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班主任教育敘事學生式寬容與善良
聽到早讀結(jié)束的鈴聲,我便漠然地從六二班教室走出,再漠然地走向辦公室。站在辦公室的窗前,陽光暖暖地照進來,我的眼睛還是被這溫柔的陽光刺得流下了淚水。洗了把臉,上眼皮好像依舊如昨日腫脹著,眼睛更是有些迷離。“我是來教書育人的,不是天天來看孩子……來生氣的。”想起上周五我在學生面前痛哭流涕時說的這句話,不禁讓我又一次把心靈重重地包裹起來。對,我是來教書育人的,那些沒心沒肺的家伙還是少操他們的心吧。
窗外風和日麗,操場上的學生玩的是各得其所,而我卻還在恍惚徘徊。
門被推開了,一個小人兒的頭探了過來,笑咪咪的小眼睛看著我,說:“老師,我……我想送給你點東西。”
我接過她給的禮物。
“是什么?”我把它從紅色塑料袋里拿出來,“呀!太貴了,我可不能接受。徐榮,可不能把家里的東西隨便拿出來送給老師。”
“不是,這是我爸爸認識的一個賣茶葉的朋友送給他的其中的一塊,我……我也想讓你嘗嘗。”
這是一塊長約10厘米寬約5厘米的普洱茶。
“我還是不能收。”
“老師,你不是在我的日記本上寫了一句‘我們是好朋友’嗎?”
“哦,對,我們是好朋友。那……下次老師也送你禮物。”
徐榮滿心歡喜地走了,卻留下了滿心慚愧的我。
這一學期以來,徐榮退步很厲害,而我只是不問青紅皂白地批評她。只是上一次,看到她不聽我布置作業(yè),反而還拿著米尺玩兒得正興,我就氣不打一出來,還拿了學生的筆記本打了她的頭
篇2:小學班主任教育敘事:我班級我責任
我的班級,我的責任
江西省吉安縣海爾希望小學劉麗萍(天高云淡)
開學第一天,一番緊張而有序的忙碌之后,教室里已是窗明幾凈、煥然一新,連墻上張貼的名人畫像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此刻,我的心情也是燦爛無比。
“新學期,新的開始!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我們?nèi)w同學的共同努力下……”面對著臺下五十四張笑臉,我發(fā)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聽了我的贊賞,學生臉上的笑容綻放得更加燦爛了!
“接下來,我們來輕松輕松,做個游戲吧。”我故作神秘地微笑著對學生說。一聽“游戲”兩個字,學生頓時坐不住了,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一臉疑惑,有的則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我在黑板的正中間用透明膠貼上一張大白紙,接著說:“我想通過這個游戲來認識、了解大家。請同學們上臺來把自己的姓名寫在白紙上。開始!”
一聽我的話,幾個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質(zhì)疑:“如果大家都一齊擁上去寫那不亂糟糟的?”
“沒關(guān)系,你們覺得怎么合適就怎么做。”我不動聲色地回答道,心里卻樂開了花:傻小子,我考驗的就是這個,看看誰是遵守秩序,能為別人著想的孩子。
學生們卻較起真來:“老師,我們還是按順序上去寫吧!”“對!一組一組輪流上臺寫。”呵!好可愛的學生!好聰明、懂事的孩子!可惜這是新接手的班級,我對學生不熟悉,不知道是誰首先提出的建議。他們的提議立刻得到全班學生的支持:“對!按順序?qū)懀牡谝唤M開始!”
游戲有了個良好的開端。我欣慰地點點頭:“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么辦吧。”
于是,靠門口第一組的第一個學生
篇3:小學班主任優(yōu)秀教育敘事教育故事五篇
第42封來信引發(fā)的思考……
山東省無棣縣第二實驗學校王全梅
引子:每一個學困生的背上都有一副沉重的十字架,那是一副無形的鐐銬,讓一顆鮮活的心在它的禁錮下日漸沉淪,讓一個蓬勃的生命在它的重壓下喪失了激情,然而,因為它無形,我們往往以為它不存在。
第42封信,終于來了,盡管它姍姍來遲,但我仍欣喜不已。坐在辦公桌著,端詳著這封企盼中的來信:信封是普通的信封,上面的字也不甚工整,但看得出寫得很用心,最難得的是格式很正確。拆開信封,抽出信箋,一行行字映入眼簾:
“親愛的王老師:
您好嗎?我不知道這封信能不能到您那兒,因為我不太會寫信,這是我第一次寫,有些地方肯定不付(符)合要求……”
讀著讀著,我的眼角禁不住有些濕潤,被孩子的真情感動著,同時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一個月前的周末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讓學生給我寫一封信并通過郵局寄給我。這項作業(yè)一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書信的常規(guī)格式及如何寄信,還有一點是為了與學生溝通溝通思想。
