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綜合素養比賽活動有感

教師綜合素養比賽活動有感

2024-07-31 閱讀 6611

今年6月21日22日參加市里綜合實踐基本功比賽,比賽完后自己一直有特別多的感觸,但文采不太好,又表達不出來,只能以流水帳記之。

首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特別是較為偏遠的學校教學理念長期不更新而顯得落后,教學的套路與方法還是停留在過去,用舊的理念去指導出的課堂教學顯的是沉悶、不實用和沒有吸引力,往往只注重讓學生討論,課堂表面熱鬧,而教師的點拔跟不上。不用新的理念去指導教學,等到演課候發現你沒有能敲開評委內心的玉石。日研究新的教學理論,特別是目前的“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學理論,要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始終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并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多做教學反思,逐步提高。

第二,日常教學中特別是校級公開課只是應負沒有認真對待,而隨便整一節課讓大家聽,事后也沒有人愿去評課,致使自己的課得不到大家的評論,自己長時間不明白自己的課堂到底怎樣,有什么地方需要去改進。真正要參加比賽時不能很好的駕馭課堂,不能展現出對人有吸引力的地方。日后不管帶什么課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自己把握好每一次展示的機會,那怕自己再不愿意,也要強迫自己去做。

第三,才藝展示時,大多數表演較為單一,女教師剪紙、插花等較多,男教師演講最多,有內含的才藝少之又少。由此后悔自己日常生活中浪費了那么多時間而沒有去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上網時間花的太多。在今后各種比賽才藝展示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我想閑暇時一定要鍛煉自己的吹拉彈唱、畫畫寫寫,到時候會用的上的,因為真正所表達的是在展示一個人基本素養。

第四,粉筆字還是要寫的,現在多媒體在課堂上用的較多,大多人已不愿多進行板書或賴的去寫,整體看來比賽教師的粉筆字與硬筆字都不是太好。我想日常中這些我們都會使用,不行就寫慢點,只要注意,時間長了總會得到提高。

第五,即興演講,這類項目在平時的教學中使用的比較少,學校的各種比賽中也很少涉及,往往教師在抽到題目后,很難在2分中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更不要說把語言表達的精彩和全面了。反應慢節湊跟不上,建議自己多鍛煉。

第六,日常的工作再忙也要進行全面的準備,這次讓我無法原諒自己的是,一直用忙來為自己開脫,等真正比賽時,你會發現周圍的人都是有備而來,甚至是準備了2個多月,能為自己爭取一次機會是多么的不容易,事無具細,一定要萬事俱備。工作中會多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涉獵更多書籍,多參加活動,讓自己思想開闊,行為舉止變的自然大方,語言變的有感染力,文章有深度,自己的課堂更具有吸引力!

可能是在下面特別農村學校待的時間長了,信息閉塞了,生活太安逸,自己變的恍惚沒有求知欲望,而外面的世界真的是特別的精彩,我感覺自己墮落了,雖然還有點年輕,可當年畢業時的勁頭已經再也找不到了,整個人被煩事纏繞著,困惑在爾虞我詐繁瑣的人際關系中。比賽中一個86年出生的小女孩讓我重新認清了自己今后方向,她就是柘汪中學的徐妮老師,市博客一等獎的獲得者,才氣外溢,她的每一句話都堅定自己的目標。我想,做學問,一定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文化技能素養的人。我會努力的,人生的機會還有很多,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會眷顧每一個人!

篇2:中學學為中心素養課堂改革研討活動方案

第一次活動

1、時間:*年7月5日中午12:30-2:00

2、地點:行政樓三樓會議室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

4、議程:

主持:謝*

(1)周校長講話

(2)陳*副校長組織學習“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改革先進的經驗和案例。

(3)謝*布置研討任務:

本次課堂改革的核心思想:學為中心

課堂教學的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解決、任務驅動

課堂改革的目的:有效學習,提升素養。

本次需要研討的問題

①根據本學科特點對課堂40分鐘時間進行分段任務設計(明確各時間段教師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

課堂40分鐘任務設計:

第一環節:0-前5分鐘:組織課堂,新課引入,當堂完成預習檢測

關注點:預習檢測卷如何編寫

第二環節:5-15分鐘:提出問題,任務驅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

關注點:問題如何來(教師如何預設問題,學生的問題如何收集和展示)

第三環節:15-25分鐘:小組展示,相互補充

關注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小組以何種形式組建,小組的位置如何安排,課堂內小組如何分工管理,班級中小組間的評價制度如何跟上,學校中如何加強對學習小組的集體評價。

第四環節:25-35分鐘:教師小結,方法提升,解題指導。

以上第二、三、四環節可以穿插進行,體現精講原則。

第五環節:35-40分鐘:當堂鞏固練習。

②適合新的課堂模式的作業布置、批改和課余時間的管理模式,體現精練原則。(布置什么作業,什么時候批改?如何批改?作業中的問題什么時候解決?以何種方式解決學生作業中的問題?)

