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2024-07-31 閱讀 7758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羅京第一小學龍美娃學分賬號:525316

一、教師要做到讀寫結合

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寫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鉆研教材時能夠關注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的方法,諸如怎樣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遣詞造句等,要在讀的同時讀明白: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寫這類文章要怎樣才能寫好。這樣,讀文章就仔細認真多了。平時,我還經常提醒孩子們,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這個題目的中心詞是什么?也就是學習審題。如果讓你來寫,應從何入手?讀文章的過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讀完后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勵孩子養成一邊讀一邊提筆在手,養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這樣琢磨咀嚼,會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要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讀與寫要實現兩者之間有效的結合,首先要利用好語文課本這個最好的載體,在語文課堂中結合教材的設計,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孩子寫話實踐提供仿寫借鑒的對象,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進而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1.讀寫結合,先從課文的仿寫做起

仿寫是寫作的一個單項訓練,扎扎實實地練好寫作基本功,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如遣詞造句,小的片段練習等,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如我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讓同學們學習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運用總分總的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從不同方面來寫,并用上“總之”一詞。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結合季節寫花兒盛開的情景,有的聯系品德課上學到的知識,從不同方面寫了祖國的變化……效果相當好。

2.讀寫結合,還應為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

在閱讀中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讓孩子在閱讀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課文情感,習作中才可能會有可寫之處,更有可看之處。巴金老人曾說:“我會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更有感情。”閱讀時孩子們融入了情感,在腦海里產生了作品中所描寫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閱讀體會、感受。孩子把閱讀的體會感受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中,產生了寫作的情感,這樣的作文才會別具匠心裁,獨樹一幟。如我教《漁歌子》一詞時,針對這首詞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抓住詞中描寫到的景物及色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一想還會有怎樣的美景,然后把自己想象中的情景寫下來,注意動靜結合。時值春節,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再加上平時的積累,很快,一篇篇如詩般的美景從學生筆下流淌出來。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想象,不僅發展了語言,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教師也檢測到了學生對這首詞的理解情況。

三、及時地評講必不可少

讀寫結合,如果僅僅滿足于學生寫了,還差得很多。要想真正提高效率,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還要注重及時評講。評講宜及時。在學生動筆習作的時候,教師要在巡視過程中尋找寫得好的、有代表性的練筆作為范例。當大部分學生完成時,開始交流、點評。除了學生積極主動交流、點評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作品”進行細致評講,讓學生在評講中或開闊思路,或積累語言,或學會修改……

總之,只有教師心中有“讀寫結合”的理念,定能夠想出更多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高招,學生的讀寫能力也定能在逐日的訓練中得到提升。

孩子養成,文章,教學,課堂,如何

篇2:學習丁有寬語文讀寫結合法經驗

學習丁有寬語文讀寫結合法經驗

讀和寫是個互逆的過程。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系著。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反之,表達能力強了,又促進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們之間這個聯系點,即讀寫對應性,也是讀寫遷移的基本因素,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不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徑,而且是提高學生聽、讀、說、寫各項能力達到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丁老師既不主張讀寫結合的自然性(文章讀多了,就自然會寫),又不主張讀寫結合的機械性(讀什么寫什么),也不贊同讀寫結合的隨意性(隨意學一點就結合一點)。他的讀寫結合主張讀為基礎,從讀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取消每周專設的兩節作文課,把讀寫訓練有機地擰在一起,指導學生訓練,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丁老師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雜、亂、華、死”的通病,把著力點放在學生的讀寫訓練上,做到有的、有序、有點、有法,讓學生真正做學習語文的主人;總結了“雜中求精,打好基礎”;“亂中求序,分步訓練”

“華中求實,突出重點”;“死中求活,交給規律”等四條基本經驗。

(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