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開課心得與體會:名詞性從句復習備課與磨課
市里開課心得與體會:名詞性從句復習備課與磨課
有機會上市里的公開課,一定要認真對待,由于白天學校工作繁忙,我的備課主要在晚上進行,下面是名詞性從句這節課成型的過程,幾個晚上的辛苦付出之后,得到了同行的認可,這是對自己最大的鼓勵與鞭策。
第一天晚上
決定要上名詞性從句的復習后,我最早開始考慮的是應該復習名詞性從句的哪些考點,連接詞、時態、語序、語氣是我最早考慮的四個點,打算四個點都涉及,重點講連接詞和語氣。初定下來后,就開始考慮用什么話題,作為高三的語法復習課,輕松、具有時代氣息的話題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思來想去,決定用微博這一話題把整節課串起來,于是上網查了很多微博的消息,特別是上英語網站,了解很多關于微博的話題,下載圖片、文章,不知不覺已經很遲了。
第二天晚上
資料收集好后,開始正式坐下來備課,理出了一條思路:學生下課做一個關于微博的調查,里面設計諸如你是男性、女性?你知道微博嗎?你有微博嗎?你每天花多少時間上微博?你覺得通過微博你最想了解什么信息?微博有什么好處等等共8個問題。用我的調查表的前5個問題設計5句話,里面含有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以此來提出需要復習的語法。用我的調查表的后3個問題編一篇文章,設置名詞性從句的6個錯誤讓學生改錯,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名詞性從句的主要考點,這里我設置了連接詞錯誤、名詞性從句的主謂一致、主從復合句的時態、語氣、it的用法,語序一共6個錯誤,想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錯誤。主謂一致、語序問題、語氣問題、it用法四個問題各設計一張幻燈片,簡單講解,用姚晨的微博內容設計連接詞的用法,重點講解,最后用我自己的微博讓學生句子翻譯,最后讓學生自己寫微博,話題隨意,用上一句名詞性從句。這是第二天的備課......
第三天晚上
晚上和同學中的高手交流了一下,同學說做的很好,很不錯。于是有信心決定給吳志榮老師看一看。吳老師的回復:思路清晰,話題具有時代氣息,但是重點不突出,難點沒有突破。Oh,mygod!重點不突出,難點沒有突破,那說明很多東西需要推倒重來。這時候覺得,要做好一件事情,好難。非常感謝吳志榮老師的指導,我熬到2點,終于重新來過。。。這次,備課的重點主要落在連接詞上,主要關注what/that;whether/if;what/whateverwho/whoeverwhatever等同類詞與nomatterwhat等同類詞的區別,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并設計了很多學生活動,包括選詞填空、完成句子、替換、討論判斷、觀察探索命題特點等。
第四天晚上
讓人尊敬的吳老師打來電話,說鄭老師要求語法的講解要以文本、語篇為基礎。啊喔!我文本、語篇肯定關注的不夠。怎么建構語篇?如何從語篇中來,到語篇中去?腦袋想破以后,做了以下改變:把姚晨的微博內容編成一個篇章,設計連接詞的選詞填空,把我的微博從句子翻譯改成在篇章中翻譯其中的5個句子,翻譯好后讓學生朗讀。學生寫微博這塊,給出一個新聞(篇章),讓學生根據新聞寫微博,用上名詞性從句。
第五天晚上
下午在平陽中學的附屬中學11中上了課,名師工作室的同學給我評了課,非常認真、細致,大家一致的意見是覺得不錯,大的框架可以,需要小細節的精細。另外,吳老師指出,重點已經把握的很好,但難點還沒有突破。所以回來后,我又有事情做了......
第六天晚上
what/that,who/whoever,whatever/nomatterwhat這些難點如何突破?思考,解決,睡覺......
