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班主任教育敘事唐寶寶現形記

小學班主任教育敘事唐寶寶現形記

2024-08-01 閱讀 7937

正在修改教案,唐寶寶慧慧忽然拉著流著鼻血的小展從外面回來。見此情形,嚇得我慌忙丟下手里的工作,沖上前去查看孩子有沒有哪里受傷。

一切整理完畢,我帶著清理干凈的小展回到教室。熱心的家全走過來問“老師,他咋了”,愛管閑事的菲菲自顧自的說了句“他磕住了”,喜歡湊熱鬧的軒軒重復重復著菲菲的話,其他幾個同學趴在桌子上一臉好奇的轉著小腦袋。

我拉著鼻子塞著衛生紙的小展站在講臺前,先問慧慧“慧慧,他怎么了?”慧慧語言表達不清,連比劃帶說的告訴我“他,磕住了”。我又問小展,“你怎么流鼻血了?”,小展自我表達能力較差,指著慧慧一直重復“慧慧,流血了,流血了”。

我查看過小展身上沒有外傷,臉上也沒有摔倒擦傷的痕跡。按照以往的經驗,我覺得孩子們該是因為不會表述,而剛好菲菲說了“磕住”所以在重復菲菲的話。為了驗證我的猜測,我又問了一句“是用手摳鼻子了嗎?”,小展又開始重復“摳鼻子了,摳鼻子了。”我拍拍馮展,扭臉看著在一邊扯著我衣服玩的慧慧,“慧慧,你打他了嗎?”慧慧眼睛瞪得大大的說“沒有”。看來靠問孩子們是問不出來了。

跑去查看監控,兩個孩子在一塊玩,小展是背對著監控的,只見慧慧忽然拿了粉色的什么東西往小展鼻子里塞,再扭過來時,小展已經用手捂著鼻子開始哭了。

從監控室出來,心里已經有了答案。該是慧慧拿了東西往小展鼻子里塞,不小心把他的鼻子弄流血了。看著監控里流血后,慧慧趕忙去幫助小展用手擦,用東西堵的樣子,孩子并不是惡意的。

我來到“案發現場”,果然看到了地上幾片撕碎的粉紅色的剪紙,其中一塊被擰成一條,帶著點點血跡。我想起前幾天班上有學生流鼻血,我幫她清理后拿衛生紙塞住止血,猜想慧慧大概是在模仿我。

撿起幾片剪紙回到教室,唐寶寶慧慧正站在小展的位置上去動他塞在鼻子里的衛生紙。見我回來,一溜煙跑回自己的座位,趴在桌子上偷偷觀察我的表情,在看看我手里。“老師,不流了,小展”,沒等我開口,慧慧先說了話。

我拿著手里的彩紙問“慧慧,這是誰的?”,“我的”。

“上面怎么有血,是誰的?”

“他的”。

“他的血怎么會在你的彩紙上?”

“擦了”

“擦哪了”

“鼻子”

“是不是把它塞到鼻子里,流血了?”

“是”

真相大白,唐寶寶在證據面前承認了自己的“作案事實”。我回到講臺上,從兜里拿出衛生紙,有拿出剪紙,讓大家輪流來摸一摸這兩種紙有什么不同,又分別拿出剪紙和衛生紙在孩子們的胳膊上輕輕的擦動幾下,搓成條的剪紙在劃過孩子們的皮膚是有些疼,皮膚上留下兩天白色的印子。“同學們,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往鼻子里塞,有些東西塞進去是會流血會讓我們受傷的。軟軟的衛生紙可以幫我們止住鼻血,但是剛剛老師拿硬硬的彩紙摩擦我們的皮膚時是不是有些疼?這些東西以后都不能往嘴巴和鼻子里塞,還有石頭,瓜子,樹枝,這些硬硬的東西都不能塞進鼻子,大家記住了嗎”

這件事之后,我也長了個記性。特殊兒童的模仿能力強,但是變通能力又很差,我們在教給他們東西時切忌不能模棱兩可,只讓看到而不去解釋其中的原理,知道一點有時候比不知道還要可怕,教這樣一群孩子,更是要考慮周全啊。

篇2:適時教育更顯成效教學教學案例敘事

適時教育,更顯成效教學教學案例敘事

案例:

教育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過程。我們做教師的在工作中就要注意從感情上與學生接近,尋找共同語言,學生犯了錯誤不能只是訓斥、壓服,而是要因勢利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心平氣和。這樣,激發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愛戴、感激、信任,因而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作為教育工作的我們,對后進生多一份愛,少一份斥責,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收獲。

