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與方法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與方法

2024-07-31 閱讀 9283

淺談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方法

摘要: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的支持,在現在教育環境下,信息技術會使教師的專業發展漸入佳境,錦上添花。本文把信息技術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信息技術對教師更新教育理念,豐富認知結構,培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入手,對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途徑和方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詮釋,總結了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密切關系,強調指出信息技術是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時代要求,同時明確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教育信息技術;專業發展;途徑與方法

眾所周知,教育信息技術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它是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技術息息相關的,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絕大多數教師對信息技術知識已有了較系統地掌握,已初步具備了實際應用的能力,可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依舊因循傳統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教育信息技術倍受冷落,馬放南山,究其原因,是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認識不足,同時有許多實際問題亟待解決。要想使信息技術能應用到日常教學工作中,要使教師在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向前,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教育信息技術理論,端正思想,研究內涵,尋找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廣泛開展與教師專業成長密切相關的各種教育教研活動,統一觀念,統一行動,把網絡虛擬環境下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與現實的學校教學活動有機整合,高效促進整個教育環境的改變,向好的方向發展。

關于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研究領域,國外有很多有關的理論模式,例如凱茲的教師發展階段論,伯頓的教師生涯發展論,休伯曼的教師職業生命周期論等等,雖然不同的專家有不同的解說,但其共性特征是教師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有一定的專業道德和訓練方法,最終是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廣大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已成為必然。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現代信息技術是如何推動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的?對此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解。

一、打造網絡教育平臺,更新教育理念。

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時代的產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教育理念也一定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更革,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時刻建立與時代精神息息相通的理念與認識,把它作為從事本行業工作的核心與基點,用全新的認識與信念引導學生,注重基礎教育的方向性、革命性,用新的教育觀念和新的學生觀念精心地教育書育人。網上信息資源豐富,多種新理念的知識學習能使教師迅速從舊觀念的陰影下走出來,各種網絡下的新理念實踐案例供我們吸收借鑒,相比之下,我們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成效甚微,相形見絀,更激發了我們更新觀念,用新的課改精神武裝自己頭腦的變革意識,而新的信息技術本身就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與時俱進的要求。新課程不僅要求廣大教師努力學習掌握最新的現代教學技術,還要求教師們要實現信息技術本身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基于上述要求,我們廣大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具備扎實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更要具備創造性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而一旦形成了這種精神意念,就可以更好地適應與完成日新月異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篇2: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摘要】信息技術以其巨大的容量、豐富的表現形式、直觀的感受迅速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普及,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促進教學的重要性。教學技術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功能各異的現代化資源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并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教學手段。在教育中創新,在創新中與信息技術齊頭并進,將創新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不斷注入活力,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共同進步它才有發展的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深入,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正在產生深刻的變革,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傳授的進程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發展、自主學習、意義建構等的進程。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最佳方法,為加快實現教育信息化做出應有的努力。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具有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網絡中的信息資源,調用素材庫中現存的資料,幫助我們解決教學難點。其次,有利于發揮教學個性。沒有個性的課堂教學只是教材的翻版,久而久之,被束縛的就不僅是學生,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內容制作出有個性的教學課件。如某一課所涉及的內容趨向專業性,我們就可以調用一批符合教材內容的素材充實進去,使這一課件具有它的獨特風格,那么這一節課也肯定是別具一格了。第三,有了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運用,我們制作好課件再去上課,就能避免上課時捉襟見肘情況的發生。因為我們是按照備課教案做好課件,所以就能把無所適從的情況消滅在準備階段。第四,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容量增大了、色彩豐富了、生動性增強了,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一、突破教學難重點,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在進行教學中,有些內容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媒體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俱備,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所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形象、清晰、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起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楚,學生難以聽明白的問題,有效地實現講授內容由景入情,言簡意賅的作用,是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能取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而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教學已由講授型向創新型發展,它不僅要求教師自己動手制作課件,更多的能讓學生手、腦、心、眼運用為一體的操作過程。它可以把教師的語言形象地表現出來,也可以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形象表現出來,還可以使教師的板書更加清晰更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更能把多層次、多方面的思維集中在一起進行研究和比較。因此,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表現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種充滿樂趣的途徑,從而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活潑。恰當地選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來輔助教學,能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不拘一格的特點。運用電教媒體,可以把抽象的分析變得具體而形象,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習情感,培養其學習的興趣。比如上《雨點》一課,我先讓學生聽一聽雨點的聲音,再問:雨點落到了哪里呀?然后讓學生讀課文,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這樣一來很自然的就把學生引到了書本上,學生有了想要找到答案的沖動,就會主動去尋找答案,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教學形式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充分調動多種教學媒體的形、音、色,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明,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如課文《豐碑》一課,教學重難點在于學生對晶瑩的"豐碑"的理解。教學中老師適時展示多媒體課件: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個被凍僵的老戰士左手微微向前伸著,雪凝成晶瑩的冰覆蓋了老戰士。然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老戰士真的是向戰友借火嗎?他可能想些什么呢?他可能說些什么呢?學生通過讀書,思考,交流,仿佛置于文字敘述的環境中,去體會老戰士的所思所想,答案有新意卻也緊扣中心,教學效果很好,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目的。

篇3: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措施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措施

摘要: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尤其是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要求和挑戰。進入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發展因附有信息化特色,對很多教師來說不知所措。本文針對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教師對信息技術及專業發展的理解給予定位;對信息技術的導向作用及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和總結,進一步使教師明確信息時代自身專業發展方向;明確信息技術對自身專業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和完善自身專業發展,最終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關鍵詞: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

信息時代以來,信息技術悄然融合到教育教學中,對教育各因素產生影響。因此,教育信息化發展、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就成為教育領域一系列新課題。近年來,教育領域一直致力于通過各種方式培養中小學急需的信息化教學人才,借助信息技術推動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教師專業發展。然而通過一些研究資料和作者實踐中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有些不知所措,迫切需要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指導,特別是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方法、途徑和經驗技巧,需要提供大量案例,啟發他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指導下,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存在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話題普遍感到比較陌生,只有在弄清楚信息技術為何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道理,并且掌握信息技術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途徑和技巧之后,才會提高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可持續性和有效性,才有可能將信息技術融入工作、學習、生活和專業發展。

一、對信息技術和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

提到信息技術,老師們并不感到陌生,也許能說出很多自己的理解,但往往很片面甚至理解錯誤,人們總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看成是機器或有形的物體。從技術的起源和發展來看,技術是指在解決實際問題或完成現實任務過程中,系統地運用科學和其他有組織的知識。因此,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則可以理解為: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各種硬件設備及軟件工具與科學方法,對圖文聲像等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存儲、傳輸與使用的技術之和,即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硬技術為所使用的工具和設備,如儀器、視聽媒體、計算機及其軟件等;軟技術為所使用的知識、策略、方法和技巧,如思維方法、學習策略、教學設計等。我們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必須綜合“硬、軟”兩方面技術,不能獨立的只看到物化技術,還要深入到背后所隱藏的智能層面。

教師專業發展,這個詞對很多老師來說有點陌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曾經和一些老師交流,他們中有人在質疑是不是叫法不對,或者書寫錯誤。因此,這種理解也是導致教師專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增長和完善的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也就是說作為教師,我們不光會給學生傳授已有知識,還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提升學習意識、拓展知識面、提高能力,在不斷鉆研中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理念和思想。所以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發展過程。

二、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及特點

信息時代將教育推向信息化,因此,教師專業發展不同于以往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人們往往把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稱為“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故教師專業發展在這個新的時代呈現出新的目標要求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