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愛上讀書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
我女兒今年已經7歲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愛讀書了,每天晚上睡覺前總要看一個小時左右的書。我倍感欣慰,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其實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常給他講故事,帶到圖書館去看書,直到他會獨立看書為止,可是效果始終不太理想,他找不到讀書的樂趣,并不愛讀書,我很著急,經過探討,我逐漸摸索出了一些門道,想要同大家分享一下。我認為,讓孩子愛上閱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寶寶一個閱讀環境
這個閱讀環境首先得有書,其次是得有愛讀書的人。這就和讓寶寶愛上電視是一個道理的。我以前不知道,也不敢相信,竟然有好多家庭都有個特點,那就是早晨起床先開電視再干其他事,睡前最后一件事則是關電視。結果是愛看電視喜歡在電視環境中生活的大人不知不覺得帶出了一個電視寶寶。可見環境影響之重要!
很多人都把看電視當成生活中一大必要消遣,但同時,他們又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主要是在童年,所以,要想培養出一個享受閱讀的孩子應該從親子閱讀開始。
由于孩子世界比較小,所以,父母成為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因此,父母的行為習慣決定著孩子的行為習慣。所以,父母在希望孩子養閱讀的良好習慣,那么這習慣首先得始于父母。一般情況下,整天坐在電視前看肥皂劇的母親和下班后就坐在電腦前打游戲的父親很難培養出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前一段時間,我迷上了手機版的植物大戰僵尸,空余時間就玩,結果孩子放學回家做完作業看見我的手機放在那兒,馬上就拿過來也玩起了植物大戰僵尸,我察覺到我們玩什么他也就玩什么,于是我卸載此程序。每天晚上吃過晚飯,我拿起一本書看起來,并不要求他看,家里靜悄悄的,他玩著玩著覺得沒意思,也就拿起書看了起來。
二、為孩子選書很重要
為孩子選書是一件費盡腦汁的事,孩子對書有興趣才肯讀,所以,對于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一定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籍。比如,一般一歲左右的孩子對動物非常感興趣。所以不妨從孩子喜歡的動物的故事開始讀書。我的女兒愛上書很偶然,可能是女孩的緣故,從小就喜歡粉色,喜歡公主,看見粉色的就想要,有一次,我買了一本粉色的書放在那兒還沒看,他放學回家就自己看起來,從此只要有此類的書都要看一看。我覺得在孩子的閱讀之初,選書很重要,選對了孩子會從此愛上聽故事,選錯了可能會從此討厭這一重要的育兒環節。等孩子長大些了,也喜歡上聽故事了,選擇就可以寬泛些,也可以慢慢地按著我們的想法有針對性地給寶寶選擇一些書籍。比如,孩子膽小,可以選擇一些講克服這方面心理的書。我孩子小時候特別害怕打預防針,他聽了故事中的小孩由于害怕打針,結果得了小兒麻痹癥,變成了殘疾,他感受到了不打的嚴重后果,就不在抗拒打針了。總之,無論是寶寶多大,在培養寶寶聽故事的興趣之初,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根據寶寶的興趣愛好來選。
三、講故事的方法很重要
這一點是朋友告訴我的,他孩子特別愛看書,他告訴我給孩子講故事方法很重要。這是針對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或是才開始涉入閱讀的孩子而言的。給1歲左右的孩子講故事大概會比較累,因為孩子太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應該聲情并茂并輔之以動作地來給孩子講故事,而不是枯燥地對著書讀原文。這時文字對寶寶不重要,他們更關心圖畫和媽媽講故事的方法。小寶寶只是聽故事看圖畫,并不是要學漢字,所以我覺得不要照著書的的字來念,在女兒成為書的忠實朋友之前,我從來都不照著書念,我都“加工”了一下把書上的畫變成了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而且聲情并茂并配以身體語言。在女兒最初接觸書時,她也經常也纏著其他人講故事,但是我發現我家的其他人都不如我講得吸引人,也因此,聽幾句就會走,可見方法之重要。
四、經常帶孩子逛書店
書店里有濃厚的閱讀氛圍,孩子會受到這種氛圍的感染,置身于書的海洋也會覺得自身的渺小,這會更加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引導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家長是首要人選。只要愿意行動起來,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成為孩子閱讀的導師,讓我們攜起手來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吧!
