而重要的是我們要善于挖掘她們身上的優(yōu)點,學其長處為我所用,不斷探索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真正做一個能在課堂上自由馳騁且學生喜歡信賴的老師。

二、教研活動形式獨特新穎,扎實有效。

聽完兩節(jié)課我們有幸參加了實小針對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組織的語文教研活動。這次教研活動形式獨特,分工明確,討論熱烈而緊張。活動分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主持人對所有參加者進行分組,分發(fā)活動材料,小組內抽簽做好分工;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組內的主持人組織對兩節(jié)課進行評課并做好記錄;第三環(huán)節(jié)由各組中心發(fā)言人展示并講解討論結果;第四環(huán)節(jié)由本次活動的主持人進行總結。整個活動過程組織有序,教師的積極性非常高,能夠有針對性的提出對兩節(jié)課的不同看法,既對講課教師負責明確其優(yōu)點與不足,以利于今后更好地組織教學,又讓其他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教研活動扎實有效。

反觀我們的教研活動無論從活動的組織形式還是到活動內容的深度上都與之有較大的差距,我們將在不斷反思中完善我們的教研活動,盡量提高教研的有效性。

三、走進z小學,感覺不一般。

1、他們的工作量不一般。聽了莫校長的介紹我們感覺他們的工作量遠遠大于我們,該校共1200多名學生,擁有教職工45名,除校長之外其他中層干部及普通教師全部深入課堂一線,每個人身上的擔子都很重,領導身先士卒做出表率,教師們也干得轟轟烈烈,上下一心,學校各方面工作做的相當出色,令人震撼。

2、校園文化豐富多彩,文化內涵深厚,感覺不一般。樓道走廊的墻壁上到處都張貼著師生的創(chuàng)作作品、名人故事以及對家鄉(xiāng)z的了解有關圖片和文字資料,可以說是真正創(chuàng)設了面面墻壁都說話,面面墻壁都育人的良好氛圍。然后走進每一個屋子,無論是教師的辦公室還是特種用室都是灰塵不染,物品擺放井然有序,墻壁上張貼著各種制度、近期工作安排及一些時事性的東西,感覺各方面的管理非常到位。

3、班級文化有特色,班級建設水平不一般。走進每個教室第一感覺就是空氣清新春風蕩漾,環(huán)顧四周每個字符,每幅畫面,每張張貼物設計的都是那么美觀大方,內容豐富真實彰顯班級個性,充分顯示出了班主任隊伍的管理水平很不一般。

總之,本次開放周活動讓我們每位教師受益匪淺。無論是課堂教學、校園文化還是班級管理都感覺這些兄弟學校做的很出色,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只要用心去做,樂于動腦,我相信我們同樣可以做的和他們一樣好甚至超越他們。努力,加油!

篇2:新教育開放周活動學習體會:締造完美教室

新教育開放周活動學習體會:締造完美教室

三月十三日,我跟兩位張老師、付老師一起,參加了z省z市的新教育開放周活動,為期五天的活動,時間安排很緊,學習內容很多,會議安排每天都參觀一所學校,這樣五天下來,我們共跑遍了z實驗學校,z實驗小學,z師范附小,z海南小學,z南通小學,這五所學校。一般是上午聽課,下午聽他們學校的老師或領導做報告,而晚上,認真負責的張景一老師則會召集我們去她的房間,邊吃水果邊開研討會,交流一天學習的收獲。

就這樣度過了忙碌而充實的五天,雖然勞累想家,但卻大有收獲。

在z的五所學校,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這樣一個詞語“完美教室”。這是每一位z的老師,都在追求的完美極致。

這個詞語來自于,z市教育局的許新海局長在20**年10月“締造完美教室”研討會上的報告。

他在報告中,對完美教室的詮釋是這樣的:完美的教室首先是圖書館,是閱覽室;是實踐場,是探究室;是操作間,是展覽室;是信息資源庫,是教師的辦公室;是習慣養(yǎng)成地,是人格成長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棲居室。這是許局長的一段話。

而我覺得,完美教室應該就是新教育實驗的六大行動,在教室的一次完美整合。那么具體怎樣做才能打造出這樣的教室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努力打造個性化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包括班級布置,班級愿景、班規(guī),以及個性化班名,鮮明的班風、學風、吉祥物、班徽等。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營造出富有個性,并深得孩子們認同的班風學風,無疑是增加班級凝聚力的有效途徑。在這五所學校,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班名,班級精神,班級約定或班級宣言(圖片)。

