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上發言稿

小學語文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上發言稿

2024-07-31 閱讀 6701

小學語文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上的發言稿

時間:20**年5月15日下午地點:白沙縣一小多媒體教室時間:20**年5月15日下午地點:白沙縣一小多媒體教室

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剛才讓(縣教育局)周副書記發獎,我沒有上臺,是因為要照相,我形象不好。(笑聲)。

由教研室組織的白沙縣小學語文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是一次重要的教研活動。首先,祝賀今天獲獎的老師。也感謝三位評委專家。

當一名語文教師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師是很幸福的。因為語文教師倘佯在文學的美文名篇中,是一種享受,是一種陶冶,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自己也會不斷進步!希望大家特別是在座的都是中青年教師,要不畏艱苦,爭當名師!在白沙,我們也有小語名師,五位評委就是,我們的名師隊伍要不斷擴大。

教研室給我送來了期中測試的成績,有些學校的學生語文成績只有幾分,作為母語和基本學科,學生的學習成績如此,真的令人擔憂。我們如果讓學生在起步階段就落后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就無從談起了。希望老師們重視這個問題,真正把小語教學質量抓上去。

白沙小學語文教學的春天來了,我期待并相信它將開滿萬紫千紅的花!

教師,發言稿,基本功,教學,語文

篇2:初中同學聚會發言稿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您們好:

首先,我借此機會,代表今天到來的和沒到來的同學,向當年給我們諄諄教導,給我們無限關懷的趙老師和*x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對今天參加這次同學聚會的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對未能參加的同學送去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重聚首,再牽手。不知不覺,我們已經畢業了20個年頭。我真的很感慨,20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想起當年,我們初踏進先灘中學的校園時,正處金色年華,實在令人留戀,畢竟其中鐫刻了太多的憧憬和歷練。三個春秋的故事,我們整整用了20載來復述、咀嚼和保管。

憶當年血氣方剛,青春年少,記得你趣聞逸事,音容笑貌。想起那過去的日子,不禁感慨萬千,夢牽魂繞;提起那熟悉的名字,頓時倍感親切,心涌熱潮。難忘記啊!我們的每位老師,班級的每期板報,遲遲不交的作業,循循善誘的教導。難忘記啊!賽場獲勝的驕傲,成績優異的自豪,課間的追逐打鬧,偶爾的誤會爭吵,那悠揚深遠的鐘聲,那塵土飛揚的跑道,還有那參天的大樹,茂盛的野草……

人生漫長,人生也苦短,離開校園20年,我們已用各自的努力、誠實和勞動打造自己一生的黃金時段。回憶起從前,我們便覺得前途無限、天高地遠、無所不能,讓我們無畏放眼。看到今天,我們終于明白人生道理其實很簡單:事事我曾抗爭,成敗何必在我!

歲月難堪,雖然能褪去我們的青春容顏,卻無法褪去我們的校園友情。相聚,芬芳友情難忘。讓我們執手相看:看校園,撫今追昔,感慨萬千;看同窗,問寒問暖,交流共勉。絮絮情誼,曾經的童心、愛心和現在的責任心,使我們倍感溫暖。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把這次聚會當成人生的小驛站,休整片刻后再快馬加鞭,同時我們也會記住:相識不易,相處更難,同窗三載,因為有緣!黃金有價,情義難買,彼此珍重,相互攙扶,克服困難。

最后讓我們共同祝愿:師生之情天長地久!同窗之情天長地久!我們的健康天長地久,我們的快樂天長地久!

篇3:小學教師比武教研活動發言稿

開場白:這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就是為參賽老師出謀劃策,幫助我們組的成員,在教師比武中,積極展示技能學科老師的風采,發揮團隊的作用,集思廣益,提供一些幫助。

參賽的意義:我以為,作為一名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身的智慧與能力,運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將教材知識,淺顯易懂的呈現給學生,讓全班孩子學會并且掌握,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是我們必須努力和追求的目標。

而教學比武是實現目標的有效手段之一,雖然只是一節課,但那是日常工作,長期積累后的集中展示。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必須在平時的每一節課中,要有探索精神,不斷摸索適合學生,展示自我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用心教學,積極反思,勤于動筆,將日常工作中的點滴,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為什么要寫?有什么好處?因為通過動筆,將零碎、散亂的思維變成文章,你就得重新系統地再思考,經過這一過程,你就能對這一事件有一個系統的歸納與總結,經過反復的捉摸,或許就能產生思想的火花,從而發現事件的本質。這時對于自身的成長來說,就產生了一個飛躍。這樣做之后,還能夠為你教學論文,教學經驗、總結,積累許多很好的素材。我覺得寫博客是一種更有效的記錄方式,省廳不僅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還舉辦評獎活動。寫博客的好處:你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下載,自己或他人的文章,還能夠與同行交流,更重要的是,還有獲獎的機會,可畏一舉多得。

綜合學科教師參賽的優勢:在坐的每一位都承擔好幾個年段的教學,所以比語、數學科更具優勢,因為你有選擇的空間,選教材、選班級。而這兩個條件,又是上好課的基礎條件。從我自身的學科與經歷,感覺二、三年級是開課的好班級,因為二、三年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在造型時沒有思維定勢,在色彩的運用中能夠隨心所欲,因此作品常常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在教材上,以手工課為主,手工課容易合作,更容易出作品。

教材的研讀:好象是五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句諺語:書讀百篇,其義自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特別強調讀的作用。其實我們的備課也一樣,因此才有了教材研讀這么一說。在你選擇好教材之后,接下來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讀你的教材,先讀再研。我是這樣理解的,從教材中的課題入手,它是教學目標的切入點與歸宿。接著是教材中的文字與圖片內容,只要是教材中出現的內容都是重點。讀的目的,就是理解教材中的所有內容。達到什么承諾才叫讀懂呢?我覺得,至少是理解了讀題與材料里的文字與圖片的關系,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讓學生學會本課知識,得出本課的教學目標。讀懂之后在于研,首先是研究教材與教師能力的結合,得出教法;其次是教材與學生的聯系,得出學法。接著決定采用什么流程,將教法與學法有機整合,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比賽的獲勝法寶:就是課堂上的亮點,也就是有給聽課教師眼前一亮的點。這可以預設,也有可能隨機。如果預設,可以在抓重點上,也可以在難點突破上……但無論在那個環節,都必須是創新,因此有難度。還有就是對課堂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處理,因為教師的機智,化被動為主動的事件,更是課堂的亮點所在。當然,亮點的產生,其實還在于日常的積累,厚積才能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