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英語教學心得: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

英語教學心得: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

2024-08-01 閱讀 5094

英語教學心得: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

“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學本族語如此,學習英語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學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這樣的好效果,趣味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好方法。

受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主動,提高效率。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鳥”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到學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們應適當地把教室變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內驅力自然逐步增強。

二、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至“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

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Warmingup)。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開展如“Letmeguess.”或“Followme.”等有趣的復習知識型的游戲,活躍課前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耙匀藶楸尽钡睦砟钤诮逃缭絹碓缴钊肴诵摹T诮逃^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么權威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1)合作的師生關系合作要求教師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傷害兒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兒童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恐懼,也容易扼殺兒童學習的興趣。合作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過去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薄拔保褪恰笆箖和瘶酚趯W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兒童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中來?!?/p>

(2)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尤為如此。愛是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

(3)互動的師生關系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歷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由一定的觀念(諸如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等)支配其教學行為,對學生施加影響。而學生也會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師的影響,并在行動上做出反應。學生的反應又進一步強化或者修正教師原有的教育觀念與行為。所以,師生互動構成了教學活動中的正反饋機制。通過反饋可以加強正效應,也可以加劇負效應。例如:“教師教學有熱情、有方法→學生學習主動、學習成績提高→教師更受鼓舞與鞭策、教學上更加精益求精?!边@就是師生互動的正效應。

(4)融洽的師生關系朱小蔓曾說:“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苯逃浅錆M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甚至與學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篇2: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心得

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心得

中原鎮中心學校潘少媛

摘要:網絡信息技術已是英語教學的必備條件,它亦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對未來教育做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絡?!币虼?,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我們英語教師要積極學習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其優勢,讓網絡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綻放異彩。下面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心得。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

21世紀是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其發展,使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更得錦上添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在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確指出:這次小學英語的開設,一個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別是要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來。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對未來教育做了如此論述:“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絡?!庇纱丝梢?,網絡不僅走進了千家萬戶,它同時也使我們的教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心得: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興趣第一。英語諺語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Youcanleadthehorsetotheriver,butyoucannotmakeitdrink.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要”學、“樂”學。傳統的課堂是“黑板+粉筆”,這種教學模式,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顯得較枯燥、乏味、抽象,小學生的認知還只停留在直觀形象的水平,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難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因此課堂氣氛往往比較沉悶。自從我校引進電子白板教學設備后,我在教學時,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根據教學內容呈現教學情景,使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具體,使teachingprocess變得有趣、生動,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四年級上冊“Module6Unit1CanIhavesomesweets?”時,我就充分利用電子白板來輔助教學。在“reviewwords”環節中,我利用PPT中的自定義動畫制作的geussinggame的方式呈現舊知,使原本乏味、無趣的復習變得生動起來。動態畫面讓學生既能看,又能聽,并且形式多樣,不僅達到對舊知的復習以及鞏固,而且很自然地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起來,進入新課的學習那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Presentation”環節,我利用Flash制作了一個小孩y一邊兩眼放光的看著一堆糖果一邊問:“CanIhavesomesweets?”學生們在觀看Flash中那小孩可愛的模樣的同時,本課的重點句型CanIhavesomesweets?也隨之引出,重點、難點輕松突破。整堂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使早前“要我學”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變為“我要學,我愛學”的新型課堂教學形態。

二、創設真實情境,培養學生能力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著一切。課堂上,老師讓學生讀,學生就讀;讓學生寫,學生就寫。實際上,學生只是在機械地學習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換句話說,學生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這種“聽課”方式收效甚微,學生并沒有從中得到機會來展現自我。而自從我校引進電子白板后,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這一“教師好助手”,我充分利用TPR模式,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并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能力,而且還掌握了方法,真正達到了“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目的。

例如:在教完外研版四年級上冊“Module6Unit1CanIhavesomesweets?”后,我給學生們布置了學習任務。我利用豪杰解霸軟件,將本課內容編輯成六個場景,以動畫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同時,我要求學生根據我所給的動畫場景,扮演動畫中的人物,并給人物配音。這樣,原本呆板的教材,立馬活靈活現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深深地感到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踴躍參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演模仿能力,繪聲繪色的給動畫中的人物配音,他們的表現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嘆服網絡信息技術的魔力,更為自己是新時代的老師能夠享受這優質的教學資源而感到慶幸。