篇2:新員工入職培訓引導方案
【課程背景】:
新員工入職培訓引導是一種最常用的人力資源開發方法,但普遍存在的情況是太多企業不能保證這些方案具有較高的質量和效度,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欠。理想的員工入職培訓引導方案應該能夠向新員工提供他們需要的信息,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組織。另外,入職培訓引導是一段很有利的時期:通過這段時間,可以減輕新員工的焦慮,強化組織的價值觀,并且激勵新員工去做好他們的新工作。然而,很多組織并沒有利用這些機會獲得上述好處。
【課程簡介】:
新員工在進入組織時,面臨著許多挑戰。他們要學會對于他們有效地進行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行為,同時,他們還要知道組織和工作團隊的規范和期望。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組織社會化”,是指圈外人怎樣轉化為得到認可的和有效率的圈內人(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成功的社會化能夠產生對新員工和組織都很重要的結果,包括職位的滿意度、工作績效和流動率。如果組織運用好各種策略來讓新員工融入組織,這些策略都會對新員工的態度和行為產生影響。然而,并非所有的新員工都會回應組織的這種努力,可大部分新員工也會在采取行動之前積極收集信息,運用各種戰略和不同的信息資源,來學習有關組織和組織期望他們扮演的角色的各個方面。
本課程在幫助新員工轉化有效率和獲得接受的圈內人的兩種方法是:現實工作預覽和員工入職引導。
【課程特點】:
職業化:這是一套標準的職業化入職引導與培訓方案
操作性:企業可依次標準建立屬于自己企業的入職培訓流程
實用性:實用價值強,彌補了普通企業關于員工入職、培訓的缺失
工具性:流程中標準的表格植入是入職培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享受性:聽完這個入職、引導、培訓過程,如同享受了一次星級服務的溫暖
【課程收益】:
描述組織如何讓新員工成為圈內人即“社會化”的內容、成果和過程
陳述新員工進入組織面臨的挑戰,以及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因素
描述新員工預覽現實工作的方法,并解釋這種方法能夠為組織和新員工帶來什么利益
定義并解釋員工入職引導的目標
確定有效的員工入職引導方案所具備的特點
學習有關設計、實施和評價有效的員工入職引導方案的關鍵要素
【課程對象】:
新入職員工、調崗員工、輪崗員工、人力資源部、中高管理者
【課程時間】:
1天,6小時
【課程大綱】:
一、引言
1.研討:《你是否曾經……》
2故事:曹操與劉備的“入職引導”
2.新員工入職面臨的問題――政策解決的問題
3.新員工入職引導四大原則――“您”的引導很重要
二、社會化:成為圈內人的過程
1.社會化的基本概念
2職位說明書與“角色”:個人如何做才能適應組織的要求
2角色溝通與角色定位:個人、同事、直接主管、高層管理者對同一角色有不同的看法
2群體規范:圈內人共同贊同的行為
2期望:對可能的行為、感受、規定和態度的信賴感
?“期望”影響滿意度、績效、認同感、流失率
?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新員工檢驗期望
2.社會化的內容
2基礎培訓
2有關組織的培訓
2工作團隊功能的培訓
2特定職位的技能培訓
2個人的學習與培訓
3.社會化的結果
2正面結果
2負面結果
三、社會化過程的階段化模型
1.社會化過程的階段化模型
2第1階段:預期――謠傳、軼事、廣告、媒體、互聯網
2第2階段:磨合――鞏固期望、期望變化、處理、適應
2第3階段:改變――解決問題、獲得滿意、自我激勵
2.員工組織社會化的策略與戰略
2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個人的和集體的
2連續的和非連續的
2固定的和變化的
2比賽的和競爭的
2持續的和隔離的
2法令和非授權的
3.新員工作為行動之前的信息的收集者
2雙向互動
2降低員工獲得經驗面臨的風險
2通過培訓主管和同事支持新員工收集信息
4.新員工需要什么
2準確的期望
2意外情況的經驗把握
2其它圈內人的幫助
四、現實工作預覽
1.如何運用現實工作預覽
2概念
2現實工作預覽過程模型
?預防
?自我選擇
?重復
?個人認同
2如何運用現實工作預覽
?面談
?問卷
?組織記錄
?招聘
2.現實工作預覽是否有效
2進入以前
2進入階段
2進入以后
五、員工入職引導方案
1.入職引導方案的內容的評估和檢測
2致新員工信――賓至如歸的感覺
2入職引導方案的主題總結清單
?案例《康宇公司的入職引導方案進度時間表》
2.入職引導的角色
2主管
2同事
2人力資源部
2新員工
3.入職引導方案中常面臨的問題
29大問題解析
2信息超負荷與措施
4.設計和實施入職引導方案
2案例《康宇公司入職引導方案》
5.入職引導方案的效度評價
2有效的入職引導方案通用的設計要點
6.入職引導工具表格
2《入職引導日常事務》
2《新員工入職第一天》
2《新員工入職引導表》
2《新員工培訓確認反饋表》
因為忽略了如何使新員成為“圈內人”即社會化的重要性,一些組織很少引導和同化新成員,從而使新成員不得不自己來學習。一些員工可能在探索中鍛煉出來,但是即使這些成功的新員工也要在自己早期的任職中經歷焦慮和挫折。本課程提供的兩種方法:“現實工作預覽”和“員工入職引導”可以使個人和組織獲益。
――講師的話
篇3:引導教學方案與多媒體相結合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引導教學方案與多媒體相結合,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我校從20**年將導學案引入課堂教學,數學導學案對我校數學新授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大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對于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與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通過集體備課、教研等,制定出了以“預習導學、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拓展延伸、課堂檢測”等為主要環節的數學新授課導學案模式。其“預習導學”部分要求學生在課前自己獨立完成預習提示、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或者是收集各種資料等,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做好記錄,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這樣課堂學習的目標明確,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得到了培養和提高。在“自主學習”環節,將需要學習的材料或要解決的問題通過一組梯級推進式的思考題呈現出來,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路進行引領,注重數學知識探究過程、探究方法的學習,真正地做到了動手、動腦,推動著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合作交流”這一環節,對知識的產生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方法規律的總結過程等相互交流與討論,通過信息共享,拓寬了思路、加深了認識,有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拓展延伸”部分給學有余力的同學進行探索與拓展的空間。“課堂檢測”部分,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效果有正確認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主性,有效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
同時,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單純使用導學案教學會有很多無法克服的問題,如:難以創設好的教學情境,難以展示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二次備課的內容難以添加,課堂氣氛沉悶等。而這些問題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卻很容易解決。
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好處,我只講幾個方面:
1、創設問題情境:彌補導學案的不足之處,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思考,產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動力,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函數圖象的變化,探索函數的性質;展示幾何圖形的變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等。結合導學案上的問題引領,使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3、多媒體結合導學案進行二次備課,將導學案中需要增減的變式訓練、展示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答案等制作成課件,以便擴大課堂容量,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利用多媒體的模擬性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數學新授課課堂效率
通過對導學案與多媒體整合的研究,探索出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數學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從而構建起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