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與家長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活動方案

教師與家長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活動方案

2024-08-01 閱讀 2226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教師與家長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活動方案

一、設計思想:

在幼兒園中,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家園共育中的重要環節,影響著家園共育的效果達成,良好的溝通策略和方法有很多,在幼兒園實際工作中,新教師會隨時填充到我們的隊伍中,有的教師在與家長交流時,由于自己本身經驗不足,只能簡單匯報幼兒在園表現,泛泛的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清考,經常用“挺好”,“不錯”等回答家長的問題,或有的老師不夠自信,回避家長,不主動與家長溝通,以致錯失家園共育的契機,因此我們以情景再現交流互動的形式,開展本次教研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提高教師家園溝通能力,更好的實現家園共育

2.幫助新教師把握與家長溝通的基本技巧

三、活動準備:

1.各級部部長搜集本級部家園溝通困惑問題,形成案例

2.專業組教師對選出的經典案例進行表演再現。

3.課件

四、活動時間:**.11.2晚5點半

五、活動地點:**幼兒園多功能廳

六、活動參與人:幼兒園全體教師,教研主任,園長

七、活動過程:

活動一:情景再現,問題大家看,(案例情景表演再現)

活動二:案例解析,有話大家說(情景再現后,請教師各抒己見,結合自身經驗,談自己對案例的建議和看法,找出解決方法)

活動三:家園溝通,人人是主人(教師分組,每組負責一個案例的解決方案的制定,并進行情景表演,更直觀的讓大家發現溝通策略)

活動四:溝通技巧,園長來點評

分組表演解決方案后,請園長對其進行點評,并對家園溝通工作做出具體要求,引領全園教師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家園溝通中來,并確保溝通有效。

活動五:活動結束,反思中實踐

活動結束后,請各位教師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實踐,并善于遷移到不同狀況下,讓家園溝通更有效。

主題活動案例

主題名稱:有趣的植物

主題說明:孩子們天性好奇:為什么秋天的樹葉會掉下來?大樹的年輪里又藏著哪些秘密?向日葵為什么會跟著太陽轉?小種子是怎樣旅行的?為什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最后卻得到了國王的贊賞?……本主題在向幼兒展現,介紹各種常見植物的,同時,還積極鼓勵,引導幼兒不斷探究周圍環境中的各種植物,制作各種富有創意的作品,并且互相交流他們自己的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會欣喜地發現植物的世界,原來是如此豐富多彩!

主題網絡圖:

有趣的植物:――蔬菜地――小兔過菜地、西瓜和冬瓜、蔬菜寶寶、盤邊裝飾

――樹林里――不開心小樹、樹真好、認養樹朋友、落葉、楓葉的煩惱、蘋果樹、小豬家門前的蘋果樹、小鳥的家。

――美麗的花――向日葵、螞蟻奶奶的房子、盆花

――植物的種子――騎白馬的蒼耳、金色的玉米棒、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環境創設:

收集:1.樹葉:楓樹、蘋果樹

2.實物種子:玉米、蒼耳

3.資料:樹的資料圖片:落葉和非落葉

4.蔬菜:各種各樣的蔬菜實物:黃瓜

區角:種植區、自然角、圖片展覽區、

實物展示:種子、樹葉、蔬菜、花朵……

幼兒作品:拓印、粘剪貼畫、水果拼盤、美麗的花朵、好吃的蔬菜、好大一棵樹(落葉、手印畫)

家園共育:

1.溫馨提示:秋季傳染病的預防,秋季幼兒護理

2.利用周末時間帶幼兒到戶外感受秋天的到來,花草樹木變化,認識常見樹,并作口述日記

3.收集各種樹葉,制作樹葉貼畫

4.種植一顆植物,全家總動員一起照顧植物

5.帶幼兒一起買菜,了解營養價值和生長過程

6.一起制作蔬菜拼盤

《新教師與家長如何有效溝通》活動演練

活動時間:離園前

活動地點:小一班活動室

角色分配:2名幼兒,一名新教師,一名家長,一名老教師,園長情景再現,離園前2名幼兒在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時發生爭執,有名幼兒被推倒,哭泣不止,正巧被其家長看見,家長蠻不講理的找老師理論。