三、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成效

篇3:小學英語教學心得:課堂管理

小學英語教學心得:課堂管理

英語課堂管理是指英語教師通過協調英語課堂內師生間、學生間的關系而有效地完成預定的英語教學目標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紀律起著保障作用,如果沒有紀律,英語課堂教學就無法順利進行。而小學英語教學要求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課堂氣氛要求輕松活潑,于是課堂紀律就成為許多英語教師所擔憂的一大問題。

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我發現要搞好課堂管理,教師必須首先正確認識課堂紀律。什么是和諧的、有利于促進教學的課堂紀律呢?我認為,英語課堂紀律指的是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在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行為施加適當的外部控制,從而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通俗地說也就是:對學生不控制不行,控制得太死也不行。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由于英語課堂教學要求給學生以更多的“說話”機會,再加上小學生的好奇與好動,有些教師往往由于缺乏經驗或是心理素質方面的原因,在課堂上常常失去控制力,使一些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也有些教師對課堂紀律過分擔心,總害怕學生會趁機故意搗亂,影響正常的教學,于是就矯枉過正,采取高壓政策,利用生硬的措施來控制學生,如果這樣,把教學的主體-學生當成了一種威脅教學的力量,那么要想真正地維持好課堂紀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相信自己的學生,給學生一定的自由(但決不是放任自流),學生才會和你配合好課堂教學,使師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愉快地教與學,這才是和諧健康的、有利于促進教學的課堂紀律。

那么,該如何進行英語課堂管理、建立起這種和諧健康的課堂秩序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正確處理好英語課堂上的人際關系,包括師生關系和學生間的關系。

要處理好師生關系,首先教師本身必須正確定位,也就是說教師本人必須正確了解自己在英語課堂上所起的作用。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首先應該是一位傳授者、組織者和控制者,但我們更應該看到,教師還應是一位交際合作者,有時甚至要充當“觀眾”的角色,這一點是許多英語教師容易忽略的。如:在有些英語課堂上,師生間是上下級關系,教師高高在上,學生處于從屬地位,課堂氣氛緊張而缺乏活力。這些教師因為害怕影響課堂秩序,根本不給學生練習、表演的機會,只是重復一些枯燥的講解、朗讀或是讓學生機械背誦,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全方位地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而且學生產生厭煩抵觸情緒,在一味實行“高壓政策”的教師監督下必然難以調動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無法達到預定的效果。也有些英語教師雖然表面上給學生時間“practiceinpairs”或“actoutthedialogue”,但卻從不參與學生的活動,在學生的對話表演中既不扮演積極的交際合作者,也不是一名熱心的觀眾,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位嚴肅的“監督者”。試想,學生在一位板著臉孔的先生監督下,又怎能輕松自然地進行對話或表演呢?他們只能是羞于開口或簡單地朗讀、背誦一番罷了!所以我們說,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經常和學生進行用語交際,特別是保持和學生平等的身份參與,不要高高在上,這樣才有利于學生解除思想顧慮,在友好的氣氛中提高英語交際水平。如:在我們的英語教材中有不少父(母)與子女的對話,要求學生表演時,學生之間往往羞于稱呼“dad”或“mom”,這時假如教師在課堂上“身先士卒”,和學生配合表演并勇于喊“dad”或“mom”,這必然對學生起著一種無形的鼓勵作用,把課堂氣氛推到高潮,下面的學生表演必能輕松自如,事半功倍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正確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合作關系,教師認真傳授并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學生積極思考并努力配合教師的教學。這種合作關系可促進英語課堂管理,并使課堂氣氛和諧友好。

另外,教師如何幫助學生處理好同學間的關系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學生之間主動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課堂及課外口語練習中互相糾正錯誤,共同進步并形成了積極的競爭,這樣的同學關系是有助于外語學習和良好的課堂管理秩序的形成的,也是我們教師應積極提倡、鼓勵與引導的。而有些教師卻不注意培養這種關系,如: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害怕影響課堂紀律,他們不愿組織學生“practiceinpairs”,認為這樣會使教室里亂哄哄的。其實,只要適當控制,這種兩三人一組的輕聲對話遠比學生齊聲朗讀所發出的聲音小得多,而且在這種練習中學生間能互相發現并糾正錯誤,遠比齊聲朗讀中的“濫竽充數”效果要好。

