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進行有效教學課堂評價

進行有效教學課堂評價

2024-07-31 閱讀 8636

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課堂評價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沙河學區(qū):劉小英

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發(fā)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不只在于教師事先精心設(shè)計好的每一句教學語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師生雙向交流過程中教師有沒有充滿教育機智的教學評價的有效發(fā)揮。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是停留于表層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銜接,而是在整體深刻理解文本和學生實際后煥發(fā)的自然而然的創(chuàng)設(shè)和生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評價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準確得體,催生活力

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主體對客體滿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斷。在語文課堂上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教師用常用語言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過程、結(jié)果等進行判斷,再行褒獎、指導。首先課堂教學評價必須準確。準確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就沒有了生命力。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準確的課堂教學評價還需我們關(guān)注課堂中生成的細節(jié),及時提醒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二、機智應對,化險為夷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機智幽默、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幽默的和風細雨、詼諧輕松,可以使它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達到匡正糾謬、明辨是非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機智幽默、生動的評價語言,更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以愉悅的心情去主動、生動地學習,從而使課堂生花,為教學增色。

教學過程充滿著各種變化、發(fā)展,始料不及的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靈活運用教學機智,將預設(shè)性語言和隨機性語言結(jié)合起來,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突發(fā)情況,臨時調(diào)整預設(shè)的流程,快速反應,巧妙應對,就能化險為夷。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應因境、因事和因人而隨機應變,用自己內(nèi)在的魅力,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捕捉亮點,學會賞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能激發(fā)人的潛能,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以鼓勵。成功,哪怕只是一點點,對一個學生樹立自信意識也是極為有益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要吝嗇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賞識與贊許,要及時送上充滿激勵的評價,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增強自信心,檢驗成功的快樂。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四、尊重差異,期待成長

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而異,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教師要了解他們的基礎(chǔ),關(guān)注他們的發(fā)展狀況和努力程度,尊重差異,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并給予具體指點和引導,耐心期待學生一點點成長、進步。

著名的教育評價家斯塔佛爾姆強調(diào):“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求教師評價時不只是簡單的判斷或褒獎,而應注重具體引導,應更多的從內(nèi)容、方法等方面去點撥和啟發(fā)。有位老師在教學總結(jié)課文時啟發(fā)到:“請同學們想想,你頭腦中神奇的橋是怎樣的?”話音剛落,一個小男孩站起來一口氣說了四種神奇的橋,教師評價說:“你真聰明。”仔細瞧瞧,那個學生一臉平靜,不經(jīng)意地坐了下去。顯然,學生聽多了這樣泛化的評價,早已產(chǎn)生審美疲勞,不感興趣了。這樣泛泛而又單一的評價缺乏針對性,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久而久之,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對如此的評價會麻木不仁,心理效應為零,評價也就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你真聰明”,聰明在哪里?“你真棒”,棒在何處?都應大聲給出具體參數(shù),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于自己的關(guān)注和重視,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并在此基礎(chǔ)上有所發(fā)展和提升。上述例子中老師的評價如再具體形象些:“看來這位同學對橋特別感興趣,等你學習掌握了更多的知識,長大后也會是一位會變魔術(shù)的橋梁專家。”這樣具體的語言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把自己和“會變魔術(shù)的橋梁專家”聯(lián)系起來,幻化出自己也是橋梁專家的美好形象,從而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進入更加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產(chǎn)生出奇思妙想,這也正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一種溫暖的撫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評價學生時,心中要有“愛”,要做到“每句話背后都是一顆心”,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評價一定是發(fā)自內(nèi)心,真心實意,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才會接受老師的評價。教師情真意切的評價,定會讓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shù),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學功底、良好的口語素養(yǎng)和正確的教學理念。相信我們在課堂上關(guān)注和體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會認真傾聽,在反思中增強研究意識,培育教學機制,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探索,一定能步入這座有效評價的藝術(shù)殿堂。

篇2:老師課堂上怎么進行有效教學評價

老師課堂上怎么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對教學情況全面測評的一個手段。課堂教學的評價的目的就是聚焦于微觀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的優(yōu)勢與不足,不斷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趙德成教授的《有效的教學評價》讓我們體會到:教學評價要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要淡化教學的評價指標,要以校為本扎實有效地開展。

一、教學評價要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

以往的教學評價看重結(jié)果,注重教師的課堂表現(xiàn),側(cè)重課堂表面的熱鬧形式。公開課是這樣,常態(tài)課也是如此。在這種評價體系下,教師是主角,是演員,而學生成了配角,成了觀眾。顯然,這違背了新課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違背科學原理的評價。

如何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呢?我們的評價一定要真實、有效。從教師層面看,導入要有效、點撥要有效、激勵要有效、技術(shù)運用要有效、情境氣氛要有效、目標確定要有效、師生互動要有效等等。從學生層面看,自主運用時間要有效、合作交流要有效、思維探索要有效、過程生成要有效、表達闡述要有效、情感體驗要有效、活動訓練要有效、總結(jié)反思要有效、目標達成要有效等等,無論哪個層面,都應以學生為評判標準,從而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絕不可以“穿新鞋走老路”、“穿新鞋走歪路”。

二、教學評價要摒棄或淡化評價的指標

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我們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摒棄或淡化評價的指標。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是在公開課上,我們往往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做到教學過程完整,教學任務要圓滿完成,語言要生動富有感染力,還要使用多媒體等等。殊不知,這些評價的指標根本不能體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例如對《狼牙山五壯士》這篇傳統(tǒng)的課文,在閱讀教學時絕對不可能只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首先,我們需要在教學思想上定位,走出“內(nèi)容分析”的“魔區(qū)”。其次,在閱讀指導上,要踩好“教材是例子”的三個點,即:目標與方法的點、整體把握的點、學習語言的點。然后,根據(jù)學情分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扎實達成教學目標,體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

再則,我們不能強求所有的課非得用多媒體不可。曾經(jīng)有學校把沒有使用多媒體的課例視為不合格的課。這樣的評價指標導致有的老師濫用多媒體。在上《圓明園的毀滅》時,放了一場電影,電影結(jié)束,老師總結(jié),課就結(jié)束了。學生有什么收獲呢?唯有嘆息而已。

“任何一項改革在實施中遇到的真正困難,不是發(fā)展新的觀念,而在于從舊有觀念世界中剔除不適宜的成分。”所以要追求有效的評價,我們必須剔出不適宜的成分,摒棄或淡化評價的指標。

三、教學評價要以校為本扎實有效地開展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評價中,我們通常以“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其基本評價步驟是: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