新教師:我先忙其他孩子沒看見,下回注意

家長:什么都不要說,我要去找你們班主任,家長氣憤領孩子走了。

教研活動開始:

一、針對這件事情展開討論:

1.老教師針對這件事做出正確的解釋,對新教師進行初次教育

2.教研主任組織老教師對此事展開分組討論

3.教研主任針對此事開展師德幫帶

二、展開全園教研活動

1.組織全園情景再現觀摩,展開全園討論

2.發動教師現身說法

3.園長點評

關于“爸爸沙龍”活動策劃

設計團隊:天空2隊

活動時間:**年父親節

活動地點:***幼兒園多功能活動廳

活動目標:通過父親節這一節日為契機,針對部分或社會趨勢中父親的角色在孩子教育活動中較薄弱的意識

活動方式:

1.以小品的形式,呈現有典型的家長教育孩子的事例,引出我們關注的話題――爸爸在對孩子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2.各班教師組織幼兒準備別具風格的父親節禮物

3.由辦公室主任與保教主任商定關于“爸爸沙龍”活動的家長邀請函

4.確定小品角色及表現過程的細節性工作

5.搜集爸爸和小朋友互動的照片或寶寶認為最帥的照片(讓家長在活動的參與有互動感)

6.制作“爸爸沙龍”會員證書(蓋有幼兒園公章)

7.班級互動墻及大廳環境體現“爸爸沙龍”主題環境創設

8.確定參與活動的人員及督導主任的具體時間工作安排

9.邀請評委(由班主任推薦)

活動流程:

1.開始由主持人――教研主任引出活動主題,請小朋友與老師完成事例演示,讓評委席的教師先推出,我們想要表達主題的意圖,為家長評議(有一定育兒高度的家長)再由每個參會爸爸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觸,由園長總結并做出有建設性的專業的引領點,引領家長改變教育理念,寄發爸爸學習科學育兒的學習興趣,并理解爸爸在教育孩子活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活動結束:由我們的教研主任、教研主任為家長頒發“魅力爸爸”“愛心爸爸”“睿智爸爸”,并由小朋友獻上自己為爸爸親手準備的禮物。

活動反思:活動過后,及時反思,促進下次工作的改進

爸爸沙龍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人:劉永興小隊組

時間園所地點

活動前準備:海報,前期的宣傳工作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調查問卷

活動準備:沙發、茶幾、水果,為爸爸們創設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親子游戲及孩子的作品

活動目標:1.讓爸爸們了解到孩子們成長是離不開爸爸的愛的,及其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

2.調動爸爸們今后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發揮爸爸們的特長

活動過程:1.主持人帶來爸爸們進入場地,園長致歡迎詞

2.請老師出示孩子們的作品及禮物,請爸爸們認領出自己孩子的物品

3.請選對的家長發言,選錯的家長發言

4.主持人小結:*爸爸參與的重要性。*爸爸們今后的行動如何做

5.園長總結:*本次活動是否達到了設計的目標。*在今后的工作中應如何更有效的和孩子們相處

活動反思:爸爸們的積極性是否調動了起來,有沒有讓爸爸們感到本次活動的不同,對下次活動的期待。

“感恩銀座,快樂成長”活動方案

活動背景:每年的11月第三周的周四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感恩節,人們在這一天會通過歡聚、游戲、吃火雞等活動來表示對上帝的感謝,為培養幼兒感恩心,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心田,我園特組織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1.以節日為契機,將愛的理念貫穿其中,讓幼兒嘗試用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表達愛,學會感恩

2.通過本次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快樂成長的過程,有效促進家園共育工作,搭建家長溝通橋梁!

活動準備:1.家長通知,通過校訊通過和家園共育欄,門口通知的形式讓家長了解感恩節及相關準備工作。

2.各班一塊展板,張貼感恩、感謝等相關照片

3.幼兒學習感恩的心手語操

4.故事“藍絲帶”“蘋果樹”的滲透教育

5.園長致辭

6.感恩節海報

時間

內容

參加人

地點

負責人

督導部門

**.11.23

感恩節特殊接待

英語組

大廳

英語組組長

教研室

8:00-9:00

感恩廣播

大廳

宣傳組長

藝術團

9:00-9:20

活動開幕式

全體

操場

英語組

教研室

9:20-9:50

早操展示

全體

操場

藝術團長

教研室

9:50-10:20

入廁,喝水,加餐

全體

各班

各班教師

保研室

10:20-10:40

做禮物

幼兒家長教師

教室

班級教師

教研室

10:40-11:00

參觀環境

家長

大廳樓道

專業組

教研室

說明:開幕式安排

9:00-9:05――暖場,渲染氣氛

9:05-9:10――開場

9:10-9:13――園長致詞

9:13-9:16――英語組教師表演

9:16-9:20――全體幼兒表演手語操――感恩的心(各班主任帶操)