作業(yè)布置下去,一封封來信陸續(xù)送來。一封,兩封,三封……一共41封。怎么?少了一封。我拿出花名冊逐一對照,噢,又是他,那個讓我操碎了心的孩子。從三年級我接手這個班后,他就上了我的“特別關(guān)注”榜,幾乎天天要催他的作業(yè),幾乎每節(jié)課都要幫他把渙散的目光“拽”回課堂。“老師,我的作業(yè)忘家里了,明天我?guī)怼!睅缀踹@句話也成了他敷衍老師的習慣性借口。我向他以前的班主任老師詢問情況,班主任搖搖頭說:“沒治了,他一直這樣‘明日復(fù)明日’地應(yīng)付。”不行,我可不容許自己的學生這樣“混”日子。對,找他父母聯(lián)手幫助孩子。可了解才知道,孩子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父親常年在外奔波,母親在菜市場有個固定攤位,天天起早貪黑根本無暇照管他。他呢?今天跟著這個親戚住一段,明天又跟著那個親戚住一段,就像一個沒有家的流浪兒。唉,看來“外援”是沒希望了,還是靠自己吧。第二天,我把自己的決心與其他兩位任課老師說了,他們很支持,表示與我“并肩作戰(zhàn)”。
真俯下身子,才發(fā)現(xiàn)“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基礎(chǔ)差得讓我目瞪口呆,三年的學習在他頭腦中存留的知識不足20%。“別放棄,把零當起點,螞蟻搬家──慢慢來吧。”多少次面對他的敷衍、抗拒甚至是謊言,我灰心喪氣時,總是用這句話鼓勵自己。我知道,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學,是他對學習喪失了信心;不是孩子不想進步,是目前的學業(yè)對他來說太難了;不是他故意搗蛋氣老師,是巨大的困難和無助令他無從選擇……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鼓勵和緊盯嚴管下,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逐漸好轉(zhuǎn),最起碼從不交作業(yè),到偶爾不交作業(yè)……比如,像這次寫信的作業(yè),便成了“偶爾”中的一次。
怎么辦呢?我答應(yīng)要給每一個孩子寫回信的,他的回信該怎么寫呢?“用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李鎮(zhèn)西老師的這句話倏然閃過腦海,是啊,愛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是“隨風潛入夜”的無形播灑,是“潤物細無聲”的悄然指引。想到這兒,我拿起了筆……
“上一周我收到了同學們的來信,我非常高興,讀你們的信真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啊……”我站在講臺上說這些的時候,他一直低垂著頭。“我的回信也寫好了,現(xiàn)在送給大家……”我依次讀著同學們的名字,當讀到他的名字時,他顯然吃了一驚,不敢相信地望著我。我笑著看著他,輕聲說:“你的,來拿吧。”他猶疑地走過來,低垂著眼簾,從我手中接過信。
今天,他的信終于來了,盡管是一封遲到的來信,但我心足矣。一口氣讀完信,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更多的則是自責。信中的許多話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老師,我是個壞學生,可是沒想到你還那么夸我(我的去信中,舉出了他許多優(yōu)點)……我心里真的覺得學習沒意思,很想跟著媽媽去買(賣)菜,那樣,我就能天天看到她……”
“在學校里,我沒有朋友,在家里也沒有,大人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您說是我的朋友,真的嗎?我有些怕您,但也想見到您。你用手摸我的頭時,我很幸福……但是老師,我也有不喜歡你的地方,比如上課你愛第一個叫我回答,每次我總答不好,真丟人。你每次講完了課總是要走到我身旁,問我聽懂沒聽懂,我感覺很難受,還有你經(jīng)常把我?guī)У睫k公室補課,有那么多老師在那里,我也很難受,根本學不進去……”
句句如針,扎得我心痛。一直覺得自己在為孩子殫精竭慮地處處考慮,卻忽視了孩子心中最渴望的尊嚴,只把他看作一個需要教育的對象,而沒有看到他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把教好他看作是一份責任,而沒有意識到這是對生命的重新塑造。自以為是個愛學生的老師,原來自己的愛是多么盲目、多么膚淺、多么自私啊!審視自己為師以來所教過的那些所謂的“差生”“后進生”“學困生”,重新咀嚼與他們相處的樁樁瑣事,幡然明白,原來每一個學困生的背上都有一副沉重的十字架,那是一副無形的鐐銬,讓一顆鮮活的心在它的禁錮下日漸沉淪,讓一個蓬勃的生命在它的重壓下喪失了激情,然而,因為它無形,我們往往以為它不存在。
“左也是差,右也是差,一旦打上‘差’的烙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永難翻身。在那些人人皆知的‘特別關(guān)心’背后,倒下的是我的自尊。”這是一名讀初二的“差生”在自己博客中寫下的感言。這不僅使我聯(lián)想到李宇春唱的一首名為《差生》的歌,那沉悶的曲子無助的歌詞所飄浮著的灰色期盼。“差生像是走在陌生的街,卻也希望能夠把夢實現(xiàn),害怕眼光反正我不想看見,誰說我就只有昨天?”多么痛心的感慨!多么無助的呼喚!記得有一位名人講過:“每個人都是掌聲中的成功者,嘆息中的失敗者。”讓我們這些為人師者攜起手來吧,多給這些所謂的“差生”“后進生”“學困生”以激勵的掌聲,多給他們干涸的心靈以贊譽的雨露,用無私真誠的愛幫他們從十字架的禁錮和重壓下掙脫出來,讓這些埋在層層傷痂下的生命重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