其實我原來也曾做過類似的班級約定,但結果總是不了了之。上個周三在z師范附小,我們參觀了一位宋曉燕老師的小神蟻班的班級展示,我非常震撼,為那位兩年來為自己的孩子寫下三大本隨筆的老師,更為那群口才卓越,滿腹錦繡的孩子。懷著追星的激情,活動結束后,我和付老師特意找到了宋曉燕老師,跟她私下聊了很久,聊起小神蟻班級的成長經(jīng)歷,她說,開學第一天,她給孩子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景點,由于游客的不慎,使得一片靠著小河的草叢著了火,火勢很快包圍了一個小小的丘陵,有一群螞蟻正被圍困在這個小包圍圈里,黑壓壓的一片螞蟻,隨著包圍圈越來越小,空氣里已經(jīng)夾雜著螞蟻被焚燒而發(fā)出的焦臭氣味。這時,奇跡發(fā)生了,那些小螞蟻竟開始迅速的扭成一團,向河岸的方向突圍滾去,蟻團迅速滾動著,不斷發(fā)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身體爆裂的聲音,但蟻團卻不見縮小,顯然,這外層被燒焦的小螞蟻們至死也不松動絲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一會兒,蟻團沖進了河流里,隨著向對岸的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小層薄薄的煙霧......,宋老師說,講完這個故事,孩子們的眼睛都濕潤了!深深地動容著,這時,宋老師宣布,她們班的班級圖騰就是“小神蟻”,并提出了這樣的班級精神:“拼搏時,全力以赴;奉獻時,義無反顧”,孩子們,為自己能成為小螞蟻中的一員而自豪著,被小螞蟻的精神而感動著,就這樣,這群小螞蟻在宋老師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卓越。

通過這次談話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癥結所在,只有打動學生的心,引起他們的共鳴,令其積極參與共同成長,這樣的班級文化才能擁有頑強的生命力。

班級文化建設除了精神方面的引領,還包括教室的布置。一個潔凈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更能吸引孩子的心靈。

二、以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為基本愿景;以晨誦午讀暮省為基本生活方式;

關于這一條,我覺得我們學校已經(jīng)做得不錯了。晨誦午讀井然有序,并初見成效。但我覺得,他們的幾點做法也很值得學習。

一是,“圖書漂流”活動。

在這幾個學校,他們每個班都統(tǒng)一要求孩子們買同一本書,人手一本,不同的班級選擇不同的書目。在每個月的第一周拿出一節(jié)課,老師專門來指導這本書的閱讀,人物介紹,精彩段落共讀,探討讀書的方法等,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對這本書已有了大體了解,并且產(chǎn)生了強烈的想讀下去的愿望。接下來的時間,學生們會利用午讀和課余時間來讀這本書,課間同老師同學交流讀書的進度,人物的命運。我覺得,這種全班共讀的氛圍很動人。到月末,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完成了這整本書的閱讀,這時候,老師會在這個月的最后一周,拿出一節(jié)課來,做讀書匯報課,在老師的引領下,表演書中精彩的情節(jié),講述自己的體會,交流讀書的收獲,就這樣將書中的營養(yǎng),漸漸內化到自己的生命。因為同一年級中不同的班級,選擇買不同的書目,所以當一個班讀完了自己的書,他們就會以班級為單位與別的班交換著來讀,這樣,又開始了第二本書的共讀,一個學期下來,一本書可以漂流三四個班級。

二是,保底不封頂?shù)淖x書獎勵制度。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喜歡獎勵,喜歡小小的成就感,針對這個特點,他們采取保底不封頂?shù)莫剟钪贫龋5拙褪怯残砸?guī)定,每個學期,每位同學必須讀完哪三本書才算達標,不封頂就是,在讀完這三本書的基礎上,每多讀一本,就可以領到一張“小書蟲成長卡”的獎勵,每攢齊了五張卡,就可以換一張“讀書碩士”卡,每攢齊了五張“讀書碩士”卡,就可以換一張“讀書博士”卡,這種游戲過關的方式極大調動了孩子們讀書的積極性。

三是班級博客的建立,為師生共寫搭建了平臺。

老師建一個博客,將博客地址和密碼向全班的學生和家長公布。班里所有的孩子和家長都是這個博客的博主,這樣他們隨時可以登錄書寫自己的故事,孩子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家長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育子筆記,老師可以上傳隨筆,即有利于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增進友誼,又有利于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除此之外,我覺得,班級博客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在于讓孩子懂得如何運用寫作與別人交流,并能夠給孩子的作品找到大量的讀者,一個擁有讀者的作者才會有寫作的熱情!

三、努力開發(fā)“全人課程”,建立多樣化評價體系。

新教育有一句標志性的話語: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了培養(yǎng)學生完美的人格,使其享受完整的教育,學校、老師們一直在努力開發(fā)著“全人課程”。關于這一點,我們學校已經(jīng)做得很好,豐富多彩的校本選修課程,各項活動展示,均為孩子的成長搭建了五彩的舞臺。他們學校的很多做法,其實我們已經(jīng)做過了,只是說法不同。他們的全民課程包括:公民課程:讓孩子具有公德意識,做合格的小公民。書香課程、學科課程、社團課程(大力水手維和社,就是紀律小組長)節(jié)日課程、達人秀。

通過這次學習,我看到了新教育在z的土地上,綻放出如此奪目的花朵,并結出了累累的碩果,我的心里充滿了羨慕和期待。

有這樣一個教室--

它無須繁華

它可以沒有多少現(xiàn)代化設備

它可以在這片大地的任何角落

只要,它有那樣一個老師

有一群孩子

有一個叫做新教育的課程

那么

它就具備了創(chuàng)造奇跡的所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