主持人:英語組組長

全場協調:教研主任

音響師:***

評委:園長,家委會成員

安全工作:保研主任

攝影師:***

備注:幼兒統一服裝:各班主任負責

“半日開放”活動方案

設計人:天空4隊,小隊長:王彩虹(河南金搖籃)

活動時間:**年10月24日地點:天空幼兒園

策劃人:丁丁(天空園辦公室主任)職責:負責本次“本日開放“活動策劃,個部分安排

協助督促人:當當:(天空園教研主任)職責:負責督促、驗收。評價“半日開放“活動中的課程準備實施。

歡歡:(天空園保研主任)職責:負責檢查、督促、驗收、早餐、午餐的準備、實施、跟進。

參入人:各班級主任,配班教師,生教教師

班主任職責:負責本班各項活動有效開展

配班職責:負責協助班主任開展各種活動,并提醒班主任各環節之間的轉換時間,提醒生教老師對餐前地各種準備。

生教職責:負責幼兒的進餐、準備餐前,餐中、餐后所用材料及食品。

活動目的:1、通過“半日開放“,讓家長對幼兒在園表現有深入了解(課程、技能、與人交往、參與意識)

2、促進并推動家園共育有效開展。、

活動過程:第一步:前期準備

A組:辦公室:1、家長邀請函,2、標語、橫幅3活動注意事項4、家長入園活動流程公示(流動版面)5、意外預案(天氣意外、安全意外)6、家長回饋卷

注:以上準備5項內容在10月23日晚上6:00以前完成,交由辦公室主任驗收并把各項內容付于相關負責人,

當當負責:家長邀請函,活動注意事項、家長入園流程公示。

歡歡負責:標語、橫幅、家長回饋問卷、意外預案。

B組:教研室:對24日地課程教案進行檢查,并聽授課教師課

C組:保研室:對24日早餐、加餐、午餐、督促驗收、并交代細節

對24日各班室外活動游戲了解并準備相關器材。

第二步活動實施

半日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

內容

目的

具體負責人

需準備事宜

督促、驗收人

備注

7:30――8:00

入園

1、引導家長入多功能室

2、引導幼兒進入礁石

班主任、配班老師

視頻資料、照片、幼兒作品

保研主任

8:00――8:50

早餐

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培養獨立進餐能力

三位老師

餐具、餐品

保研主任

9:00――9:20

第一節課

認識、了解課程、了解幼兒表現

班主任

教材、教學、輔助用品

教研主任

9:25――9:45

第二節課

了解雙語活動在院內開展、實施、幼兒表現

英語老師

英語活動、英語游戲、英語掛圖

教研主任

9:50:―10:00

加餐

加餐流程展示、入廁流程、六步洗手法

三位老師

音樂、活動器具

保研主任

10:10―11:00

間操室外游戲

幼兒體能目標、訓練結果呈現

三位老師

午餐、進餐音樂、飯菜譜

保研主任

11:30

午餐

進餐流程展示、家長看幼兒的習慣。午餐呈現讓看幼兒園的營養膳食

三位老師

保研主任

第三步:后期延伸

A:辦公室――發放家長問卷

B:教研室――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反思(24日中午1:30收集反思并總結)

C:保研室――匯總下次活動注意事項(在前兩項完成的基礎上,25日中午1:30上交材料)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借助校訊通與家長溝通幾點做法

借助“校訊通”與家長溝通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

摘要:“校訊通”,為學校與家長溝通架設了交流平臺,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架起學校與家長的情感紐帶。。隨著“校訊通”系統的不斷升級,功能的不斷完善,“校訊通”所帶來的家校教育合力將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做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我深深體會到和家長溝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又是最令人頭疼的一個環節。由于年齡上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家訪工作時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尤其在和家長交流時,往往有很多話要講,卻苦于沒有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自從有了“校訊通”,為我與家長的溝通架設了一個高效的平臺,我與到家長增進了解、相互信任,讓家長成為我強有力的后盾,讓家庭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

