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多媒體平臺在教育教學中作用

多媒體平臺在教育教學中作用

2024-07-31 閱讀 4710

淺議多媒體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正寧縣山河初中趙會寧

正寧縣蔡峪小學鄭海霞

昔日,一本教材、一名教師、一群學生就是教學的全部。資源的匱乏,知識的缺乏,理解的偏狹,方法的單一,成為教學的短板。進而造成學生認知視野狹小、主動性不足、思維僵化,導致教學效率低下。今天,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電化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兩者有機結合,構筑了新的教育平臺,從而促發了教育的大革命。多媒體展示平臺與網絡結合,和教育嫁接,為教育的發展創造契機,為教學的實施帶來良方,把課堂教學推向了一個嶄新舞臺。一夜春風吹,遍地百花開,課堂教學異彩紛呈,教育進入新紀元。如何利用網絡,憑借多媒體平臺,實現與教育教學的完美結合,完成豐富知識、提升能力、開發潛質的目標成為教育者探討的新話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澄清認識,端正思想,改變觀念就尤為重要。據此,筆者結合一線經歷略談一二拙見:

一、網絡與電化設備聯姻,又與教育教學嫁接,使優勢

資源共享最大化。

首先,網絡的普及使校際間的交流互動快速便捷,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贏機制,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我國中西部教育發展嚴重失衡,尤其是城鄉間的差距更大,偏遠山區的差距更無法想像。便捷的網絡使溝通無限。優質的資源憑借網絡開辟新的傳輸渠道,加快了傳輸速度,提升了利用價值。校際間的交流合作與扶持也變得暢通無限。即使相隔天涯,也可促膝相談。強弱聯辦、優勢互補、均衡發展的機制假借網絡迅速成形,教育均衡發展步伐迅速加快。資源的搜集、整理、遴選、上傳形成健全運行機制,資源庫分類日趨合理,資源門類日漸齊全,資源庫的完全開放,使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中西部學校校際間的交流、教師間的互動因受益而頻繁,網絡培訓與學習成為最好學習方式。通過網絡,強強聯手,更加集優;通過網絡,強弱共建,實現共贏;通過網絡,與名師對話,提升自我;通過網絡,生生交流,共同進步。小空間,大舞臺,溝通無限,與股掌之間獲得進步,成就自我,達到目標。網絡功不可沒!

其次,利用網絡與名師對話,縮減了教師間的差距,加快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養。

集一家之言,成一家理論,易成偏狹;博采眾長,集百家之言方能遠見。網絡搭建的平臺使教師間的交流互動快捷便利。與名家交談,和名師對話,質疑解疑,聆聽教誨,于指間的擺弄中便可完成。學習名家教育理論,觀看名師教學實錄,聆聽專家教育講座,于瞬間的點擊下便可實現。交流平臺的優越化,使交流空間最大化,更使優勢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化。高效的網絡培訓加快了教師的成長,也促進了教育的快發展。

二、電子白板應用于課堂教學,多元素的結合,為高效

課堂的創建構筑了良好平臺。

電子白板集音頻、視頻制放功能于一身,將文字、文本、

圖形、音像等元素有機結合,書寫與繪圖并舉,動態演繹與語音展示配合,優越的功能與課堂教學完美媾合,直觀形象,貼近真實,走近自然,如臨其境之感,強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多元素的綜合發酵,形成合力,寓抽象于具體,視聽結合,寓教于樂,喚醒教學主體主動性,使課堂異彩紛呈,教學效率迅速提高。時而還會迸發創新的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電子白板就是實現現代化教育教學的利器,實現了教育與網絡、電子產品完美結合。

篇2:多媒體教學好處構建優質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淺談多媒體教學的好處構建優質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摘要:傳統教學中的一支粉筆,一塊小黑板和一本教科書的教學方式,正被多媒體教學、班班通和數字全覆蓋等先進教學方式吸引,多媒體在學校課堂的教學以圖文并茂,聲像兼備的聽覺視覺效果,生動,直觀形象地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學模式。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日新月異,給教師教學是新的挑戰,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與時俱進,更新理念,提高要求,講求高效,充滿生機,揚長避短,構建優質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字:多媒體教學;高效課堂;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學校的網絡建設已經是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課堂教學應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像我一樣的大多數農村小學一線教師,從事二十余年甚至是三十余年教育教學工作,傳統教學中的一支粉筆,一塊小黑板和一本教科書的教學方式,正被多媒體教學、班班通和數字全覆蓋等先進教學方式吸引,多媒體在學校課堂的教學以圖文并茂,聲像兼備的聽覺視覺效果,生動,直觀形象地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學模式。我談談多媒體教學應用的體會。

一、多媒體教學教學具有傳統教學不可比的優勢

1、直觀性。多媒體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并能夠突出要點,有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多媒體教學中設計真實的背景,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真實的背景資料,通過動畫、圖形、聲音的演示,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如我在八年級物理《光的傳播》以及《平面鏡》的教學中,長期的教學傳統教學模式往往使課堂枯燥,學生毫無興趣,從運用課件后,加上學生實驗,學生就能輕易的理解光以三十萬千米每時的光速,從光源處傳播過程,消除學生對光傳播的誤解(光是由人眼向物體傳播的)。《平面鏡》教學中,關于平面鏡所成虛像的特點,由于人眼成像的透視效果,學生很難體會“等大”,課堂的學生實驗和討論已經能初步解決學生的疑問,課件的再現就能完全演示學生實驗的過程,這是傳統教學無法完成的,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2、大信息量、大容量性。多媒體的教學,讓教師準備足夠的教學資源,課堂教學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傳統教學的課堂上,很多時候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教師在寫,學生在看”,教師在課堂中往往“滿堂灌”,學生只能機械地,被動地接受知識。大部分教師根本上沒有做到學生的參與度,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又多,加上過多的板書、要寫的題目,要畫的圖形占的時間多,使得精講多練成為一句空話,但如果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課件的制作中把要寫的內容及要畫的圖形制作好,在多媒體課堂上,教師通過對電腦控制,逐步把相關內容展示出來,這樣可以為教師節省了大量書寫的時間,對于那些課程任務重教師,明顯地減輕上課的壓力和負擔,同時節省下來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練習,同時又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課堂作業,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果,減輕了學生課后作業的壓力。這樣,對師生來說,都是兩全其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