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看奧運會比賽有感淚流時刻
很多年前,會守在電視機前看奧運會,尤其喜歡看跳水和體操比賽,緊盯著屏幕看比分,心在嗓子眼懸著。我還看舉重,感覺到力量和不可思議。隨著年齡增長,不再關注比賽結果,漸漸遠離熱鬧。這個夏季,很少看奧運,曾經對金牌的關注變得很淡,甚至沒有看一場完整的比賽。
然丫頭說我們不愛國。其實,和愛國無關,或許是少了激情,或許是本非狂熱的體育迷,或許已經到了云淡風輕的年紀。
沒有想到,在奧運會最后兩天,比賽結束時,我止不住淚流。
林丹和李宗偉在半決賽中,兩名老將、老友可謂拼盡全力。對于結果,我沒有預測,也不愿預測,我以為,結果不重要,他們兩個不是為了求輸贏,而是在向最愛的運動告別。最終“超級丹”不敵李宗偉,兩個人擁抱,兩個人交換球衣。我流淚了,不是因為林丹輸了比賽,而是感動于他們的精神。甚至在決賽中,我更愿意李宗偉拿冠軍,與愛國無關,與其他無關,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但他的拼搏令我佩服。
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記住了中國女排的輝煌時刻,我知道有個“鐵榔頭”。那個時候,我根本看不懂比賽規則,只知道國歌響起的時候,小小的心充滿了激動和興奮。后來,女排從我的世界消失。前幾天,看奧運新聞標題,中國女排負于日本,我最難過的時刻。對于日本,總是有抵觸,甚至厭惡,雖然明知這是不理智的愛國,卻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再往后,中國女排戰勝了巴西,我興奮不已。再看到新聞時,女排已經挺進了決賽。頓時,我情緒高漲起來,幼時的期盼回來了。
上午他扒拉手機,說女排決賽正在進行。趕緊打開電視,我要回顧昔日的感覺。塞爾維亞女孩好兇猛,中國姑娘在她們面前顯得好嬌弱,我好擔心,這么多年從未有過的緊張。第一局結束時,我離開電視,我想要逃離,我依然不夠強大。迷迷糊糊居然睡著了,但隱約聽到他倆或歡呼或嘆息。再次坐到電視機前已打到第四局,漂亮的中國姑娘斗志正酐,已經連贏兩局!
比賽到了冠軍點,他倆已經開始跳躍,我眼睛不敢眨。但即使這樣,我還是沒有看清惠若琪最后一個球如何得分的,只是知道我們贏了!!然后,我淚流不止,真的控制不住。
我無法用合適的詞來形容自己的淚水,喜極而泣?不確切。激動?興奮?不完全是。感動?只有用這個詞了,說不出的感動,感動于這種精神,感動于姑娘帶我回到很多年,感動的太多太多。這一次,他沒有笑我的淚。
這個暑假,流著淚結束,喜悅中開始新的學期。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我們完全可以有,一直都要有。
篇2:教師綜合素養比賽活動有感
今年6月21日22日參加市里綜合實踐基本功比賽,比賽完后自己一直有特別多的感觸,但文采不太好,又表達不出來,只能以流水帳記之。
首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特別是較為偏遠的學校教學理念長期不更新而顯得落后,教學的套路與方法還是停留在過去,用舊的理念去指導出的課堂教學顯的是沉悶、不實用和沒有吸引力,往往只注重讓學生討論,課堂表面熱鬧,而教師的點拔跟不上。不用新的理念去指導教學,等到演課候發現你沒有能敲開評委內心的玉石。日研究新的教學理論,特別是目前的“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學理論,要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始終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并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多做教學反思,逐步提高。
第二,日常教學中特別是校級公開課只是應負沒有認真對待,而隨便整一節課讓大家聽,事后也沒有人愿去評課,致使自己的課得不到大家的評論,自己長時間不明白自己的課堂到底怎樣,有什么地方需要去改進。真正要參加比賽時不能很好的駕馭課堂,不能展現出對人有吸引力的地方。日后不管帶什么課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自己把握好每一次展示的機會,那怕自己再不愿意,也要強迫自己去做。
