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歷史學案教學心得反思

歷史學案教學心得反思

2024-08-01 閱讀 6561

歷史學案教學心得反思

教學的宗旨是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從中汲取知識,達到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學案教學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只能進行幫助和指導,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可以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揮,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中,存在學生沒有興趣,按以往傳統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完全沒有主動性,但在學案教學中,教師發揮的是引導作用,主要是靠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充分利用學案,把課堂的教學重點通過自學方式、討論方式來解決課文中的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學案在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確實有突出之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1.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案教學注重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由以前教師為主變為以學生為主,通過教師發的學案,讓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教師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問題的點撥和引導方面。比如在導入新課時,運用小故事、圖片、視頻等方法提出本課所學的重、難點,由學生自己探討和交流,通過制作精美的圖片,讓學生覺得耳目一新,效果就比教師直接引入要好得多。

2.在教學中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結合情感教育。

比如,在講到祖國統一時,先出示教學目標,并用于右任的詩詞朗誦導入新課,用詩人優美的詩句引入問題,在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加強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學案教學比較開放,不拘形式,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問題的認識,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創新精神不斷加強,對課程內容認識不斷加深。比如在講述《荊軻刺秦王》時,學生就對當時使用的青銅劍有興趣,進而展開了一場有關古代兵器的討論。通過學生查閱資料,認真思考,對一些問題能夠有自己的見解,不拘泥于教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但在教學期間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能力不強。現在網絡的流行,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課本知識的能力欠缺,學生往往關注視覺上的動感,忽視文章中的主題思想。所以,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授之以漁”才是教師想達到的根本目的。

2.在學案教學中,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設計學案的問題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文,如,在講述《經濟大危機》時,引導學生思考“一戰”后資本主義國家召開哪些會議,有何影響,學生回答后,教師再讓學生歸納總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總之,當今作為一名教師,真是“任重而道遠”,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研究,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制度大全整理-

篇2:中學歷史新課程改革教學心得體會

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鋪頭中學

20**年10月14日,我和澤州縣其他學校的初中歷史老師一行10人,在澤州三中參加歷史新教材培訓。整個培訓過程組織嚴謹,井然有序。縣教育局的常衛慶老師全程參與,還不時與老師們進行熱烈的探討。一整天的培訓雖然辛苦卻卓有成效。通過這一天的培訓,我個人感覺真是受益匪淺,收獲良多。真心感謝上級給我們創造這次機會。尤其是觀看了北京的中學歷史老師講的示范課,真的是讓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通過這次培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體會。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在教學課堂上我感受到新教材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知識的過程。華師大版的新版歷史教學書是在原來教學書的基礎上經過重新修正編訂的。從外觀上看,課本面積變小了,但內部的知識點并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充分利用歷史資料、插圖、知識拓展等形式大大豐富了原有課本的知識容量。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教師應由傳統教學中的主角地位轉向課堂師生交往的平等位置,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二、經過觀看北京的歷史老師的示范課,我深深認識到,面對新教材,要根據教育目標的調整,教學要求的不同,教學內容安排的不同,上課之前一定要深入鉆研,精心備課。備課要求做到,第一,備觀念。反復研讀新教材,領悟新教材的實質,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師生觀、價值觀。注重學生發展,突出學科探究,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況。用新理念去指揮和改造自己的教學。第二,備目標。課標是教學指南。具體的每一課都要求教師根據課標,教師用書,結合學生實際,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增大了,教師備課的要求更高了,壓力更大了。第三,備教材。新教材的編排變化雖不大,但如何處理,采取何種教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是擺在老師面前的新課題。第四,備活動。教師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改變,由“傳授型”向“導向型”的轉換,以前課堂上的情況是:45分鐘老師一個人講完,滔滔不絕、一氣呵成,還生怕學生沒聽夠,生怕知識點沒講透,生怕考點沒講到。學生則一個個無精打采,小話不斷,呵欠連天。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老師的角色更多的象一個導演,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組織、引導、示范和協調的作用。我們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會他們如何學習。將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和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讓他們改變“學歷史只要背就行”的觀念。此外變結論式教學為過程教學,寓“學法指導”于教學過程之中。歷史課本中有許多現成的結論,如“……的歷史意義”“對……的評價”等,學生有的并不贊同,有的不明所然。這就要求教師將得出結論的過程、自己的思維過程盡量的暴露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分析、討論中來,引導他們主動發現和探究知識。

四、培養學生的最終目標――培養終身學習,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歷史。歷史自身的特點告訴我們,學史為了鑒今。如何完成這一功能呢?這就要求教師調整好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角色,即一個“推波助瀾者”,而真正“洶涌澎湃”的主角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作好兩個工作:即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吊起學生的胃口,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然后鼓勵學生自主發言;二是要“推波助瀾”,即學生開始思考問題后,老師千萬不要馬上向學生奉送所謂的真理,而是要引導,鼓勵學生充分而積極的思考、自如表達,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的不同見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使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過程,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我體會到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終身學習,加強交流。面對新教材,教師之間的交流和研究更是不可少。要堅持進行集體備課,讓思想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此外,要繼續做好課下的鞏固和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歷史知識,使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能力都能取得更大進步。

再次感謝澤州縣教育局這次精心組織的新教材培訓,希望這種高質量的培訓能夠實用化,也更常態化!

篇3: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基本應用程序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在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基本應用程序

1、導入、板書、示標。(3分鐘以內)

【目的】

讓學生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要求。

【步驟】

(1)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2)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注意事項】

(1)指定目標要準確,例如,這節課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認識什么,會運用什么知識解決那些問題等。

(2)交代目標時,語速要慢,讓學生理解并能記住學習要求。

2、學生自學前的指導。(1分鐘左右)

【目的】

讓學生知道在多長時間內,自學什么,怎么自學,必須達到什么要求,屆時怎樣檢測自學效果等。

【步驟】

(1)布置自學任務;

(2)指導自學的方法;

(3)明確自學的要求

【注意事項】

(1)明確自學內容。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有的教材內容單一,安排一次自學。有的教材內容多,可視情況分幾次中學。每一次自學前都要交代清楚從哪里學到哪里。

(2)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例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與同桌討論,邊解決疑難。

(3)明確的提出自學要求。即用多長時間,達到什么要求,屆時如何檢測等。

3、先學。(10分鐘左右)

【目的】

(1)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自己卻閱讀、思考,自己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對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動眼、動口、動腦,品嘗獲得知道的愉悅,使學生成為學生的主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口答、筆答、板演等形式,檢查敘述自學的效果,充分暴露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歸類整理,確定教的內容、方式。

【步驟】

(1)學生自學

(2)完成檢測性練習

【注意事項】

(1)學生自學時,教師督察一定要認真,千萬不能走過場。有的學生可能沒有自學習慣,或不善于自學,或自覺性不高,但教師不能放任。對自學認真的學生要給予表揚。這樣,被表揚的會更認真,其他同學也會變的認真起來,自學的質量和效率就能不斷提高。

(2)學生自學時,教師應到學生中去,做過細的調查,調查的重點是中差生,了解他們自學中的困難,把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抓到手,并整理歸類,個別問題隨時個別解決,典型問題在后教中再重點講評。

4、后教。(10分鐘左右)

【目的】

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難、補充、更正,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條理化,為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準備。

【步驟】

(1)交流,中上生評判、更正。

(2)教師點撥、補充、更正、歸納。

【注意事項】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組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師不能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并適當的滲透思想教育。

5、堂完成課堂作業。(6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