當然,學生中也有一些消極的關系。如“課堂上的共同違紀、作業中的互相抄襲、競爭中的互相排斥,這些都不利于英語課堂管理,是教師應及時發現并予以摒棄的。

二、及時制止英語課堂上的不良行為。

我們所說的課堂不良行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較中性的,既不促進課堂教學,也不防礙課堂秩序。如:有些同學在英語課堂上打開課本,眼看課文,但思想上在開小差,或眼看老師、黑板,心卻跑到課堂外面,但從不在課堂上搗亂;而另一種則是消極的、惡劣的,如戲弄同學、嘲諷老師、吵鬧等明顯影響教學正常進行的行為。這時,教師切不可大動肝火,停課公開訓斥,這樣有時會促使矛盾激化,使學生產生更嚴重的逆反心理。那么,該采取那些靈活的措施呢?

1、突然發問,當英語教師發現有學生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或和同學講話時,

突然問他(她)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是老師剛剛講過,有一定難度但只要注意聽就能答上來的),這可引起搗亂學生的重視,提醒他(她)停止不良行為、集中注意力,但當此學生回答不出時,萬不可諷刺挖苦,否則會起負作用。

2、停止講課。若教師發現有學生違反紀律,可立即停課片刻,注視著那位

學生,這可引起違紀學生的重視,但時間不可過長,否則會引起學生反感,也影響全班學生的學習。

3、適當的懲罰。首先必須提出的是,英語教師應以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學生

的不良行為,不要總以為學生違反紀律是跟自己過不去,要盡量從輕處理學生在課堂上的不端行為,給學生改正的機會。懲罰一定盡量少用,只有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而且懲罰一定要適中,不可過火。不要動不動就訓斥學生、趕出教室或要求見家長等,這樣會大傷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他破罐破摔或與英語教師走向對立面。特別要提出的是不可體罰學生,那樣會使學生憎恨自己的老師,并采取反抗態度。

4、調整座位。把英語課堂上經常違紀的學生和好的學生調到一桌,或把他

從后排調到前排,這樣便于教師控制。

5、課后處理。有時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一直搗亂,英語教師采取相應措施仍

無效時,可在不打斷講課的情況下暫時不管他,待課后再處理,切不可在課堂上花大量時間對付個別學生。

6、個別談話。無論英語教師在課堂撒謊能夠采取何種措施處理違紀學生,

課后一定要與其進行個別談話,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違紀原因及危害性,并告訴學生該如何糾正。

三、“防患于未然”。

成功的英語課堂管理,關鍵不在于學生違紀后教師的處理,而在于教師“防患于未然”,避免違紀行為發生或重犯的能力。這種能力表現為以下幾點:

1、嚴格的課堂行為規范,先讓學生明白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但這規范

要簡單實用,不可太繁瑣苛刻,令學生感到厭煩。

2、執行紀律要嚴格。對違紀學生一定要嚴肅處理,不可縱容。特別是對所

有學生要一視同仁,執行紀律要公正,以免引起其他學生的不滿。

3、備好課。有時課堂秩序不好可能是由于教師本人沒有備好課引起的。這

里講的備課,指的不僅僅是備教材,還包括備學生。只有一個準備充分的英語教師才能根據學生的反映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活動,重新吸引學生注意力,不會因學生不滿自己的教學而引起課堂騷動。

4、隨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位好的英語教師應擅長于隨時吸引學生的注

意力,避免其注意力轉移而引起課堂管理不當。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應首先注意自己的聲音力度。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聲音太小,學生們聽不清楚時,注意力就開始轉移到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去了。另外,隨時提問也不失為好方法。當學生知道老師隨時有可能對他提問時,他就無意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所講的問題上。因此教師應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吸引其注意力。

5、注意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英國的教育學家埃克斯利認為,呆板的教師不

是好老師,盡管他擁有夠糊一間房子的證書也是白搭,好教師以他的熱情、活潑......使其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有時英語課堂紀律混亂完全是由于英語教師講課死板、照本宣科而引起的。所以英語教師應盡力使英語課生動有趣,使教法多樣化,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也有利于課堂管理。

綜上所述,要想真正地搞好小學英語課堂管理,英語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維持表面上的“課堂紀律”,更重要的是要從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及實際出發,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使紀律與自由相結合,采用多種教法,使小學英語課堂成為一個既生動活潑又和諧有序,且有利于培養小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各種技能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