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身邊處處皆資源: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改小故事

身邊處處皆資源: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改小故事

2024-07-31 閱讀 2182

“問泉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要想使自己的教學出色,不僅要付出辛勞,更多的是對教育教學不斷地總結與探索。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經歷了教學的不斷改革。也學習了“先學后教”、“生本教育”、“五自”等課堂教學模式,不管怎樣的教學模式,我們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讓自己的課堂達到高效。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可見教育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貼合。然而語文課堂的教學就是生活的延伸,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資源。將語文課堂教學融入真實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來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是我們提高課堂教學有效的方法。那么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就要合理適時的運用好身邊的資源。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把生活中的素材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是很不錯的方法。低年級的孩子自制能力差,一節課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都要去維持紀律,培養他們的習慣。雖然也做了許多有意識的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的活動,但能夠順利進行和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那是一節識字寫字課,當我們學到了“飄”字的時候,有的孩子說這個字太難寫了,也太難記了。結合著低年級孩子愛和別人比賽,愛游戲的特點,我讓他們比賽,看誰以最快的速度給這個字編上“順口溜”,便于好記沒多大一會兒,我們班愛說話的小胖舉起了胖乎乎的小手說:“老師我知道,車票被風吹走了,飄在空中。”我一鼓掌,其他孩子也跟著鼓起掌來,因為小胖說的這個“順口溜”不但記住了這個字的字形,而且也說出了字音。通過這次的識字寫字小活動,在以后的課堂中,有的孩子還通過一些類似笑話的識字方法,有的孩子跟家長逛商場,超市也認識了不少字。還有我們在學習“武”這個字的時候,總是有孩子,愛多上一撇,為了糾正這個錯誤,我問孩子們:“這是字能給它找個伙伴兒(組詞)嗎?”孩子們一下子

篇2:小學語文作文評價課改進

小學語文作文評價課的改進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劉盈利

摘要:傳統的作文學習評價,僅僅只是對學生所掌握的語言文字的表達和交流能力進行書面的比較狹窄的測量與評價(通常僅用一個考題就決定學生的作文成績),這種評價可以從布魯姆目標分類理論中找到依據,注重的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量與質的一次性的終極性的考核,不符合新課程根據各學段目標達成的要求,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進行全面、綜合評價的要求。我們在新課程中希望把學生的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把作文教學變成師生共同參與的多元互動的教學活動,并進而使寫作成為語文學習的主要動力,使作文教學成為素質培養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作文評價多元互助互動

《語文課程基礎》中的評價建議是這樣說的:“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從建議中看出語文評價是學生發展的資源,其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那么寫作評價就要體現評價的發展性,力圖讓每一次評價成為本次寫作的延續和下次寫作的起點,讓學生在每一次評價中提高寫作能力。于是我嘗試在小學作文評價課堂中進行三次改進。

第一次嘗試:讓學生掌握作文講評四步驟。

布置作文,寫作前的指導雖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作文評改更為重要。既然作文本上的評語作用不大,那么就干脆把“權利下放”,把作文評改放進到課堂中,設法讓學生們對修改作文產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作文講評課的四個步驟:(1)首先,復習寫作的基礎知識,回憶作文的要求及指導的重點;(2)習作展示;(3)學生討論,指出優點,并提出修改的意見;(4)作文修改。

第二次嘗試:讓學生書面記錄修改的意見。

嘗試的結果,學生的討論很熱烈。他們在討論中發現了不少的優缺點,并能針對作品中的不足提出許多較有價值的修改意見。被展示的習作通過修改,作文出色了許多。但是經過幾次的作文評改課后。我發現:多數的孩子都能積極參與討論,但是對自己的作文,除了修改和訂正錯別字之外,基本上文章不會做大的改動。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除了被展示習作之外大多數同學都沒有做書面的記錄,讓他們修改,有許多同學都忘了。為此,我調整了作文講評課的操作要求,讓學生把展示習作的意見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對照自己的作文,及時記錄課堂上提出的可供自己修改作文時參考意見。被展示作文的習作者針對別人的評判,可以作自我辯護或說民為什么這樣寫作。讓學生們在辯論中明確寫作的要領。

第三次嘗試:讓學生學會編寫作文提綱。

指導策略的調整,在一些學生身上是奏效的,但是對于不少同學的作文修改只是作了稍稍的改動,改觀不大。究其原因,是學生對照寫作要求,覺得相距甚遠,修改就等于重寫,太麻煩。的確,對于寫作基礎不太好的同學頭痛。寫一次已經是很不容易,重寫更是頭痛。為此,我開始強調寫作前要靜思和精思,編寫作文提綱。

