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總結:晨間談話重要性

總結:晨間談話重要性

2024-08-01 閱讀 8188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淺談晨間談話的重要性

晨間談話還好嗎?

幼兒園一日生活一般分為教學活動、生活活動和游戲活動幾個部分,晨間談話作為一個“另類”,似乎可有可無。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晨間談話被點名、吃加餐或其它臨時性活動取而代之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多個場合,老師們交流的關于幼教專業的話題常常是“今天上了一節好課,開心!”“區域游戲材料準備太繁了!”“有幾個孩子總是不好好午睡,那可咋辦?”…卻從來沒有人感慨“明天的晨間談話談論什么話題呢?”“晨間談話你們是怎么談的?”…晨間談話,就像一片被遺棄的枯葉,根本不值得關注。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有“快樂語言區”、有與幼兒的個別交流…但是如果連幼兒一日生活中固有的“談話”環節尚且被忽略,那還能指望在不固定的其它時間段用心組織幼兒的談話嗎?是什么讓晨間談話一再被推到可有可無的地步,被忽略的晨間談話背后到底隱藏了怎樣的教育觀和價值觀呢?

晨間談話為什么會被忽略?

在一所市級優質幼兒園的“一日作息時間表”和“一周活動計劃表”中,筆者發現“晨間談話”這一環節在表中沒有絲毫呈現,而且教師的備課筆記中也完全沒有晨間談話的預設內容,從“晨間活動”這一環節過后直接就到了上午的集體活動,也許有人會說晨間談話本屬晨間活動項目之一,無須在表中列出。但是,我們都知道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瑣碎繁雜,每天能不折不扣地按計劃完成表中所列的每一項活動已經很不容易,根本無暇顧及表中尚未列出的晨間談話,即便“談”了,也只是在等待加餐之前的“隨便說說”、“打發時間”而已。幼兒園沒有硬性規定,也就沒有檢查監督,這是晨間談話被忽略的原因之一。其次,幼兒園每學期末便制定下一學期的學期教育教學計劃、游戲活動計劃,教師則提前一周按學期計劃制定下一周幼兒活動計劃并備好每天的教案和教學材料,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與每日的晨間談話似乎沒有任何關系。

晨間談話真的可有可無嗎?

《幼兒園發展與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養“注意傾聽的習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要求“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晨間談話作為晨間鍛煉與教學活動的銜接環節,讓孩子們從相對自由、開放的活動環節進入到具有實質性目標任務的相對封閉的集體教學活動,是起到緩沖、過渡的中間環節,是幼兒了解一日活動大致內容的平臺,是“吸引”幼兒“注意傾聽”、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契機,是孩子們之間“傾聽和交談”的重要時段。可見,一個懷有教育責任感的教師要想不折不扣完成每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真正讓教育教學活動發揮其應有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目標,每日的晨間談話絕對不可或缺。

晨間談話談什么?怎么談?

本著“合理安排一日生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的原則,充分實踐《綱要》與《指南》中關于發展幼兒語言的要求,筆者認為晨間談話可以安排以下內容:

1.一日活動的預告

今天在園做什么?怎么做?我們會接觸哪些事物?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會學到哪一方面的新本領?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等等,讓孩子對今天將要進行的各項活動有一個心理預期。這種談話主要由教師講述,可安排在幼兒活動室進行。

2.主題背景下的隨機性談話

學期計劃基本是按主題來劃分教育教學內容,且主題也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此,每一至兩周基本屬于同一主題。如5月12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左右的一周時間的主題為“地震來了,我不怕!”這一周左右的時間里,電視、電腦以及其它媒體報道的內容也大都與地震有關,幼兒從各種渠道能夠大致了解到一些信息。晨間談話就可圍繞某一相關話題進行。如“地震時可以選擇哪些地點避險?”、“地震來了,我們可以怎樣撤離?”、“為什么會地震?”等等。這樣的談話可通過教師講述、師幼交流、討論以及模擬演練等進行。

3.臨時性的隨機談話

這種談話主題可以圍繞社會上或幼兒園里新近發生的與幼兒日常生活、生命安全等相關的事件。如,針對幼童被誘騙拐賣事件、社會不良分子傷害幼兒事件等,晨間談話的主題可以是“怎樣防止被壞人哄騙?”、“遇到壞人怎么辦?”等等,此類談話可由教師創設情境,師幼進行角色對話或分小組表演、討論等形式進行。

