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做一個有趣人
能做一個有趣的人,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曾說過:“我們把樂趣看作是幸福生活的全部,樂趣是人們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東西”。一個人若能被他人評價為“有趣”,這一定是一個極高的評價,盡管后面不用過多解釋,單單這兩個字,就已經(jīng)猜測接下來會有說不盡的溢美之詞。
我中學的時候遇到一個很好的姐妹,那個時候我也是剛剛在學校寄宿,時而還會有些想家,很幸運的是我遇到了我的同桌小A。小A屬于那種人們口中常說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那類女孩兒,活潑開朗又機靈古怪。相比較而言,我屬于較為斯文還略有點內(nèi)向的女生。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同桌,總會讓你感覺到生活的歡愉。比如,你打開文具盒,可能會突然發(fā)現(xiàn)你前幾天一直念叨的酥糖,打開書頁,可能會出現(xiàn)關于你的一張惟妙惟肖的素描像。走在教學樓走廊上,發(fā)現(xiàn)左邊有人拍了一下肩膀,等你回頭去看時,發(fā)現(xiàn)小A其實在你的右邊。那個時候,我特別喜歡聽她說話,幽默風趣,像是一個人在講獨口相聲。回到宿舍中,更是給我們班的所有男生各取了一個“外號”,有蔬菜版的、有動物版的、還有小吃版的,還會細致的模仿,總是惹得我們哈哈大笑,就連空氣中的分子都在活潑的跳動。在電視劇《還珠格格》流行的年代,我們更是直接稱呼她為“小燕子”。
長大后,發(fā)現(xiàn)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人并不是很多,即使有的話,時過境遷,可能也不會覺得那么有趣了,我對“趣味”二字似乎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很不屑于聽酒桌上有人起興的講帶葷的“段子”,引得下面哄堂大笑,總感覺有種嘩眾取寵的感覺;也很不在意那些故意引用新出的“網(wǎng)絡語言”,好比一個長得高大威猛的女士,看到前面有一個小蟲子,大叫一聲“哎呀!可嚇死寶寶了”,總是讓人感覺很是別扭,違和感爆棚。
看來,能做一個有趣的人真的并非易事。我想,真正能做到有趣,需要修煉自己的“內(nèi)功”,要擁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和生活的閱歷,能保持一顆較為單純的心。還要對世界保持著熱愛和謙遜,對事物保持好奇和欣喜。勇于自嘲,能夠去取悅別人,并且自己也能夠讓別人去取悅。
聽過錢鐘書教授一個有趣的例子,那就是幫助自己家的貓打架,有時候他看到自家的貓咪和鄰居家的貓打起來了,怕自家的貓吃虧,就拿一根長竹竿去打別家的貓。鄰居林徽因家的可憐的貓咪,因此受了不少委屈。現(xiàn)在想起來真的能讓人發(fā)笑,一個有著眾多頭銜的教授,卻是為了自家的貓,搞了這么一出“護犢”救駕,真的讓人感覺到他的天真和“童趣”。
前一段看到網(wǎng)上流傳的,廈門大學鄒振東教授的畢業(yè)典禮致辭,14分鐘的演講,可謂金句頻出,掌聲不斷,贏得了滿堂喝彩。其中,“小師妹、小鮮肉不屬于學校的固定資產(chǎn)”、“可以驕傲的對廈大說,人家早就是你的人哪”、“不要隨便叫一個陌生男人‘老公’”等等,讓人感覺到演講讓人笑過之后,還能留下讓人沉思的留白。我想這樣或許是趣味的另一個境界。
趣味,是一種修為,也是一種境界。在通往有趣的路上,要做一個有智慧的性情中人。敞開心扉,善待自己和他人,放棄功利心態(tài),回歸恬淡自然,掠過生活的百無聊賴,才能看到生活中的萬種風情,有趣亦有味。
你笑,全世界都會陪你笑。讓我們學做一個有趣味的人,成就自己的趣味人生。
篇2:生活感悟隨筆跑步人都是孤獨
今天早上去跑步,原來和我一起跑步的兩個人還在一起跑著,我因為有事不能和他們一起跑了,其實我們?nèi)齻€人都是互不相識的,平時都是各跑各的,一次偶然的機會,說上兩句話,結果天天就結伴跑了。
而之前為什么都各跑各的呢?我覺得這是因為跑步的人都是孤獨的。一般跑步的人都是各跑各的,跑快的,會一個人一個人的超過其他人,他覺得超越會給自己帶來快感,他的速度是停不下來的,一般人也跟不上他。慢慢跑的人,把跑步當成一種享受,雖然一個一個的人從他身邊超載,但是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腳步打亂自己的節(jié)奏,所以一直享受著他那慢跑的樂趣,他也不跟著別人去追逐。而其他那些速度中等的人卻一直在各自的奔跑著,不去追趕超越自己的快者,也不停下腳步等待慢跑者,這就形成了在全操場的人都是以各自的速度孤獨的奔跑著。
正是因為這種孤獨,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所以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分別認識了兩位跑步愛好者,前幾天有兩次三人一起跑,這不,現(xiàn)在他們也一起跑了,在跑步中,共同討論的,其實也就是跑步的心得、健康的理念、對減肥的看法和如何減肥等等,說白了共同的愛好形成了共同的話題。
