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用
淺談板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語文教學不僅講究教學內容的情感抒發與知識灌輸,還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藝術性。而如何才能讓學生快速而愉悅地掌握所學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改變課堂結構。板書不僅具有藝術性,而且可以明確而總結地體現出所學內容。好的板書可以將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梳理成系統,突出重點、難點。讓學生在“美”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
1.板書認識。優秀的板書不僅內容豐富,并且形式美觀,注重視覺效果。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時會根據課本內容以及學生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及完美性的板書,配合線條、符號等來彰顯其美感,且可以精準地表達課本內容。
2.板書設計原則。(1)目標性。板書就是用來服務教學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在制定板書時要根據課本內容,精準概括,體現課文中的重點與難點,將板書與課文緊密聯系起來。(2)作用性。板書設計不能繁冗,要準確而精煉地概括總結所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很直觀的理解課文講的是什么。以科學為基準來體現其藝術性。在制作板書時,老師要考慮到板書的視覺效果,格式要美觀大方,結構清晰易懂。
3.板書設計要求。(1)形式美觀,靈活創新。教師掌握課本,理清教學思路,在設計板書時要與課本緊密聯系起來.
語文,的,教學
篇2:論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板書有效結合
論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板書的有效結合
摘要:現今多媒體課件在高中教學中已得到普遍應用,傳統板書卻正日漸淡出課堂,而事實上傳統板書在教學中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一節優質而又高效的課來說,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板書在課堂如虎添翼兩者缺一不可。傳統板書和現代多媒體二者各有優點,本文結合我自己具體的教學經歷,嘗試分析多媒體課件和傳統板書在教學中各自的優勢與不足,探討兩者有效結合的途徑,重點強調將兩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搭配的原則以及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結合使用的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巧妙亮點和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的結合使用的注意事項,以期望達到教和學的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板書;有效結合
多媒體在課堂上廣泛使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授課形式發生了變化,老師們在黑板上的板書是越來越少了,而曾作為教師基本功之一的板書設計在課堂上被忽視了,甚至有被取代的趨勢,這種情況在這些競賽課中反映得更加突出。似乎唯有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這一形式,課堂才會生動,否則,也許會被指責為“在課堂教學中沒有信息技術運用的意識”,課堂教學會有“老套”之嫌。尤其在公開課等比賽型教學中,大有“開講不用多媒體,板書再好也枉然”之勢。然而,對于一些老教師來說,多媒體技術是他們的弱點,于是就產生了很強的排斥心理,仍堅守著自己的“黑板”陣地。
事實上,我認為傳統的黑板板書與多媒體教學各有優勢和不足,板書與課件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是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的實驗,即人類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1]。多媒體課件和板書度可以看得見,再加上多媒體課件可以設計的聽得見,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的聽老師講課要多得多。所以本文從多媒體課件和板書的視角,分析現代多媒體課件和傳統板書二者各有優勢與不足,重點強調將二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搭配的原則,以及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結合使用的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巧妙亮點和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的結合使用的注意事項,以期望達到教和學的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一、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與不足
(一)、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先鋒亮點”
多媒體教學是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和演示課件來實施課堂教學的,其優點是:環保、高效、信息量大且有聲有色。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推廣。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和海量的互聯網信息資源在課堂上通過課件演示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達到實現部分教學意圖的目的。教師通過課件(美術字、圖片、音樂、視頻等)能立體地、形象地、全面地進行知識的講解,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生動化、清晰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調動學生的視覺直觀功能,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如今,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所有內容像教案一樣顯示在屏幕上,屏幕成了學生眼中的教師,教師則忙于點擊鼠標,關注課件的運行,變成了課件的放映員[2]。多媒體課件不可能準備好回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多媒體教學,其課堂教學容量過大,多媒體課件的不斷變化,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課件內容滾動式演示,很難將課堂知識點定格在某處,留給學生思考和做筆記的時間也不充分,學生難以對教學內容形成深刻印象;單方面的多媒體演示,忽視了師生之間的同步交流,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篇3:教學心得好板書設計有啥特點?
板書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好的板書設計需要:求精、求清、求變、求美。
一、求精:
板書需要任課教師精心準備,根據所講內容,參考和借鑒名師經驗,精選出板書的內容;需要任課老師精心推敲,知識的重點、難點和拓展內容;需要任課教師精心的安排,主體板書和附助板書;需要任課教師精心提煉,核心知識和各個知識點;在此基礎上要精心設計板書,做到板書提綱挈領,簡明扼要,詳略得當,內容精確、精煉,且一目了然,使板書能準確的反映所講內容,真正起到引領學生思維,便于學生掌握記憶知識的作用。
二、求清:
板書設計要做到條理清,思路清,重點和難點清,保留板書與臨時板書清,色彩搭配清,線條區分清,教學組織的“三條主線”(知識主線、活動主線、情感主線)清,做到:重點內容要透講;難點內容要巧講,一般內容要精講;拓展內容要導講。板書要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從而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概括一般,引領拓展的作用。
三、求變:
板書既然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學問,那么就不可能是一種模式或一種方法,板書的形式也應該是多樣而豐富多彩的,教師要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在板書的變化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魏書生就曾利用如下五種板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字體變化;故意寫錯字;變換表述形式;圖表,圖畫式;請學生寫板書等。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科,任課教師還可采取如下方法:
1、圖文并茂,相得益彰;
2、形聲同步,效果倍增;
3、動靜結合,提高實效(時效);
4、枝叉分析,思路鮮明;
5、列表歸納,聚零為整;
6、板塊拼接,巧作安排
四、求美:
教學的板書要做到:總體布局,合理美觀,書寫規范(字、字母等),形式多樣。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好象在欣賞教師的一副設計作品,教師在美的板書下,配以美的色彩,配以美的音調,配以美的課件,配以美的形體語言,配以美的教風,來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