4.幼兒感興趣的話題

如圍繞某個幼兒新買的玩具、新近看過的動畫片或自然角里新近開花或結果的植物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不一定都能促進幼兒身心良好發展,有的甚至對幼兒身心發展起到反面作用。如容易使幼兒沉迷的電子游戲、充斥暴力打斗的動畫片等。教師在組織談話的過程中需要加以正確引導。

總之,晨間談話的內容可以針對當日活動內容,可以圍繞一周教育教學主題,還可圍繞與幼兒生命安全、生活常識等相關的事件進行。談話方式可采取教師講述、師幼交流、小組討論、情境表演等方式。為增強活動實用性、趣味性,談話地點還可不拘泥于活動室內部,可隨機選取幼兒園草坪、操場、活動室外走廊等進行。

晨間談話,幼兒園一日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不應可有可無,不是“隨便說說”、不屬“打發時間”之列,它應該是幼兒園班級里有目的、有計劃,有趣、有味的重要活動。

老師,請別忘了每日的晨間談話!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總結:晨間鍛煉快樂運動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總結:晨間鍛煉,快樂運動

人們常會把“一日之計在于晨”這句話掛在嘴邊,正是因為晨間鍛煉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動作協調發展,提高幼兒身體各個機能,它是以“幼兒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能有效地開展晨間鍛煉,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幼兒的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

我們大家都知道晨間戶外鍛煉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大部分幼兒入園的第一項活動,是他們一日生活的開始。那么如何更為有效地開展晨間鍛煉而不是趨于走馬觀花的形式,這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研討的問題。通過日常的教研活動我們知道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學習生活中,必須安排幼兒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而每天幼兒到園后的晨間體育活動就是保障幼兒1小時體育活動的重要環節。所以,晨間鍛煉不容忽視。

我認為目前晨間鍛煉中出現的問題:

1、幼兒的運動量不達標,小部分幼兒漫無目的,四處游蕩。

2、活動器械不豐富,數目品種不多。

3、活動形式不新穎,孩子們玩著玩著就不想再玩了,體育鍛煉流于形式。

4、教師趨于形式的無時效性指導。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的興趣。”

1、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學習方式,是激發幼兒體育活動興趣的最有效途徑。《綱要》中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日常的晨間活動中,都曾出現過這樣的現象:老師們將晨間鍛煉的材料放在一邊,然后隨意將孩子們分成幾組,比如一組投擲,一組走平衡木。剛開始接觸這些材料的時候,或許你會發現孩子還是很感興趣的,可是隨著一次次的重復不變的游戲模式,孩子們開始厭倦了,拿著沙包到處跑,有的甚至用腳在踢,有的沒有在走平衡力,而是把平衡木當成了休息的小椅子,一個個坐著聊起天來。孩子得到鍛煉了嗎?結果一定是否定的。如果換種方式,我們可以設置趣味的游戲情境,比如孩子們不是喜歡玩“植物大戰僵尸”的游戲嗎?我們可以在沙包投擲中設置層層障礙,在最后關卡出示“僵尸怪物”的頭像,引導幼兒瞄準目標進行投擲,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重拾興趣的。因為游戲永遠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另外,在投放體育活動器械時還可以增加其它多樣的輔助材料。孩子們通過與材料的互動,就可以玩出花樣。這樣做不僅實現了一物多玩,還可以不斷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比如在幼兒玩球時可以增加球架,球網、障礙等,激發孩子們玩球的興趣。

2、減少孩子們的等待時間,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活動。

《綱要》中在科學合理地組織幼兒一日活動中指出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在體育活動中,為了保持體育活動的有序,老師們常常會讓幼兒排隊等待,一個幼兒完成全部動作回來后另一名幼兒再去,這樣的話,孩子們的活動時間就被消磨了,所以會出現孩子的等待現象。