因為,大部分學生作文前都沒有計劃,提筆就寫,一氣呵成,寫到哪里算哪里。憑感覺寫出來的左恩,只能是勉強湊足字數,很難符合作文的要求。

起初,學生雖然也編寫了寫作提綱,但作文的隨意性還是很強。原因是多數學生都是為了應付老師。為此,我把提綱講評與修改講評一起引入了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堂內修改作文提綱,檢查提綱與題目是否吻合,并把提綱寫具體。教師巡視,挑出較好的提綱做示范。經過幾次訓練,學生作文偏題情況大大減少,作文講評討論后的“修改工程”大為減輕。學生也樂于動手修改作文了。

所以我們要適應課程改革和社會發展、人材成長的需要,運用新的評價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作文學習氣氛,以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核心,調控學生主觀因素,多角度,多層次,多方法的來評價學生,使學生通過評價取得自身學習受到肯定的快樂,把少數人的作文學習,變為人人都能獲得進步的作文學習。

篇3:小學語文教學征文我課改故事

課改將我們推到了陣地前沿,我們每天的課堂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這就是我們的課改實踐,這就是我們的研究現場。依托課改精神,課程綱要,創設生本課堂,不斷拓展學生學習空間,提升師生生命質量。每天我們都在演繹不同的課改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將心比心》這一課,其中一個學習任務是結合生活實際,與同學交流對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李娛樂同學站起來說我的理解是:“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拿自己的心比照別人的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李娛樂同學說完,下面一片唏噓聲,我感覺孩子們對這樣的理解不滿意。然后我就問:“誰還能談談自己的理解呢?”大家都低頭不語,似乎又找不到合適的辦法。

這時我靈機一動,孩子們不能談出自己的理解,是因為大家沒有聯系到生活實際。我就啟發大家說:“同學們,有一次我趕公交車上班,車上一個位置都沒有,全被去水磨釣魚的老年人占著,他們高聲談論著自己昨天的收獲,釣魚的經驗,今天的期盼,有幾個上班的年輕人只好站在過道上搖搖晃晃。其中一個氣憤地說:“這些老年人還不呆在家里閑著,出來和年輕人爭搶公交車,要知道養老金還得年輕人去掙呢?”我當時腿正累的酸疼,聽了這位的話,也覺得有理,可現在想想就覺得有點苛刻了。”

當我說完,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同學打開了話匣子。

劉涵帥迫不及待地舉手發言:“老師,就是。我騎自行車來上學,就煩前面走著一位老年人,他也不讓路,不偏不正,正走在路中央。”

“我奶奶常年有病,記性差,連吃藥這事都記不住,還得我媽提醒,真煩死了。”李聰穎說。

我順勢引導說:“同學們,想想有一天我們也會變得老態龍鐘,變得行動不便,變得耳聾眼花,我們希望年輕人怎樣對待我們?”

“希望年輕人寬容和理解。”

“希望得到尊重。”

“希望得到幫助。”

“對呀,歲月流轉,時光荏苒,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和理解,我們就要幫助和理解老人,尊重老人。”

大家點頭認同。這就是將心比心。

我又引導大家回顧前一階段的一個事例:長春偷車賊周喜軍,偷走一輛豐田越野車行駛在公路上,發現車上乘坐著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就喪心病狂地將其掐死,埋在雪中。這令人發指的罪行,不可饒恕。

“老師,如果周喜軍關愛孩子的話,他可以把孩子放到有人的地方,得到救護。”劉亞星同學說。

周晨陽說:“周喜軍貪財,也不能傷害一個不諳世事的嬰孩呀。”

我點撥說:“如果周喜軍站在孩子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也不至于做出這樣的惡行。”

經過研討,我們一同認識到,中國有句古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講得都是將心比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拿自己的心比照別人的心,尊重老人,關愛孩子,寬容和理解別人,我們的集體就會團結,我們的家庭會和睦,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和諧。

反思今天的教學現場,能夠順利突破難點,完成學習任務,得益于反彈琵琶法,課文給出兩個正面的例子,一個是一位阿姨為奶奶推開商店沉重的大門,希望自己的媽媽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幫助她;一個是母親鼓勵實習護士為自己再扎一針,順利開始工作,希望自己正讀醫科大學的女兒也能得到第一位患者的寬容和鼓勵。僅此兩個例子,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將心比心的道理還有難度,我給出反面的兩個例子引導學生思維的觸角向縱深處延伸,順利理解了最后一段話的含義,也從中有所啟發。這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僅是一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是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所需要的。

師生互動玩轉魔法作文

我教《火燒云》一課,當讀到課文的第五段,學生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