六個晚上備了一堂課,所有的感受歸為一點,做個老師難,做個好的老師很難,做個好的英語老師難上加難。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但是,上課后,鄭老師對我的表揚,讓我有信心下次做的更好......我相信,Nopains,nogains。
篇2:教學心得隨堂課與公開課
如果問問我的同行們:你更喜歡上公開課還是隨堂課?我想大部分人會更喜歡上隨堂課。原因?幾乎每個人都會說自己不喜歡被聽課。
這便是問題的關鍵。
隨堂課,妙就妙在這個“隨”字上。因為沒有其他的成年人來聽你上課,只有你和一群未成年的學生,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總之,上隨堂課會讓執教者心中沒有任何負擔。
而公開課則恰恰相反,會有很多同行、領導、專家坐在后面聽你怎樣上課,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會擔心講的不好受批評,會擔心有學生搗亂不能批評……總之,太多太多的擔心讓執教者面對公開課壓力巨大。如果是比賽型的公開課,那壓力就更大了,幾乎每一位賽過課的老師都知道那種被扒了幾層皮的感覺。
我作為一名講過多次公開課并且賽過課的老師,在此披露自己真實的心路歷程:
最初,我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害怕被別人聽課,尤其是領導聽課;
漸漸地,我發現領導聽完課并不批評而是提出很多實際的建議,自己的課堂也因此受益,于是我心里開始不再抗拒被領導聽課;
后來,我多次有機會磨課、賽課,經歷了幾年的磨煉,自己的課已經被全區乃至全國的不少同行們現場觀摩過,尤其是輔導我講課的領導和教研員,他們聽我課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而我在這幾年中也逐漸練就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超好心態,不管你是誰坐在后面聽我講課,我都視你如空氣,因為在課堂上我的眼中只有學生。
再后來,我不再賽課了。但我的身邊卻有很多慕名而來要聽我課的年輕人,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會先問他們:“你要聽我的隨堂課還是公開課?如果是公開課我這里有錄像你拷回去在電腦上就可以看,如果是隨堂課歡迎你進班聽。”
由此一句話,我不得不承認在我心中,隨堂課與公開課是有區別的。
是的,在我的隨堂課上,我要面對約等于80人的大班額,沒有實物展臺,還有一些特殊學生隨時制造的意外。這樣算來,一節40分鐘的課能高效利用30分鐘就已經很好了。
而公開課呢,一般我們都會挑選不超過60人的表現較好的學生來上課(有些老師為了課堂效果甚至把好幾個班的優等生湊起來),現場實物展臺多媒體一應俱全,沒有特殊學生制造意外(因為他們都被留在班上沒有出場)。這樣的一節課,40分鐘是被利用的滿滿的,絕對高效。
然而對于我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老師來說,他們鮮有機會講公開課或是賽課,他們要面臨的第一關就是隨堂課。因此,我經常對來聽我課的年輕人說:“我建議你來聽我的隨堂課,如果你想聽公開課,可以上網去搜一些名師,他們的公開課上的都比我好。在隨堂課上,除了聽我對知識的講解外,更重要的是聽我怎樣掌控課堂、組織學生?!?/p>
于是,在我的隨堂課上,經常有不同的年輕人來聽課,他們其中有的并不是教數學的。而我,為了給他們做榜樣,也就要不斷提升自己,我開始琢磨怎樣把公開課中的一些方法技巧融入隨堂課,漸漸地,我竟然發現公開課與隨堂課其實并沒有區別。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聽過的一句話:公開課隨堂化,隨堂課公開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覺得特別不可思議,現在自己居然親身感受到了。真是妙哉!
公開課隨堂化
篇3:教師公開課聽課心得體會
教師公開課聽課心得體會
我們生物組的組長范靜老師去山東昌樂二中學習了一周,回來后覺得人家的教學模式更好,所以我們組也想學習一下。
這種新的模式總體來說是先預習后展示,也就是一節新課,先讓學生自己預習一下,然后在下一節課上展示課。
中午第四節課我在19班上了,覺得效果很不錯。這種模式首先讓學生看書5分鐘,自己畫出重難點,然后再深度讀書15分鐘,討論幾道重點題。
經過兩輪的看書學生已經能夠認認真真地把書看了兩遍,而不像以前為了完成導學案而看書,并且是囫圇吞棗地看。
看完后請同學們總結一下你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
第2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己看書15分鐘,然后討論幾道重點題。以前學生遇到討論題都不敢寫答案,現在我要求他們把答案寫在書上,我發現他們都寫得非常好。
第3個環節鞏固應用,完成練習冊上幾道基礎題,然后誰先完成誰先站起來,如果你們組都完成了加分,依次10分,9分……
在每小組內完成后站著的同學可以互相討論,然后全組討論,出一份你們組認為最好的作為本組的成績,這個同學的答案代表了本組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他們會很認真,很努力地討論。
雖然在19班是第一次上這樣的課,但是19班的學生很配合,效果也很好,上完課后我發現他們班的同學把書上畫了很多東西,許多同學總結的知識點非常好,也正是我要講的重點。
感覺這樣的課更能讓學生深入透徹地看書,理解課本的內容,比上一節課我直接告訴他們知識點更容易接受。
變老師的教,為學生的主動學習。
昌樂二中,心得體會,公開課,山東,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