那么怎樣減少幼兒等待時間就成了我們思考的話題。我們不妨可以采取有效地運動方式。比如:魚貫式。魚貫式指幼兒在進行2-3項綜合性技能訓練時,要求第二個孩子在第一個孩子玩過第一個項目時就出發,即一個跟著一個活動,又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不僅減少了孩子們的等待,同時保持了活動時的有序。另外,活動時我們可以考慮增加分組。我們可以投放四到五組活動材料,將孩子們分成幾組,這樣活動起來平均每組就只有5~6個幼兒,大大縮短了幼兒活動時等待的時間,可以保證每個孩子足夠的運動量。

3、主配班有效配合,重點指導。

每天的晨間鍛煉,我們都會設置一個重點指導的活動項目,那這就需要主配班老師的有效配合。主班老師重點負責當日重點指導項目而配班老師指導其它次活動項目。當重點區的孩子都已完成任務后,就可以互換小組成員,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

4、陰雨天,晨間鍛煉馬虎不得。

天有不測風云,總有那么幾天會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我們在這樣的天氣,依然要保質保量地開展晨間鍛煉。比如教室、走廊等。在進行室內晨間鍛煉時,選材上,教師要給幼兒提供適宜、安全的玩具和材料。三月份,有幸參加了上海的一個體育運動游戲的研究會議,我深受啟發。老師們開啟智慧,在陰雨天也能玩出新花樣。一張美工的海棉紙竟然可以鍛煉孩子的上下肢,讓孩子們利用身體的各部分移動海綿紙到對面的同伴處。指導上,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運動量組織全面、科學、有趣的活動內容并且有效地指導活動過程。

5、晨間鍛煉中形成的自我收歸能力。

良好的習慣需要從小養成。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為了貪圖省事,代替了孩子們的“手”,幫助替代他們收歸器械,而殊不知孩子們最好的鍛煉機會就在無形之中被抹殺了。我認為在開展晨間體育鍛煉時,教師應當有意培養幼兒收拾整理好習慣。比如活動開始前,讓孩子們有秩序地排好隊,而不是互相推擠;活動期間,如果萬一不小心碰倒了器材后自己馬上將它擺好,不要影響到下一個幼兒的正常活動;活動結束后,幼兒必須將自己拿到的活動材料放回到原處等等。

6、活動應該由易到難。

為了保持孩子活動的興趣,體育活動力求下一次活動比前一次活動更具挑戰性。讓一部分孩子主動接受挑戰,通過努力才能達到成功。如在組織孩子玩“平衡闖關”的游戲中,第一次我先請孩子們進行障礙匍匐練習。我在上面加了線網,讓孩子們背持沙包前進,增加了第一個難度,前進時不能碰到網上的小鈴鐺。第二關,我要求孩子們背持沙包在平衡木上連貫行走,增加了第二個難度,最后一關,我將無間斷的平衡木換成了中間有間隙的輪胎,讓孩子們嘗試踩輪胎邊緣行走并保持沙包不落地,增加了第三個難度。

在幼兒園各項教學活動中,晨間鍛煉活動有著它獨特之處,它不僅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幼兒而且還使幼兒在其中得到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晨間鍛煉活動,合理開展豐富的晨間鍛煉活動,讓每一位幼兒得到更深的發展。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3:總結:晨間談話重要性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淺談晨間談話的重要性

晨間談話還好嗎?

幼兒園一日生活一般分為教學活動、生活活動和游戲活動幾個部分,晨間談話作為一個“另類”,似乎可有可無。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晨間談話被點名、吃加餐或其它臨時性活動取而代之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多個場合,老師們交流的關于幼教專業的話題常常是“今天上了一節好課,開心!”“區域游戲材料準備太繁了!”“有幾個孩子總是不好好午睡,那可咋辦?”…卻從來沒有人感慨“明天的晨間談話談論什么話題呢?”“晨間談話你們是怎么談的?”…晨間談話,就像一片被遺棄的枯葉,根本不值得關注。也許有人會說,我們有“快樂語言區”、有與幼兒的個別交流…但是如果連幼兒一日生活中固有的“談話”環節尚且被忽略,那還能指望在不固定的其它時間段用心組織幼兒的談話嗎?是什么讓晨間談話一再被推到可有可無的地步,被忽略的晨間談話背后到底隱藏了怎樣的教育觀和價值觀呢?

晨間談話為什么會被忽略?