③設計出適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集體備課模式(備什么?怎么備?什么形式的作品?)

各學科組在獨立研究期間,組長牽頭,學科組研討兩次,形成共同方案。

第二次活動

1、時間:*年7月26日-7月29日

2、地點:待定

3、對象: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每個成員帶筆記本電腦)

總務處(后勤安排)

信息技術處(提供投影儀)

4、議程:

7月26-27日:各小組研討,形成初步方案,上交電子稿。

7月28日:各小組完善方案、各小組展示本組方案(ppt形式),相互探討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本組方案。

7月29日:各小組完成本次方案,把成果電子稿上交。

第三次活動

1、時間:*年8月25日-8月30日

2、地點:學校各會議室

3、對象: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全體老師

4、議程:

1、學習課堂改革新模式,集體討論完善模式。

2、組內分工,集體備課

3、領導小組成員審核各集體備課小組的成果。

后續工作,各備課組根據學校課堂教學新模式,完善提升。

相關推薦:

高郵市中小學高效課堂過關年活動方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活動方案

親子團隊第二課堂活動方案

篇3: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讀書活動方案

根據《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溫教師〔*〕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全體、系統規劃、扎實有效”的原則,著力提高我校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水平,努力促進我校教育質量上一個臺階。

二、行動目標

我校將利用5年時間,對在職專任教師學科素養培訓、考核和比賽活動,從以下四個方面達成目標:

(一)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圍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明確校本培訓學時,在職專任教師每年完成24學時,5年內完成120學時的校本培訓,并有90%以上教師通過學科素養年度考核,獲得合格證書。

(三)通過學科素養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為教師搭建一個專業成長、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

(四)積極探索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有效途徑,開展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和改革實驗,建立健全培訓項目制度。

三、具體任務

(一)培訓

校本培訓是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的主陣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動的基礎和關鍵所在。校本培訓內容以課程與課堂為核心,按年度分主題逐年推進,重在結合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1.培訓對象:全校在職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可自選一門學科參加培訓。

2.培訓主題和內容:

主題

內容要點

教育專著閱讀

①制定讀書方案,教師每年至少閱讀1本教育教學專著;

②開展名著導讀、讀書學習會、積極撰寫讀書征文評比等交流活動。

指導學生學習

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現狀;②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③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評價學生學習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

①研讀課標和教材,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②根據課標、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課時(單元)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設計、組織教學過程,研究習題、知曉習題的價值;③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作業,能評價試題和命題;④能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研究和改進。⑤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如導入、語言、板書、總結、現代教育技術、情境創設、互動交流、課堂問題處理等)和學科專項技能(如實驗、視聽、演講、藝術等)

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

了解科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豐厚文化功底。

(二)考核

考核是保障,通過考核,促進校本培訓質量提高,促進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每年8月,組織教師參加考核。考查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分析評價指導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技能。

1.考核對象:全體在職專任教師。女教師年滿50周歲,男教師年滿55周歲自愿參加。

2.考核形式:統一測試與抽查考核相結合,

3.組織實施:縣教育局統一組織測試。

4.獎懲措施:每年考核結束,公布優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優秀率不超過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不合格率原則上控制在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5%以內。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師,校本培訓中的“讀書、專業知識與技能”等項目學時(共15學時)不予認定,不得參加當年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優秀者,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三)比賽

1、單項評比

(1)讀書征文評比:從*年起,每年2月份開通教師讀書征文評比網絡上傳端口;并把讀書征文的參賽率與校本培訓工作評估結合起來。

(2)名優教師文本解讀觀點報告評比

(3)單項技能評比

2、教學綜合能力比賽

為深化教師素養提升行動,每年在各學科考核的基礎上,推選考核成績優秀者參加教學綜合能力比賽,開展展示和交流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新平臺,以發現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骨干教師,總結推廣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1)對象:考核中成績優秀的教師代表。

(2)內容:比賽內容為“教學綜合能力”。

(3)組織:

比賽由縣教育局組織,采取學校、學區逐級選拔的方式。

1)學區(或直屬學校)級比賽的辦法由學區(或直屬學校)擬定。

2)縣級比賽分為初賽和復賽。

3)在縣級比賽基礎上推薦一定名額組團參與市級比賽,選派團隊分a、b兩組,a組為年齡40周歲及以上教師,b組為年齡40周歲以下教師。比賽設個人獎和團體獎。

四、實施步驟

具體安排如下:

(一)*年下學期全面啟動,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并按年度計劃實施。

(二)*年10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考核。

(三)*年12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比賽。

五、組織保障

(一)為了有效開展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我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鄭偉

組員:邵海銀鄭小忠邵潔蕾邵聯菊劉海鷗

永嘉縣碧蓮鎮中心小學

*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