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相貌各異的我們》科學課后反思

《相貌各異的我們》科學課后反思

2024-08-01 閱讀 4243

《相貌各異的我們》科學課后反思

【教學理念】

現代課程理念主張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應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和有利于為他們的人生建造知識大廈永久基礎最必需的內容。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這種開放性還表現為,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將學生的科學學習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因此,結合《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并掌握相應的知識。

【教材分析】

《相貌各異的我們》是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生物的多樣性》這單元中的一部分。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去了解物種的多樣性和種群中個體的多種多樣,知道地球環境的多樣性導致了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

這一課是本單元的第五課時,前四課中我們學習的是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以學生們熟悉的動植物為研究對象,通過記錄、統計、分類等活動并初步建立了生物的多樣性的認識,本課就以生物家族中的我們最熟悉的人為研究對象,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引領學生建立就一種生物而言,生物的個體與個體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這樣一種認識,從而豐富對于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本課共安排了三個環節,分別為“觀察我們的不同”、“做一次班級相貌調查”和“開展對性狀組合的探究”。希望學生通過對相貌特征的研究,知道生物有不同的性狀特性。這些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生命個體,從而使學生了解每種生物都是獨一無二的。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已經掌握了不少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探究方法。但農村的孩子,相對于城區孩子知識量儲藏不夠,教師還需要做到半扶半放。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經過前四課的研究活動,特別是經過校園生物大搜索后,學生驚奇地發現,在我們熟悉的不起眼校園里,我們居然找到了已知名的植物50余種,已知名的動物40余種。生物的多樣性在學生的腦海里有了模糊的概念。并且不同的生物有各種不同的特征,在學生的頭腦中已逐步清晰起來,與此同時對于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間的差異,也就成為他們所關注的問題,他們會很自然地將這些差異與生物的多樣性聯系起來,本課的學習以我們人類自己作為研究對象,就更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本課時內容看上去簡單,其實是循序漸進的,我們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相貌”、“相貌特征”、“性狀”、“性狀編碼”這些易混淆的詞匯,讓學生有序地進行研究,否則將事倍功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生物有不同的性狀特征,這些特征的不同組合造就了多樣的生命個體。

過程與方法::培養觀察人的五官差舁的能力和辨析不同現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協同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

【教學難點】了解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狀。

【教學準備】鏡子每人一枚,個人相貌特征表,全班相貌特征統計表,小組相貌特征統計表、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1、ppt出示“快樂家族”的照片,讓學生說說他們是誰?

2、介紹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新聞大求真》,出示“托舉哥”的照片

師介紹:20**年6月3日,廣州市天河區一名3歲女童不慎卡在陽臺的防盜窗上,一名黃衣小伙子見狀,徒手爬上3樓,單手托舉女童10多分鐘,一直到女童被安全救下。事后,小伙子救人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廣泛報道并引發熱議,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托舉哥”。并且對他進行了搜索?那人們只根據身穿黃衣這個特征就能找到“托舉哥”嗎?

2、有什么辦法可以準確地找到“托舉哥”?

3、出示“托舉哥”照片,質疑:如果“托舉哥”換了衣服,你還能認出他嗎?為什么?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我們的相貌(板貼:我們的相貌)

二、自主探究

1、解釋相貌的定義:相貌是指人的容貌,受遺傳基因的影響。遺傳基因是指攜帶有父母生理特征信息的遺傳物質。

2、ppt出示:(耳垂、前額發際、頭發、眼皮、下頜)

你能給這五個相貌特征簡單分兩類嗎?

3、學生邊分類,教師邊板貼

活動一:利用鏡子,完成《我的性狀特征分析表》

4、各請男女生一人匯報

活動二:探究形狀編碼圖

1、就耳垂這一個相貌特征,可以分成幾類人?

加上前額發際呢?(2*2=4)

再加上下頜呢?(2*2*2=8)

再加上頭發呢?(2*2*2*2=16)

再加上眼皮呢?(2*2*2*2*2=32)

2、出示性狀編碼圖,指導看圖的方法

3、先找到自己的性狀編碼,再完成小組性狀編碼

4、統計全班的性狀編碼

有些性狀是0的是不是就沒有這種人呢?

5、請性狀編碼一樣的幾人上來,問:他們是一模一樣的嗎?那還有什么不同?

