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生活感悟風雨之后又見彩虹

教師生活感悟風雨之后又見彩虹

2024-08-01 閱讀 8907

一直很慶幸,這個夏天,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酷熱難耐,即使到了六月,依然能夠在夜夜涼爽中安然入眠。

最近幾天,突然地,天就熱了起來,尤其到了中午,你一出屋門,火辣辣的太陽曬得頭暈。一連幾天的悶熱難受,雖然有絲絲風吹過,卻難以抵擋汗流浹背。

這樣的天氣,難免心浮氣躁,看路上疾馳而過的車,看形色匆匆的路人,看繁瑣復雜的事務,沒有了平日里的淡定從容。為了不引火上身,或者不遷怒無辜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像土行孫一樣,遁入地下……

有些事情,有些時候,不是你想躲就會躲得開的!那無處可逃的感覺,在這暑天里,時刻將你淹沒!

盼望一場雨,最好是一場暴風雨,滌蕩悶熱和浮塵,強烈渴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氣!

老天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今天早上,沉悶的空氣里飄落了點點雨滴。我沒有打傘,身著翩翩長裙,行走在雨地里,空氣依舊很悶,還夾雜著塵土的氣息,點點清涼到底舒緩了郁悶的情緒,雖然不足以消散暑氣。

到了下午狂風大作,樹葉在風中瘋狂搖擺,電線搖搖欲墜,雨點猛烈的敲打著玻璃,噼噼啪啪的。

氣溫瞬間降低,短袖短褲短裙是如此不合時宜。

一聲巨響,夾雜著玻璃破碎的聲音,樓上的一臺廢棄好久的太陽能,被狂風刮下來了,摔在樓下,幸虧沒有砸著人,只是將停靠在門洞邊的一輛面包車的后窗玻璃,砸的四分五裂。

暴風雨帶有毀滅性,它也毀掉了壞情緒,不再自怨自艾,不再遷怒于人,能夠平安,就足夠幸運了。那些小小的壞情緒又算作什么?

暴雨之后,老天給了一個大大的驚喜。一道絢麗的彩虹,懸掛在天上,碧空如洗,耀眼的金光給云朵披上了霞衣,樹木,樓房,都戴上了金色的光環。

一切都美得不可思議。

再次抬頭湛藍的天空,豁然開朗。殘存的一絲怨懟被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沖洗的無影無蹤。

人心最是狹隘。心情好了,就安然享受四季美景交替,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享受人情帶來的溫暖;心情糟糕了,就怪罪冷熱不能控制的天氣,怪罪工作帶來的辛勞,怪罪他人的壞情緒傳遞給了自己。他人是他人,你的心情是你自己的,能怪的著天氣、怪的著工作、怪的著相關或不想關的人嗎?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

一個酷熱的季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一條美麗的彩虹,一些小小的情緒,這個季節,需要蕩滌的不僅是外在環境,還有內心世界。

功名利祿俗世煩擾,幾多恩怨終歸塵土。

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我心安好,便是晴天。

篇2:教師成長感悟奇思妙想

我們的生活從不單調,其中的事物之間絕對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總是充滿著無窮的奇思妙想。請問,您親手制作過豆漿嗎?

要想在清晨起來喝一杯自己親手制作的濃香四溢的豆漿是有前提條件的:頭一天臨睡之前將干黃豆洗凈后,放入有清水的小盆中浸泡,水一定要沒過黃豆。早上起來,將浸泡了一夜、吸足了水分后變得飽滿圓潤的黃豆撈出,放入加了清水的機器里進行打磨、熬煮。一定的時間后,經過過濾倒入杯中,或原味或加糖,皆有個人喜好決定。至此,一杯散發著清香、沁人肺腑的豆漿就大功告成了。這簡直就是剔除糟粕,留其精華的過程。哈哈!你不覺得這打磨豆漿的過程與“磨課”之間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嗎?