下面就自己使用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利用校訊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

家長最關心的莫過于他的小孩在校的各方面表現了,包括學習成績、學習狀態、紀律表現、出勤情況、生活情況、與同學關系等方面。班主任掌控著全班學生的各方面信息,及時將學生的在校情況發送給家長,讓家長隨時隨地全面地了解。班主任要抓住這一契機,及時與家長互動,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學生。家長在收到班主任的這些信息時,將會非常感激。不管班主任給家長發送的是小孩好與不好的方面,家長都很歡迎收到,并且愿意協助老師作好工作。這也充分體現了“關愛每一廣泛學生,欣賞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本人經常收到家長反饋回來的信息“謝謝老師的關心,給您添麻煩了。我會教育他的。以后還有什么問題,請及時給我信息。”等短信。

二、利用“校訊通”,發送平安短信。學生安全問題是學校、家長共同關心的頭等大事。安全問題時刻牽動著家長的心。隨著不同的時期,選擇不同的安全信息語發送給家長,讓家長關注,讓家長放心。比如:

雨天時期,給家長提醒:“近期雨天路滑,請家長給小孩買好雨具,避免小孩單手騎車,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流感時期,給家長提醒“受各方面的影響,近期學生流行性感冒的人數增多,為了讓您的小孩能健康快樂地讀書請您留意小孩的健康狀況,及時預防和治療。”

諸如此類,各種安全問題,作為班主任要隨時掌握,及時給家長反饋這些安全信息。本人也正是這樣做的,一年來班級沒有出現過安全事故,家長非常放心。

三、利用校訊通,架起與家長的情感紐帶。每逢節日,不忘給家長們發一條溫馨的短信,如:“月是中秋分外明,祝您天天好心情;皓月當寧灑清輝,美好事兒一堆堆:衷心祝愿您和家人團圓美滿,幸福安康。”、“您好!新春到了,在這歡慶節日里,讓喜氣圍同繞著您,讓快樂追隨著你,祝您與您的家人生活美滿,合家平安!”。這看是一條很平常的祝福語,卻傳遞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對家庭的關注之情,同時家長也會給老師回以同樣溫馨的祝福。如此一來,讓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得到進一步的和諧,為今天順利地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篇3:老師與家長常溝通是教育孩子好辦法

老師與家長常溝通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

與家長常溝通,協作教育小學生對家庭長輩的情感態度的形成。小學生在學校接受了關于應該尊敬熱愛長輩和怎樣尊敬熱愛長輩的教育,更重要的要通過小學生與長輩的共同生活和交往實踐形成尊敬熱愛長輩的態度言行。如果家庭教育不配合、不協作,家長對孩子沒有尊敬熱愛長輩的要求,溺愛、縱寵孩子,小學的教育就將落空。如果家長教育不得法,也不會受到好的效果。因此,取得家庭配合、協作教育,是落實幼兒尊敬熱愛長輩教育不可忽略的一環。教師要通過家長了解小學生在家里的表現,交換意見,溝通教育思想,取得共識,爭取家長的配合和協作。以尊敬熱愛長輩表現不理想的小學生為重點,與家長共同分析孩子的實際表現和特點,分析其情感特點形成的原因。教師要指導家長如果對孩子既嚴格要求,又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家庭環境氣氛。教育孩子要尊敬熱愛長輩,并創設機會,引導孩子去實踐。教師要主動與家長經常聯系,互相溝通孩子尊敬熱愛長輩的表現。教師利用班集體的力量,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鼓勵孩子做得更好。實踐表明,做好了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小學生尊敬熱愛長輩的工作才能有針對性,并落到實處,取得好的效果。

尊敬老人,意味著一種感恩,意味著繼承,更意味著一個人的人格健全。家長、教師必須從小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習慣,教育孩子關愛長輩。當然,我們也應該在孩子的耳邊叮囑他:要尊敬長輩、聽從長輩教導,努力做個爺爺奶奶心目中的好孩子。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讓這種美德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小學生,班集體,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