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隨筆生活獨特思考和體驗

教師隨筆生活獨特思考和體驗

2024-08-01 閱讀 9328

有的年輕朋友在網上聊天時經常坦露自己的成長秘密:有時真的想靜下心來好好地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比如說不帶功利的閱讀經典、和父母一起騎車到公園散心、和老師面對面交流自己的成長困惑;不想沉溺于無所事事的網游、逛街、美食中,希望有人能夠把自己當大人一樣看待并且有耐心傾聽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思考和體驗,哪怕是我說錯了做錯了事他們有理有據地訓斥我一頓,我也會有一種被虐的莫名興奮感,我最怕我無論說什么做什么像死豬一樣都不能得到任何人的真誠回應,讓我感覺不到自己平凡的存在。

沒有英雄的民族固然是可悲的,但是產生英雄的土壤來自于崇尚英雄的普通民眾,“英難”不過是“平凡”的瞬間應激狀態,沒有長期的堅守平凡的意志磨礪醞釀過程,就不可能有“英雄”的氣魄和膽量產生的爆破性力量飛揚在天地之間。只有平凡才是生活的常態,英雄的情結源自于對平凡人生和崇高信仰的自信堅守。

誰敢信口開河在大庭廣眾之下胡侃中國人沒有信仰?假如沒有信仰,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怎么會有燦若繁星的天才文學家、藝術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科學家?怎么會有四大發明?怎么會有“兩彈一星”?正是因為有植根于中國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英雄情結,才會有代表每個時代文明發展方向的英雄人物誕生的中國的土地上,只有以法律和制度性文明成果來培育尊重英雄的民眾社會心理的肥沃土壤,讓每一個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成就英雄的夢想,中國才會迎來一個又一個英雄輩出的美好明天!

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英雄是集人民群眾和一部分先進分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性符號。“亂世出英雄”的“亂”不是暴力和野蠻,而是社會多元發展矛盾尖銳的非常狀態,只有那些代表國家和人民利益順大勢、識大局、有大智慧和戰略眼光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推動民族進步的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正是在平凡的堅定信仰中審時度世應運而生敢為人民發聲的。

讓我們摒棄那些企圖通過嘩眾取寵或盲目從眾吸人眼球來刷個人存在感的言行,回歸到崇尚民主法制、尊重平凡、尊重創造的生命存在常態下,為培育崇尚英雄的民族心理和社會土壤而不懈奮斗!

平凡的人生,信仰的力量,每一個有志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都應當積極主動地承擔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責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能沉溺于虛無主義的自我偶像迷戀中不能自拔!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一個不懂得尊重平凡堅守信仰的民族注定不會產生引領時代進步的英模先鋒!讓我們懷著對祖先的尊重和中國文化的敬畏,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理融入現代文明發展的主流中,創造性吸收一切有益于民族進步發展的文明成果,與世界平等對話共享和平發展,讓每一個人的存在付出都能夠給他人帶來光明和信心!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