一次數學課上,班里有幾名男生偷偷地玩航模飛機,這幾名男生平時守紀觀念差,自我意識強,當課結束時,我并沒有指名道姓,而是事后,把這幾名學生找到辦公室,他們很緊張,認為準挨批評,可我避而不談,而是告訴他們,學校舉行小制作、小發明競賽,我打算以你們為骨干,帶領班里的同學一起進行小制作、小發明,他們先是一愣,繼而喜形于色。看到師生間的隔閡消除了,我說:“科技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要有適當時間、場合。比如:在球場穿背心短褲是美的,假如接待客人也作此裝束,還美嗎?小制作、小發明也是如此……當時,這幾名同學馬上承認了錯誤。后來這幾名同學的紀律明顯進步,學習也認真勤奮起來。學生對老師產生愛戴親近感,會對學習,紀律等方面帶來深刻的影響變化。

反思:

與優等生相比,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或不守紀律,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層硬殼,但是這些孩子往往又是機靈、活躍、反映靈敏、動手能力很強的,在美術課的手工制作上會顯露出一定的優勢。由于紀律不好,公眾形象比較差,所以在優勢課上也會經常的犯些錯誤,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們犯錯,教師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以誠相待,切忌當眾批評、挖苦或變相體罰,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轉化工作的難度。

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個善于把握德育機遇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德育工作總是充滿著朝氣與活力,總是富有時代感和預見性,總是事半功倍,成效顯著。對于課堂上發生的類似這樣的事件,教師只要抓住這個偶然的機會,把它作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契機,能充分利用偶發事件,開展教育工作,不僅會促使個別學生的轉變,而且會對其他學生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

我們知道,孩子們最大的特點是凡事愛觀察,好發問,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由于他們的生活閱歷淺,很多事情都處在似懂非懂之中,這就要靠成人去正確引導他們,但若爭取單純的說教,會顯得枯燥無味,是不易被孩子所接受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其他孩子樂于接受的方式,將感情教育滲透進去。因此作為教師要具有熱愛教育、愛護學生、教學嚴謹、活潑開朗等良好品質,這對學生都是美好的熏陶。

孩子是變化發展的,教師的觀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變化發展的。只有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發展,我們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為他們的成長導航把舵。

愛是人類一個美好的永恒主題。人類需要愛,社會需要愛,教育需要愛,孩子需要愛。切莫因學生的某些不足就對他們放棄培養和轉化。我們要正確認識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錫北鎮東房橋小學潘亞君

篇3:教育敘事我教學工作中兩個小故事

我剛剛入職的時候,年輕氣盛,耐性極為缺乏,火氣也比較大,班內一個屢屢搗亂的學生又再課堂上說話,被我逮個正著,氣頭上,我讓他站了出去,而且一站就是一下午。最后,我和他之間起了言語沖突,影響很不好。

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鋒利的棱角已經慢慢圓潤起來,想起最近教學過程中的兩件小事兒,忍俊不禁,寫下來,偶爾回味一下。

有次上課,當時是講卷子,課堂氣氛很好,但是,當我提問一個平時上課比較積極,但是有點兒皮的學生回答問題時,他站起來就用嘻嘻哈哈的語氣和我說:“老師,為啥要我回答啊?!”。我當時挺生氣的,但是,我控制自己,壓下火氣說:“那好,老師換個人回答,你別后悔啊!”然后我就讓他坐下了。學生說那句話的時候,大概是沒想很多的,就是平時自認為的俏皮話說多了,一時沒剎住嘴,說完就知道自己錯了。等到我再講下面的題,再想請同學回答問題時,他的手舉得高高的:“老師,叫我回答吧,我知道錯了,讓我彌補下吧!”當然,我微笑著說:“好的。”

還有一次,講過一道題后,由于題目有一定難度,我讓學生再自己回味一下剛剛講過的題目,我站在講臺上看著他們,我一動不動站著,突然有個學生說:“看,老師睡著了!”接著另外一個學生說:“老師又不是屬驢的,怎么會站著睡覺!”接著班里哄堂大笑。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發脾氣,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倆。很快,班里靜了下來,我說:“題目都訂正好了吧,我們來看下面的題。”而對于剛才的事,只字不提。很快,下課了,我拿起課本走出教室,在后門處,兩個學生攔住了我:“老師,我們錯了,你別生氣。”說著,兩人還鞠了個躬。我忍不住笑了出來:“行了,以后注意啊,要不以后我可不喜歡你倆了。”

寫下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情是燦爛的,我想,每位讀到我的小故事的老師,心情也會燦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