6、出示當性狀為n時的課件,引發學生深思

7、世界上有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8、出示雙胞胎的照片,討論異同。

強調: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修改課題:相貌各異的我們)

三、總結拓展

1、出示動植物的照片,強調每一種生物都是獨一無二的

2、課后作業:兩人兩人比較,找出兩人之間更多的相貌不同點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相貌各異的我們》是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5課,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為:1、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2、生物有不同的性狀特征,這些特征的不同組合造就了多樣的生命個體。3、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現象特征的能力,同時發展協同工作的意識和能力。4、了解普查是科學研究時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學重點: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教學難點: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現象特征的能力。本人在備課、試教及開課過程,有不少的感受,現來談一談。

1、情景導入,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第一次教學中,我是出示本班學生的背影圖片,讓他們猜猜是誰?然后詢問可以用什么方法準確地辨認他們來導入課題。但是這種教學,學生主要還是以猜測為準,沒有按照特定的方法,所以在后面教學中,我改變了教學策略,用學生喜歡的娛樂節目為切入點,充分調動他們的研究興趣。

對于六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特別喜歡看搞笑的娛樂節目,比如說《快樂大本營》,所以我就以節目主持人“快樂家族”的照片為契機導入,再引入到尋找“托舉哥”周沖,要準確地找到一個人,必須要了解他的相貌特征,而不僅僅是衣著,從而導入課題:我們的相貌。

2、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征

以前上這課時,我都是采用同桌之間互相觀察相貌,做好記錄。但是發現學生對他人還比較了解,而對于自己的相貌特征卻不甚了解,所以我這次采用每人一面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征并作好記錄。然后請幾個學生上臺跟大家分享他的相貌特征,對自己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3、把5個相貌性狀做成了性狀編碼圖

把5個相貌性狀做成了性狀編碼圖,每個相貌分成兩個性狀,可以分成32種相貌,每個學生對照性狀編碼圖,查找自己的形狀編碼,然后匯總小組的,最后全班統計。孩子們會發現有些性狀編碼有很多人,而有些形狀編碼是沒有一個人的,同時引起學生思考:性狀編碼為0的是不是就沒有這種人,形狀編碼一樣的幾個人是不是完全一樣的。然后讓學生觀察形狀編碼一樣的幾個人的不同相貌特征。

4、世界上有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

在學生前概念中,肯定會認為雙胞胎是一模一樣的,然后我們出示雙胞胎的照片,找異同。然后再出示如果相貌特征很多時,會產生多少種相貌。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相沖突,讓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篇2:小學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學實驗室的安全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消防工作是關系到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要經常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應定期對實驗室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二.科學實驗室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具體負責安全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進行監督,有權停止有礙安全的操作。

三.科學實驗室使用制度,要張掛在明顯地方,嚴格貫徹執行。每逢重大節假日要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對設備,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五.科學實驗室要做好通風排氣工作。有毒藥品的使用要嚴格按規定操作,如有撒落,應立刻采用科學方法處理。接觸過有毒藥品的手,應及時清洗干凈。

六.對易燃、易爆和劇毒等危險品,要按規定存放,并妥善保管。領用時必須經保管老師批準,同時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放回,并做好詳細記錄。

七.電器設備和電源線路必須按規定裝設,禁止超負荷用電。不準亂拉亂結電線。

八.實驗室內不得明火取暖,嚴禁抽煙。

九.配齊消防器材并能保證應急使用。實驗教師要學習和掌握實驗室傷害救護常識,能在突發事故中做好急救工作。

十.對違反操作,玩忽職守,忽視安全而造成火災、被盜、污染、中毒、人身重大損傷,精密、貴重儀器和大型設備損壞等重大事故,實驗室要保護好現場,立即向學校報告。學校有關部門要及時對事故作嚴肅處理,追究有關人員相關責任。對隱瞞不報或縮小、擴大事故真相者,應予以從嚴處理。

篇3:小學科學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一、小學科學實驗室應以符合配備標準的儀器設備和科學規范的管理,為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以及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二、每學期開學后兩周內,應編制好儀器設備補充計劃報學校審批購置,應根據任課教師實驗計劃安排編制好各年級的實驗教學計劃。

三、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應做到帳目清楚,帳、物相符。必須具有《儀器設備總帳》、《儀器設備明細帳》、《低值易耗品明細帳》、《儀器設備報廢帳》等管理帳冊。在帳務管理中,應做到“記帳及時、流程規范、準確無誤”。

四、儀器設備的存放應分門別類,科學有序,排列整齊,定櫥定位。櫥有編號,櫥窗設卡(櫥窗卡),物卡一致,帳卡相符。

五、儀器設備的保管應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蝕、防變形、防碎裂等。

六、儀器設備借出或使用歸還后,要及時清點、檢測、擦凈、歸位,發現短缺、損壞,要按有關賠償規定處理。

七、儀器設備借用、使用、損壞、維修必須及時記錄。儀器設備應經常處于隨時可使用狀態。實驗室應設有《借物登記簿》、《實驗教學情況記錄簿》、《實驗教學情況統計簿》、《儀器設備損壞維修登記簿》等簿冊。

八、嚴格執行報廢規定,凡損壞而又不能維修或失去維修價值的儀器設備,應向分管領導匯報,經審批后予以報廢。所有報廢物品,均須記入《儀器設備報廢帳》。

九、加強檔案資料的管理。實驗室應做好財產帳務/教學業務/技術資料(說明書等)、文件資料(計劃、總結、報表、申購報告、上級文件等)各類檔案的管理工作,年末按檔案管理模式,分類裝訂,裝盒存放。

十、做好凈化、美化、防火、防盜工作。實驗室應保持科學、文明的環境,積極營造良好的實驗氛圍。消防設備/電器線路應定期檢查,保證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