第三,才藝展示時,大多數表演較為單一,女教師剪紙、插花等較多,男教師演講最多,有內含的才藝少之又少。由此后悔自己日常生活中浪費了那么多時間而沒有去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上網時間花的太多。在今后各種比賽才藝展示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我想閑暇時一定要鍛煉自己的吹拉彈唱、畫畫寫寫,到時候會用的上的,因為真正所表達的是在展示一個人基本素養。
第四,粉筆字還是要寫的,現在多媒體在課堂上用的較多,大多人已不愿多進行板書或賴的去寫,整體看來比賽教師的粉筆字與硬筆字都不是太好。我想日常中這些我們都會使用,不行就寫慢點,只要注意,時間長了總會得到提高。
第五,即興演講,這類項目在平時的教學中使用的比較少,學校的各種比賽中也很少涉及,往往教師在抽到題目后,很難在2分中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更不要說把語言表達的精彩和全面了。反應慢節湊跟不上,建議自己多鍛煉。
第六,日常的工作再忙也要進行全面的準備,這次讓我無法原諒自己的是,一直用忙來為自己開脫,等真正比賽時,你會發現周圍的人都是有備而來,甚至是準備了2個多月,能為自己爭取一次機會是多么的不容易,事無具細,一定要萬事俱備。工作中會多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涉獵更多書籍,多參加活動,讓自己思想開闊,行為舉止變的自然大方,語言變的有感染力,文章有深度,自己的課堂更具有吸引力!
可能是在下面特別農村學校待的時間長了,信息閉塞了,生活太安逸,自己變的恍惚沒有求知欲望,而外面的世界真的是特別的精彩,我感覺自己墮落了,雖然還有點年輕,可當年畢業時的勁頭已經再也找不到了,整個人被煩事纏繞著,困惑在爾虞我詐繁瑣的人際關系中。比賽中一個86年出生的小女孩讓我重新認清了自己今后方向,她就是柘汪中學的徐妮老師,市博客一等獎的獲得者,才氣外溢,她的每一句話都堅定自己的目標。我想,做學問,一定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文化技能素養的人。我會努力的,人生的機會還有很多,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會眷顧每一個人!
篇3:初中語文教師評優課說課比賽有感
今天太倉市初中語文教師評優課說課比賽在教師發展中心舉行,我擔任了評委,有幸一睹了21位參賽老師的不同風采。
大部分老師教學理念能夠凸現新課標精神,符合語文學科特點。能準確地理解文本的內容,挖掘出文本中所蘊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學設計也都能抓住文本的關鍵,提出的問題具體、有序,富有啟發性,符合學情。
本次說課比賽印象最深的有兩點:
一是年齡跨度大。以往比賽一般都是35歲以下的老師參加,這次因為沒有年齡的限制,所以既有剛工作3年的小年輕老師,又有四十歲以上,甚至有五十歲以上的老師參加。如茆老師,本身是個副校長,平時工作繁忙,還要身先士卒參加比賽,真是年輕老師的表率。再如李老師,超過了五十歲,還來參加比賽,勇氣可嘉,精神更可嘉,值得我們學習。
二是男教師太少了。21位參賽教師中,只有3位男教師。中學的男教師本來就比女教師少,從今天的比例來看,優秀的初中男教師更是嚴重缺失。大家都知道,男教師的稀缺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成長。特別是男生,會缺少陽剛之氣,缺少擔當的責任感,缺少男子漢的氣概。希望在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認定時,要高度重視性別的合理配置。拓展教師的職業上升空間、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讓優秀男兒在崇尚教師職業的同時,也能積極選擇這個職業。
說課比賽結束了,進入決賽的老師將在下一輪進行上課比賽,愿他們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