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品社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4月26日,我們一行21人在縣教研室邱主任的帶領下,來到美麗的z,開始了為期兩天的學習生涯。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品德與社會地理與環(huán)境、歷史與文化專題課堂教學研討會”。會上,我們觀摩了五位骨干教師的精彩展示課,五節(jié)課堂教學,分別詮釋了地理與環(huán)境.歷史與文化的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課后由講課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說課,縣區(qū)的骨干教研員進行了精彩的評課。結合著這五節(jié)課陳常梅老師和李利老師就的這兩種課型的策略研究進行了詳細闡述。最后市教研室徐文達主任作了會議總結并對五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會議還特別邀請了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王磊主任參加,王主任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品德課要關注四個基本點即: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觀點、基本態(tài)度。
一、課堂精致
五位執(zhí)教者分別展示了地理與環(huán)境、歷史與文化兩個專題的課型,精巧的設計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秦艷老師執(zhí)教的《萬水千山》一課,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新課,趣味較濃,三言兩語變引導學生如何認知地圖:抓住認圖三要素,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地圖上的顏色分析出我國的地形地勢地貌等。趙偉老師執(zhí)教的《地球生命的搖籃》一課,將地球上的事物看作為地球媽媽的身體,以“地球美麗”、“地球易碎”對比的形式引導學生關注環(huán)保,關注節(jié)約。李利老師執(zhí)教的《圓明園的訴說》也采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感悟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道理。宋金花老師執(zhí)教的《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運用大量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料將學生拉入了慘不忍睹的歷史中,然后理智的將學生帶出了歷史,走入現(xiàn)實,讓學生明白了“記住歷史,但不延續(xù)仇恨......”的道理......
二、報告精彩
幾位領導的精彩發(fā)言,引發(fā)掌聲陣陣:
王磊主任的關注四個基本點,點明了今后品德教學中應該關注的方向。
許文達主任的會議總結,他談了自己的感受,認為這幾節(jié)課的特點一是自主能力更高了,二是合作實效更高,三是探究深度更高,四是內容更加注重提升。并指出今后品德教學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策略解讀更加深入,修訂的兩個策略采用“三三”模式,貼近品德實際,更加實用,便于操作。
以上就是此次z之行的個人淺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篇2:《品社》課堂教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品社》課堂教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
10月10號,縣教研室在洪小舉行了課堂教學的教研活動,由三名教師執(zhí)教《爸爸媽媽辛苦了》,屬于同課異構,講完課,馮主任評課,之后對我們進行了點撥,我收獲很大,體會如下:
一、課堂教學好與不好的衡量標準
(一)看學生通過這節(jié)課發(fā)展了沒有。
(二)從學生走進這節(jié)課的課堂到走出課堂是否有了改變。
例如,今天的《爸爸媽媽辛苦了》是否讓學生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是否幫媽媽減輕了負擔。
二、怎樣上好一節(jié)品社課
(一)還原品社課程的本色。
品社課以育人為主,對學生文明行為的培養(yǎng),道德品質的教育,更應該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品社課需要的是真情。
(二)追尋簡約教學
1.教學素材要少而精。
2.環(huán)節(jié)新穎,歡快、明朗,環(huán)環(huán)相扣。
3.活動效果要有實效,教師上課要有真情。
學生的學習是愉快的,通過合作探究完成目標。如:《爸爸媽媽辛苦了》中可以A.通過一天的工作(家里家外),感受父母的辛苦,體會辛勞;B.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辛苦。
(三)活用教材:教材簡單但內容豐富
1.讀懂教材。教教材變用教材教學生。從生活中出來到生活中去。可更換教學的內容,可整合教學內容,可增減教學內容......
2.遵循課程要求--達到目標。
3.開發(fā)課程資源。
陶行知說: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教師要由享用教材變?yōu)殚_發(fā)教材。
三、上好品社課必須走好三步走
1.收集材料
課前準備不僅是上課的需要,也是鍛煉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途徑。如:《爸爸媽媽辛苦了》可提前好多天布置學生觀察、體驗父母的辛苦。
2.課堂上用活動來體驗。
3.課下實踐,體驗生活。
總之,在課堂的學習之后,讓學生去踐行,是品社課與其它課程不同的地方。
篇3:品社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品社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4月26日,我們一行21人在縣教研室邱主任的帶領下,來到美麗的z,開始了為期兩天的學習生涯。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品德與社會地理與環(huán)境、歷史與文化專題課堂教學研討會”。會上,我們觀摩了五位骨干教師的精彩展示課,五節(jié)課堂教學,分別詮釋了地理與環(huán)境.歷史與文化的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課后由講課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說課,縣區(qū)的骨干教研員進行了精彩的評課。結合著這五節(jié)課陳常梅老師和李利老師就的這兩種課型的策略研究進行了詳細闡述。最后市教研室徐文達主任作了會議總結并對五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會議還特別邀請了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王磊主任參加,王主任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品德課要關注四個基本點即: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觀點、基本態(tài)度。
一、課堂精致
五位執(zhí)教者分別展示了地理與環(huán)境、歷史與文化兩個專題的課型,精巧的設計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秦艷老師執(zhí)教的《萬水千山》一課,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新課,趣味較濃,三言兩語變引導學生如何認知地圖:抓住認圖三要素,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地圖上的顏色分析出我國的地形地勢地貌等。趙偉老師執(zhí)教的《地球生命的搖籃》一課,將地球上的事物看作為地球媽媽的身體,以“地球美麗”、“地球易碎”對比的形式引導學生關注環(huán)保,關注節(jié)約。李利老師執(zhí)教的《圓明園的訴說》也采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感悟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道理。宋金花老師執(zhí)教的《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運用大量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料將學生拉入了慘不忍睹的歷史中,然后理智的將學生帶出了歷史,走入現(xiàn)實,讓學生明白了“記住歷史,但不延續(xù)仇恨......”的道理......
二、報告精彩
幾位領導的精彩發(fā)言,引發(fā)掌聲陣陣:
王磊主任的關注四個基本點,點明了今后品德教學中應該關注的方向。
許文達主任的會議總結,他談了自己的感受,認為這幾節(jié)課的特點一是自主能力更高了,二是合作實效更高,三是探究深度更高,四是內容更加注重提升。并指出今后品德教學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策略解讀更加深入,修訂的兩個策略采用“三三”模式,貼近品德實際,更加實用,便于操作。
以上就是此次z之行的個人淺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