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晉級煩惱隨筆我是一只老黃牛嗎?

教師晉級煩惱隨筆我是一只老黃牛嗎?

2024-08-01 閱讀 8471

這幾天總覺得自己就像一只老黃牛,只顧埋頭拉車,畢業16年來,只有兩年半沒有在非畢業班,半年還是因為懷著孩子,13年半的畢業班生涯,真的讓我身心疲累,如今,又是一年晉級季,辛酸的我想想就熱淚滿眶。任中小學一級現職有七年了,看著考核表七年中的五年優秀,我覺得它們就像一個諷刺,也許是考核優秀沒有人熱衷吧,于是,成績優秀的我不知怎的就落在了我的頭上,七年下來,竟弄了5個,不知情的還認為我是皇親國戚呢!

那為啥辛酸呢?聽我慢慢道來,七年中我只弄了個登封市兩局的一個單項表彰,哀哉,全校的老師可能都認為我榮譽證多,是呀,光這兩年得的考試測評獎就有十幾張。負責的我見不得學生成績差,為此,我傷心傷肝,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我想方設法,不放棄、不拋棄,學生的進步就是我的進步,學生的成績就代表著我的能力,再說,九年級意味著升學,我總希望我教的學科成為增分科,而不是落分科。可能正是因為我的負責讓我長年留在了畢業班?還是因為我的教學成績?

晉級是一個奔頭,為此,我努力教學,希望領導能看到我的努力,我是不愿爭的,因為,我相信領導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去年,有一位老師特殊情況,她的一班政治課讓我中途接下,當時,我想接下吧,自己該晉級了,額外干的誰都能看到,可結果是只給物質不給精神,績效工資有所表示,就認為足矣了。去年,晉級的時間到了,副高級沒人報,我報了,結果沒晉上,我不知原因,低調的我好長時間都在反思,特別自信的政治課竟然不被專家認可,甚至有好一段時間我都害怕上講臺,我一直在反思,往死里找原因,結論是確實自己的課有問題,這時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笑話,特別自卑。

今年又要晉級了,在晉級會開完之后,我試著問問局領導,才知道我去年晉級時講的課過了,原因是因為“業績二缺一個單項表彰,因為兩局表彰的屬于單項表彰”。瞬間淚崩,為何哦?“如果你再有一個單項表彰,今年就不用講課了”,聽到此話,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窩囊廢,太自不量力了,就靠這一個單項也敢報高級?

今年又有一位老師歇產假了,她的政治課就又落到了我頭上,當時我憤而發牢騷,說到時候考慮考慮吧!當時接八班政治的時候,他們班的政治成績在倒一倒二晃蕩,在我的惡補下,第二學期實現逆襲,位于全年級第二名,就這樣的成績,就這樣多干的工作量,我想不管咋著,好賴該有一個表彰吧,可一組一個榮譽的制度(九年級四個學科組)又把我拒之門外,爭取又如何,制度啊是不能更改的!

而今年的晉級排名我又積了個第一名,靠什么呢,靠的是成績、畢業班經歷和學校發的一堆榮譽證啊,晉級,單項表彰,我錯過了最佳的晉級時段,今年我晉嗎?

為啥就這么難?榮譽證真是我的硬傷!

當我知道今年單項表彰晉級無望時奮筆寫下!

我就像一只快要被煮熟的青蛙只能哇哇地呻吟幾聲!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老師教研隨筆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語文教學教了十幾年了,中學小學的都教過了,這個教法那個理念的也用到實踐教學中了,偶爾也了解一下數學的課程,甚至也輔導過女兒的數學作業,但是從來就沒有認真地聽過數學課,總感覺自己教的語文,可能聽不懂,甚至去聽過幾次課,數學老師還說你語文老師來湊什么熱鬧啊,因此真正的完整的聽數學課還真不多,甚至為零。這兩天正趕上區小學數學優質課大賽,就在辦公室樓上報告廳,再者3節課都借用我班的學生,自己的語文課也占用了,索性就聽了兩天數學課,聽了5,6年級的六節課,說實話聽第一節課,我滿場地觀看詢問,確認聽課的30多人,還真只有我一個在教的語文老師。聽了兩天的數學課,猛然間有了一種醒悟。作為語文教師最大的收獲就是:語文老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汪路霞老師的,《負數的認識》一課和鄭國廷老師的《數和形》一課,這里兩節課,結合生活實際,興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側重學生的自學和自悟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研討交流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延伸到課外數學知識。課堂充滿了詢問的積極話語,展現了學生的思維功底,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能將自己的數學想法和思考清楚的表達出來,而且清晰明確。我想,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能力在數學課上的精彩展示嗎?

理想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在課上的40分鐘里,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他們就會產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參與、懂得傾聽、樂于交往、積極探索、勇于發表不同見解、思維活躍,要想達到這樣的氛圍,最重要的是老師的引導。兩位數學老師都先以游戲或者數學故事開課,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理,將注意力和興趣緊緊吸引到自己的課程設計上。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例如汪老師執教的《負數的認識》,從“說反反反”的游戲入手,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情,聽課的老師也被有趣的游戲所吸引,從反反反的游戲中自然引導到正和負概念理解,結合溫度計的生活用具和天氣預報的溫度讀法,讓學生理解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再通過讀法和寫法的學習,得出什么是負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的知識,最后結合生活實際練習,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課所學知識。鄭老師的《數和形》開課就在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音樂聲中,開啟了數學課的旅程,很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課題的探索;在結合數的計算,形的輔助,放手讓學生研討交流展示,課題里始終流淌著思考,詢問,探討的河流,問題和活動的開展使經驗總結自主而扎實;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和語文課一樣,都要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是要想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鍵的因素是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這兩天聽的這六節數學課都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學會了補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雖然有的學生顯得很膽怯甚至話不圓滿,但至少引導孩子們主動而且自覺的去做了,而不是被動地去聽老師或者別人告訴。特別是幾位老師準確的語言,準確的教學指令,還有自然親切的教態……還有等待的眼神,鼓勵的手勢等極大地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獲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兩節數學課,學生的主體性顯露無疑,老師只是起著主導作用,他們常常把問題拋給學生發現、探究、解決,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者對人性的關注。他們把人放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他們。雖然我很多時候都說數學好教,今天才知道那是數學教師智慧和方法的汗水凝結的教學升華,“數學清清楚楚出一條線,語文糊糊嘟嘟一大片”的老觀念也徹底煙消云散了,語文要簡單導,語文要興趣引,方法要掌握好,習慣要早養成,就像今天聽的數學課一樣,語文課一樣精彩,這也是我在今后的語文課上最應關注的。也是我今天聽數學課最大的收獲。

語文教師不妨也聽聽數學課,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