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謊言
如何正確對待幼兒的謊言
相信很多幼兒園的帶班老師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孩子那么小,都懂得說謊了。幼兒的家長也會時不時地反應孩子在家里有說謊的現象。似乎孩子的年齡還不大,應該是不懂得說謊的啊,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呢?
其實很多學者都對幼兒的說謊行為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孩子自3歲起,至少有一半兒童會有說謊的行為。另一個研究表明,幼兒在2-4歲,說謊將會達到高峰期,6歲后就逐漸減少,那是和他們的智力的發展有關的。
說謊時指兒童有意或無意說假話,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說謊的時候。所以老師和家長也不必太緊張幼兒的說謊行為,但是也不能輕視這種行為習慣,幼兒說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這是受到多方面的影響的,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幼兒為了逃避成人的責罵和懲罰。哲學家羅素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孩子做錯事后,為了不讓成人知道后責罵,就會說謊。這種說謊的現象在幼兒園也是經常發生的。幼兒在幼兒園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飯,可是在家就可能要家人喂飯,當老師問他們:“在家是自己吃飯嗎?”他們會說:“是的。”為了逃避老師的責罵,他說謊了,還有些小朋友在幼兒園打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害怕自己會受到懲罰,他就會跑過來跟老師先告狀:“老師,某某打我。”
2、由于記憶、想象上的缺陷而說出了與事實不相符合的話,這個也被我認為孩子在說謊。幼兒的記憶、想象還處于初級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語言的局限,往往使得幼兒把一些現實的事情混淆。孩子們會把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當作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他們會把自己想象的一些事情當作是真的事情。當孩子很渴望一件東西,他們把希望發生的事情想象成現實,從而出現了說謊現象。幼兒園要組織親子秋游,老師提前就告訴幼兒秋游的公園,幼兒都很希望到在秋游的時候,能夠跟大伙一起去玩。在一次活動過程中,一個小女孩跑來對我說:“老師,我昨天到秋游的公園玩了。”其實我們還沒有去,只是她渴望去,所以才會說出和現實不相符的話,她混淆了現實和想象。還有一些幼兒是比較虛榮的,當一個孩子說家里有玩具時,另一個孩子可能吹得比前面那個孩子還要大,其實可能他家沒有那么多的玩具,只是他想象中有很多玩具,他就用謊話表達了自己的想象。
3、成人的教育方式不當,致使孩子說謊。父母和家長在幼兒的心目中都是具有權威性的人物,如果成人在幼兒面前說謊了,那么幼兒可能會認為“說謊沒有錯”的印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雖然家長或老師的行為是無意的,但的確是在“騙人”,這不能不影響到孩子。成人一方面跟孩子強調不要說謊,一方面自己又沒有說到做到,那么久而久之,成人在幼兒心目中也沒有了威信。還有一些家長回到家里總會問孩子:“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孩子可能就會亂說一個名字,其實可能他們在幼兒園并沒有人欺負,可是家長的這種問法,使得他們不得不找一個人來“背黑鍋”。
以上是幼兒說謊的主要原因,那么成人應該怎么正確處理幼兒的說謊行為呢?
