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中生養成教育思想上重視行為上引導

高中生養成教育思想上重視行為上引導

2024-08-01 閱讀 9724

淺談高中生的養成教育思想上重視,行為上引導

蛟河市第一中學校王淑榮陳雁紅

教育濃縮地講就是培養習慣。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緊緊把握這個時期,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文明禮貌等習慣,這對他們現在的身心發展有利,并使他們終生受益。

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由此可見,教育濃縮地講就是培養習慣。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主要包括熱愛國家、關心他人的習慣,禮貌誠信的習慣、虛心自強的習慣、閱讀書寫的習慣、勤勞操作的習慣、求實研索的習慣等等,這些良好的習慣與當今社會倡導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20字基本道德規范是一致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學教師更應重視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大量事實表明:一個人的一些行為習慣,是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形成的,錯過該年齡段再加以培養或矯正,往往事倍功半,難以奏效。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又極具可塑性的階段,是施教的最佳期,教師緊緊把握這個時期,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文明禮貌等習慣,這對他們現在的身心發展有利,并使他們終生受益。那怎樣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作為學校的班主任,多年來我是這樣做的:

一、思想上重視,常抓不懈

德育工作點多、面廣、線長,我高度重視,把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以狠抓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并且從兩操、*、升旗規范、衛生規范、值日規范、課堂規范、安全意識、文明禮貌等方面,學校還針對學生寒暑假后紀律較散漫的特點,把開學第一周定為常規教育周,周五的班會課定為常規教育課,把班級的常規教育抓早、抓實、抓細。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養成教育中,班主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養成教育的“總輔導”,學校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交流探討養成教育的得失,做到常抓常新,堅持不懈,同時我注意經常深入班級及課堂,對學生的養成教育,班主任的工作進行面與面的指導。然而,對高中學生的教育,僅僅靠幾堂德育課,僅僅依靠班主任是不夠的,學校要求全體教師把日常教學作為德育最基本、最經常的形式,教師人格示范的德育力量及教師教學中所產生的德育效果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正是在日常的教與學之中,做到課課、天天、月月、年年地堅持不懈,從而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行為上引導,反復訓練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教育家蔡元培說過:“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的事,要重在實行。”可見,養成習慣貴在躬行實踐。葉圣陶在《習慣成自然》一文中也寫道:“要有觀察的能力,必須真個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個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個把書本打開,認認真真地去讀。”只有這樣,學生的“所知”才能化為習慣,成為相應的能力與素質。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展過程,中小學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針對不同年級,不同訓練階段,確定相應的訓練重點。我校引導各班對“課間活動”“出操*”“離校路隊”“自理自護”“課前準備”“班級器具擺放”“上下樓梯行走”等內容進行的專項訓練,做到了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這樣,從基本常規、細小之處進行規范訓練,并注重反復抓,抓反復,就較好地實現了學生不良習慣的三個轉化,即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的轉化,正確行為向良好習慣的轉化。

篇2:高中生元宵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名稱:

一中鬧元宵活動

二、活動主題:

體驗傳統節日提升民族情感

三、活動目的: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極佳時機。20**年的元宵節迎春傳統德育活動將安排三大內容:

一、寫春聯、貼春聯,

二、制作元宵燈、賞燈、觀焰火,

三、猜燈謎。

四、活動安排:

(一)寫春聯(三個年級全部參加)春聯是我國民俗文化的精粹,了解和熟悉此項民族傳統文化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也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活動安排如下:

1、每位同學在寒假期間結合語文課上學到的律詩、絕句的知識,融進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撰寫一副春聯,要有橫批,開學報到時交給班主任(春聯內容能結合學生的志向、情趣、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則更好)。

2、新學期開學,由語文老師或班主任在課上對學生撰寫的春聯進行點評,并選出代表班級最高水平的兩副春聯。

3、由本班學生2--4人在元宵節(2月9日)下午第8節課在放飛路兩側現場書寫,書寫在大紅對聯紙上,其中一幅貼在本班教室,另一幅張貼在展板上,代表本班參賽,由學校組織教師評委評比。

(二)制元宵燈并賞燈(高一高二學生參加)

1、放假前,在校園網上,觀看制作元宵燈的輔導。(班主任安排時間觀看)

2、要求寒假期間,每班學生學做4盞元宵燈參賽;可以團隊合作,住得比較近的同學可以成立制作元宵燈小組,集大家的智慧,可以有更好的構思和更美的作品。作品于開學時上交。

3、元宵節晚上將舉行元宵燈展示活動。并觀看焰火、學生包湯圓(個別班級選做)煮湯圓活動。

4、由同學進行評比,學校選出優秀作品進行表彰。

(三)猜燈謎猜燈謎開發智力、感受傳統文化熏陶。從9日下午第8節課開始,全校學生均可參加猜謎活動,學校準備了近1000聯謎底,待同學參與競猜活動。

希望班主任老師重視并認真落實這項活動。希望其他任課教師支持此項工作,在9日當天適當控制同學的作業量,讓不能回家過節的同學和部分教師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元宵節促銷策劃方案推薦

超市元宵節促銷方案推薦

元宵節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正月十五元宵節活動策劃

元宵節晚會活動策劃參考

20**元宵節燈會活動方案

元宵節期間活動方案推薦

20**年元宵節活動方案

20**飯店元宵節活動策劃

學校元宵節主題活動方案

篇3:學好高中生物課方法

談談學好高中生物課的方法

1、學會收集處理信息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紙雜志、媒體網絡、旅游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生物知識和敏感具體的生物問題,要善于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生物知識。讓學生課外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生物信息。這不僅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培養勇于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2、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國內外新的生物技術等熱點,讓學生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例如,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水果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為脂肪吃得太多嗎?還可以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周圍生物的影響等。學生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親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3、學會思考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不僅要認識和記住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要善于通過分析綜合、對比判斷,研究生命現象的特征與成因,思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要懂得學會思考分析生物問題。如運用綜合的觀點觀察現象、分析聯系、找出規律,比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律;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判斷、比較異同、認識本質,如DNA和RNA的區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異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及聯系等,形成鮮明而準確的印象。學生學習時要善于觀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質疑,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4、學會研究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觀點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會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學好生物的法寶,也是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必備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生物科學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學習生物時,要善于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研究課題,如調查當地環境污染的種類(或現狀)及其治理方案、調查當地某種常見遺傳病的規律,通過查找資料、搜集信息,或通過調查訪問、實地考察等,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料,然后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規律、原理、觀點不斷進行分析論證,從中歸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觀點。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同學們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同學們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樂于合作、團結向上的精神。

5、學會記筆記

學習生物時還要學會記筆記,筆記是一項技巧性的活動。學習記筆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和提煉筆記內容的能力。剛一開始學生可能跟不上,可適當放慢教學速度,提醒學生記筆記的內容,每節課可留適量時間讓學生整理補充筆記。尤其要避免學生將筆記記為教師上課的流水賬,不加選擇地全部記下,也要避免將筆記記成教師板書的翻版。上課是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生物課是理科課程,理解思維是上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教學生處理好聽課、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如果思考與記筆記發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思路思考,避免因記筆記而使后繼內容無法理解,對于筆記可采用寫標題留空白課后補充的方法。對于新課要安排學生預習,先對內容有一個粗淺、大致的了解后,就可減少上課時聽課的壓力,記筆記時更有針對性。筆記可以使課后復習的效率得以提高,并豐富完善知識體系。

此外,學生還要學會歸納總結、學會圖文轉換、學會知識遷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