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是愿意孤獨的,只是奔跑的腳步讓他們沒法同步,但是總是會有些人的步伐是一致的,或者在具胡共同的話題時,他們就會協(xié)調(diào)步伐,形成一個相同的步調(diào)。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其實都存在著不一樣的步伐,也都存在相同步調(diào)的人,所以能更多的相互協(xié)作,而這種相互協(xié)作會讓活動更具有意義,更能促進這種活動帶給我們的原有效果。
篇3:教師生活感悟只與同好爭高低不同傻瓜論短長
高中的時候,我剪了個又傻又土的發(fā)型,再加上我又黑又矮,還總是穿著一身校服。無意間聽見有同學跟我講,“*說你是學校第一村姑。但我覺得你人挺好的。”年少的自己聽見一個男生背后這樣評價自己,當然很傷心。我又羞又惱,又百口莫辯,從此想起那個男生,心里就憤憤然,甚至很想找他理論一番。到底還是自卑膽小,尷尬地笑笑,走開了。
年少時好像心里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凡聽到別人的評價和自己的行為不符時,恨不得向天下昭告自己的清白。
剛剛參加工作時,但凡遇見別人誤會自己,總是要想方設法的找人家解釋。
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解釋清楚了又有什么意義呢?比如那個嘲笑我的男生,比如那個誤會我的人。有句很俗的話說,我不是人民幣,沒必要做到讓所有人喜歡;還有句俗話說,不管你多么完美,總會有人不喜歡。
比如我做不到你那么努力,但也看不慣你一天到晚拼命的樣子;我干不掉你,也不喜歡你一天到晚在我面前春風得意的樣子。比如我沒你貌美,就可以無視你的付出甚至還要連帶著中傷你的人品。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他來到人間的使命仿佛就是以消遣別人的私生活為樂趣,以詆毀中傷為天職,以聚眾八卦為使命,如若沒有得逞,還會心有戚戚。
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對于這樣的人解釋是沒有用的。再者,你又會發(fā)現(xiàn),對于這樣的人,解釋不僅會浪費掉你寶貴的時間,還會拉低你的智商。
所以,不要和這樣的人爭得面紅耳赤,你是贏不了的,除非你把自己拉到和他同一水準。
那么我們要和什么樣的人一論高低呢?
我有個寫作水平很高的老師,恰好我也喜歡寫作,就比較能聊得來。每次我得意洋洋的寫完一篇文章發(fā)給他看時,他總是東挑毛病,西挑刺兒的。對于他的意見,我當然是唯唯諾諾的接受還會表示欣然改正。當然,也有不服氣的時候。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倆就會起爭執(zhí)。雖然爭到最后,我可能還是不認同。但在這個爭的過程中,老師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恨不得把整個人類歷史給我翻講一遍。于我,這樣的爭執(zhí)就是有意義的。因為在爭執(zhí)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寫作的技巧,還拓寬了知識面。
所謂跟有真才實學的人爭論也是一種學習,甚至是另一種意義的讀書。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班里有個女孩,長得漂亮又有氣質(zhì),沒多久就被外系傳為班花。她不僅長的好看,聽說還拉的一手小提琴,關鍵是又擅長演講,拿了學校大大小小的獎項。于是關于她的流言蜚語慢慢就傳開了,不是跟哪個老師曖昧,就是在外面有人,總之沒有人談及她的努力,眾口鑠金,她就是靠臉上位。
她總是一副冷冷的樣子,哦!對了!女神是不是都是這種高冷的樣子?遺世而獨立,穿過流言蜚語的人群,兀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但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吐沫好像并沒有淹死女神,你反而臟了自己的嘴。那個時候她在班里是沒有什么朋友的,對于大家的猜測,也從未聽到過她的辯解。現(xiàn)在想想,不是人家人品不好交不到朋友,是周圍人太low,懶得理你罷了。
難道你沒有發(fā)現(xiàn)你心心念念恨不得拿針扎她小人,人家壓根兒不知道有你這么個人。
不是怕你,是真心沒空搭理你。因為我的人生里,根本就沒有看見過你。因為這個世界上有比你撕逼更有意義、更美好的事情。
有人說,一流的人做事,二流的人評論,三流的人吐槽,四流五流的人評論或吐槽別人的評論或吐槽。
和做事的人一爭高下,狹路相逢你勝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