在一所市級優質幼兒園的“一日作息時間表”和“一周活動計劃表”中,筆者發現“晨間談話”這一環節在表中沒有絲毫呈現,而且教師的備課筆記中也完全沒有晨間談話的預設內容,從“晨間活動”這一環節過后直接就到了上午的集體活動,也許有人會說晨間談話本屬晨間活動項目之一,無須在表中列出。但是,我們都知道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瑣碎繁雜,每天能不折不扣地按計劃完成表中所列的每一項活動已經很不容易,根本無暇顧及表中尚未列出的晨間談話,即便“談”了,也只是在等待加餐之前的“隨便說說”、“打發時間”而已。幼兒園沒有硬性規定,也就沒有檢查監督,這是晨間談話被忽略的原因之一。其次,幼兒園每學期末便制定下一學期的學期教育教學計劃、游戲活動計劃,教師則提前一周按學期計劃制定下一周幼兒活動計劃并備好每天的教案和教學材料,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與每日的晨間談話似乎沒有任何關系。

晨間談話真的可有可無嗎?

《幼兒園發展與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養“注意傾聽的習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要求“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晨間談話作為晨間鍛煉與教學活動的銜接環節,讓孩子們從相對自由、開放的活動環節進入到具有實質性目標任務的相對封閉的集體教學活動,是起到緩沖、過渡的中間環節,是幼兒了解一日活動大致內容的平臺,是“吸引”幼兒“注意傾聽”、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契機,是孩子們之間“傾聽和交談”的重要時段。可見,一個懷有教育責任感的教師要想不折不扣完成每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真正讓教育教學活動發揮其應有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目標,每日的晨間談話絕對不可或缺。

晨間談話談什么?怎么談?

本著“合理安排一日生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的原則,充分實踐《綱要》與《指南》中關于發展幼兒語言的要求,筆者認為晨間談話可以安排以下內容:

1.一日活動的預告

今天在園做什么?怎么做?我們會接觸哪些事物?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會學到哪一方面的新本領?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等等,讓孩子對今天將要進行的各項活動有一個心理預期。這種談話主要由教師講述,可安排在幼兒活動室進行。

2.主題背景下的隨機性談話

學期計劃基本是按主題來劃分教育教學內容,且主題也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此,每一至兩周基本屬于同一主題。如5月12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左右的一周時間的主題為“地震來了,我不怕!”這一周左右的時間里,電視、電腦以及其它媒體報道的內容也大都與地震有關,幼兒從各種渠道能夠大致了解到一些信息。晨間談話就可圍繞某一相關話題進行。如“地震時可以選擇哪些地點避險?”、“地震來了,我們可以怎樣撤離?”、“為什么會地震?”等等。這樣的談話可通過教師講述、師幼交流、討論以及模擬演練等進行。

3.臨時性的隨機談話

這種談話主題可以圍繞社會上或幼兒園里新近發生的與幼兒日常生活、生命安全等相關的事件。如,針對幼童被誘騙拐賣事件、社會不良分子傷害幼兒事件等,晨間談話的主題可以是“怎樣防止被壞人哄騙?”、“遇到壞人怎么辦?”等等,此類談話可由教師創設情境,師幼進行角色對話或分小組表演、討論等形式進行。

4.幼兒感興趣的話題

如圍繞某個幼兒新買的玩具、新近看過的動畫片或自然角里新近開花或結果的植物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不一定都能促進幼兒身心良好發展,有的甚至對幼兒身心發展起到反面作用。如容易使幼兒沉迷的電子游戲、充斥暴力打斗的動畫片等。教師在組織談話的過程中需要加以正確引導。

總之,晨間談話的內容可以針對當日活動內容,可以圍繞一周教育教學主題,還可圍繞與幼兒生命安全、生活常識等相關的事件進行。談話方式可采取教師講述、師幼交流、小組討論、情境表演等方式。為增強活動實用性、趣味性,談話地點還可不拘泥于活動室內部,可隨機選取幼兒園草坪、操場、活動室外走廊等進行。

晨間談話,幼兒園一日活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不應可有可無,不是“隨便說說”、不屬“打發時間”之列,它應該是幼兒園班級里有目的、有計劃,有趣、有味的重要活動。

老師,請別忘了每日的晨間談話!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