1、重孩子一般說來,凡是受到成人的尊重,能夠發泄自己情緒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誠實;相反,在父母過分嚴厲管教下的孩子對父母較少有親近感,而有較多的恐懼感,他們常常為了逃避責罵而說謊。當發現孩子說謊時,不一定非追問個水落石出不可,不一定非得讓孩子承認自己說了謊,尤其是當著客人、孩子的同伴時更應如此。當著外人的面,非得讓孩子承認自己說了謊,無非有兩種結果:一是孩子頑抗到底,死不承認;二就是孩子認了錯,但自尊心大受傷害。如果發現孩子說謊時,不要當眾揭發、批評他,可以把他悄悄叫到一邊,單獨跟他談話,一是指出他說謊了,大人已經知道了實情;二是闡明說謊和欺騙的危害性,同時警告他,下不為例;三是相信他今后一定能夠做得很好。
2、成人要真正的去了解幼兒的心理特質,有時候幼兒說謊并不是自己想的,而是無意識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區分現實和想象。孩子的說謊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小,想象力、創造力豐富的孩子更有可能產生想象型撒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注意告訴孩子什么是發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讓孩子逐漸把現實與想象區分開來,并引導孩子如何來表達自己的想象。
3、成人在要求孩子言行一致的同時,自己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誠實守信。對孩子或他人的承諾要認真履行,不能哄騙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答應孩子。如果成人真的是有事而不能履行對孩子的諾言,那么就要及時的跟孩子解釋原因并道歉,以免造成不良的影響。
當我們發現孩子說謊了,我們千萬不要急著去責怪孩子,有時候孩子也是無辜的,他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這可能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導致有些孩子甚至不敢說話,因為他們怕一說話就出錯。孩子是可愛的,他們的智力水平也沒有完全的發展,我們成人要接受這一點,而且要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2:理智對待幼兒園多媒體教學全勝時代
理智對待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全勝時代”
摘要:當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繼而被廣泛應用到現代幼兒教育實踐中。這種“新興”教育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教師所追捧,其熱度可謂是“一路高漲”。然而沒有一樣事物是完美的,每樣事物必然存在它的兩面性。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容易被忽視。筆者通過對多媒體教學進行一番冷靜思考后,提出了在多媒體教學時應避免的一些不足之處,希望能夠借此揚長避短,優化幼兒園多媒體教學,以最優的方式服務于現在幼兒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多媒體;全勝時代;理智
一、相關概念界定:
多媒體:“多媒體”是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和動畫等各種媒體有機組合,并與計算機、通信和廣播電視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個可組織、存儲、操縱和控制多媒息的集成環境和交互系統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最大優點在于其能將單純的文本信息轉換成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影像、聲音等多種媒體的結合,創設生動、逼真、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形象和情景,調動視聽等多種感觀。它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而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立體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識、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習者。對于年幼幼兒來說,其主要通過感官接受、儲存和加工各種信息,這種多方面的刺激遠比單純的文字或靜止的圖片等信息輸入的方式更能吸引其注意,并且能保持較長一段時間的記憶,因此,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中的運用即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在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可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活動最優化的目的。
二、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潮”的表現
科技不斷進步,迎來多媒體教學的“全勝時代”,多媒體教學出現在各個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成了一種潮流,在很多人看來使用多媒體就是“潮”。以下是筆者對多媒體教學“潮”的一些分析。
(一)“潮”流一:多媒體運用大于教師主導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多媒體有著強大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將會影響到它功能的正常發揮。首先,教師對多媒體有著錯誤的認識,他們在遇到公開課時,就會用到多媒體,因為在他們看來用多媒體上課是順應潮流的表現,能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有新意,因而使教學活動得到加分。這些都是教師對現代多媒體教學認識的偏差,他們往往是過于強調的電腦的作用,而忽視真正活動的主導是他們自己。其次,教師過多的經歷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從而減少了對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引導,也忽視了對課堂氣氛的調節。這樣的只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呈現,缺乏了師幼互動,教學目的也便不能很好地達到了。
篇3:正確對待幼兒挫折教育
正確對待幼兒的挫折教育
在前一天的計算游戲中我們進行了一次計算比賽,各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答辯,當老師把計算卡舉起來時各組舉手進行搶答,最后我們把獲勝的組按順序排序。第二天林圣涵的家長趁著家長會的機會向我提出了這個問題:“老師,聽我女兒說她昨天不懂回答問題被老師請到另一邊坐,我覺得這樣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心理影響,我不想再幼兒園就讓孩子有這種陰影。”于是我跟家長解釋了當時的情景,這是我們進行的一次游戲比賽,既然有比賽就有輸贏,要讓孩子贏得起也輸得起,否則我們的比賽沒有任何意義。當然近年來,新聞媒體經常報道中學、高等院校的學生,因經受不住挫折而自殺的事件,這一切都為我們教師、家長敲響了警鐘。現在的孩子,缺乏對待打擊的承受力,經不起顛簸和挫折。孩子承受不了失敗、挫折和委屈的打擊,成人的教育方式又不正確,對幼兒今后的成長非常不利。所以請家長正確看待幼兒的挫折教育。
在家庭和幼兒園,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普遍存在“重教不會教”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健康發展。那么,幼兒園和家庭應該采取哪些方法和策略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