其實,我們每次的“磨課”亦如打磨豆漿一般。你大概會驚奇地質問:你怎么會有“磨”課呢?只有要上觀摩課的老師才有機會“磨課”!“磨課”不僅配有大量的、連續性的時間,還配有一個智囊團。咱們天天上的都是再平淡不過的常態課,怎么會有“磨課”呢?又哪兒來的時間“磨課”?誰又跟你“磨課”呢?請問你有智囊團嗎?小團隊也行!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偏離教學的航道了。我們平時的常態課,較之觀摩課,的確沒有強大的氣勢,但也絕不平淡無奇,它也時時有著精彩,閃爍著師者智慧的光芒。不僅我有“磨課”,你也有“磨課”,大家都有“磨課”,只是我們沒有主動意識到罷了,因為它在于無聲處。

每到寒暑假期,我們拿到教材便開始細細翻閱,在欣賞篇篇精彩的課文和注視棘手的知識點時,大家的腦海里一定在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這冊書的單元與單元之間有什么聯系?我該采用哪些方法和怎樣有效的手段去引導學生,化解難點?這正是你我在為備好課而進行的第一次的總“磨”!繼而,當將要開始一個單元的授課時,我們打開教案,再次翻開課文、查閱教參,我想我們正在為高效率地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而細“磨”!此時,先前的備課已不令人滿意,我們發現了“糟粕”開始剔除、修改,興許這個過程進行中還要與其他老師交流討論。于是,你“磨”出了“二次備課”。馬上要進行一篇課文的講授時,再次翻開教案,“磨”又開始,甚至將學生的情況再次考慮一遍……這樣一路“磨”來,留下了精華。咱們各位的隨堂課上得也是得心應手,精彩紛呈。我們講授、引導得輕松自如,學生學得也滋滋有味。這“磨課”難道不是與打磨豆漿有異曲同工之處嗎?可見,常態課的“磨課”是自己跟自己的較勁,在于無聲處。如果不仔細回味,還真是不易覺察出我們平時都在磨課。的確,為了一節成功的觀摩課而進行的“磨課”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升華的過程,誰又能說為常態課所做的不顯山露水的“磨課”過程不是呢?

前兩天又看了孔雀公主楊麗萍的《雀之靈》,禁不住在想她那頎長柔美的雙臂、雙手,還有那留了四十年的指甲

篇3:《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讀后感悟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讀后感悟

自從事教師這一行業,愿望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夠獨當一面,受到學生喜愛、家長認可的優秀的教師。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文學修養,這與愛讀書、常讀書是分不開的。有句話說的好,“讀書學習是教師永遠的備課”。同時,言傳身教,我們教學生讀書,當然自己要先讀書。在這個學期,我閱讀了首都師范大學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教授張彬福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這本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我今后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優秀的語文教師需要具備許多素質:熱愛語文教育,有高度的職業認同感、職業信念和追求,視語文課堂教學為一種生活,教書育人;自覺提升專業素養,具備足以從事教學活動的專業技能;善于借助教學科研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努力使學生獲得最大化的學習收獲;有面對問題和困難迎難而上的勇氣;有敢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索的膽識;有善于運用智慧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追求;有堅持真理、不斷創新的品格等等。要想都做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起碼對于此時此刻的我來說還需要歷練。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首先,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是有思想的教師。所謂有思想,就是有自己的信念,有語文教學追求目標。任何一種教學行為都體現著一種理論或理念,不管行為者自覺不自覺。我需要不斷提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中自我學習,提煉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

其次,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一定是善于積累、習慣自我反思的教師。這里的“善于”和“習慣”兩個詞不容易做到,都需要下些功夫,而這正是優秀語文教師的必修課。所謂“善于”,指不僅注重積累,而且“會”積累,會用自己的眼光識別有價值的東西,并將之熟記在腦海中。所謂“習慣”,就是已經成為一種自覺,只要上課,之后都會“回想”“總結”其中的優劣得失,堅持那些合理、有效的行為,修正那些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的做法。

書中對于語文教師應該讀的書給出了一些指導意見。語文教師在職業生涯中要讀六類書。第一類是語文教育史,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的這個學科的歷史,以史為鑒,才能更加清楚哪些是需要傳承的精華,什么是要剔除的糟粕。第二類是學習理論,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一些學習理論足以引導我們去探尋語文學習的規律,去回答“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語文”的問題。第三類是文學作品,它們是語文教師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愛讀書,不僅要反復讀名著,也要關注文學創作的發展和文學研究的動態,還要閱讀新的文學創作,吸納多元的文學作品。第四類是語文學科教學論,選一種比較具有權威性的進行精讀,以便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中形成語文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第五類是專業雜志,關注本專業最新研究成果和動態。第六類是雜書,雖然不直接與語文教學相關,但是觸類旁通,讀得多了也會受到啟迪,同時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開闊見識。

這本書給我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獲,在我未來的教學生活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遨游,爭取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