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得教學管理中培養學生情商幾點實踐
現在的學生由于閱歷較淺,思維、判斷等能力尚未成熟,因而就特別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啟發引導,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對人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人生最初二十年是世界觀和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青少年時期又是身體發育、知識增長、智能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做好學生心靈和人格的培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情商。作為教師,其本身的情商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學生總是不自覺地受到教師的熏陶。因此,教師用良好的情商,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時代精神去師生之間的和諧也是培養學生情商的一種重要方式。
師生平等、合作的關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理性思考,進而提升學生的境界,拓寬學生的胸懷。在開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里,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好的學業成績,而且還有比成績更寶貴的自信和快樂。特別是在學生的主戰場教室里,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更應該是平等的,當每一位學生的人格都受到尊重,每一個獨立見解都贏得教師和學生的尊重時。這樣,學生之間彼此相互啟發和教育,教師在引導、點撥學生的同時也受到了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師生關系充滿了親和與友愛。
在這種新型師生合平等、合作關系的課堂氛圍中,通過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教育規律,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真正樹立起了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思想。這種做法不僅讓課堂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而且成為學生人格完善的過程,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過程。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生的情商培養出來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舉止大方,彬彬有禮,充滿自信。指導學生和感染學生。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情商也就慢慢得到了提高。
篇2: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應急預案
為及時應對各類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我校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應急體系和運行機制,維護我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快速高效。
二、組織領導
校長負責啟動本校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應急預案。成立學校應對極端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應急領導小組。*x校長任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協調學校及教學點的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做好教學管理工作。
三、應急措施
(一)停課應急措施
1、及時將停課通知告知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并調整學校教學工作計劃。
2、認真執行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的統一時間停課和復課。若確因客觀原因不能按時復課,及時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經批準后才能延期復課。
3、停課后,學校妥善安排好各項工作,確保復課后教學工作有序進行。
(二)停考應急措施
1、考試期間遇極端惡劣天氣確需暫停考試的,學校及時將停考通知告知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及時調整教學工作計劃。
2、認真執行上級主管部門規定的統一時間停考和復考。若確因客觀原因不能按時復考,及時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經批準后才能延期復考。
3、考試屬于學校組織的,由學校對復考做出具體安排;考試科目屬于縣、中心校統考的,學校嚴格執行統考科目考試時間安排。
4、停考后,學校要妥善安排好各項工作,確保復考工作有序進行。
(三)提前放假或延期開學的應急措施
1、學期末或學期初遇極端惡劣天氣,確需提前放假或延期開學時,學校應及時將提前放假或延期開學通知告知每一個學生和家長,及時調整教學工作計劃,未完成的教學計劃應在下學期中安排及時補上。
2、提前放假時,學校應妥善安排好期末考試、閱卷及素質報告單(成績單)發放等工作,確保學期教學工作任務完成。
3、期末考試屬于學校組織的,因提前放假未考完的科目,下學期開學初,由學校安排對未考完的科目進行考試。
4、提前放假后,學校要妥善安排好各項工作,認真做好開學準備,確保下學期開學工作有序進行。
(四)完善通訊網絡確保通訊暢通
為應對極端惡劣天氣,以便緊急聯絡。在應急期間學校要安排人員值班,對外公布值班電話,方便學生和家長咨詢。所有責任人員必須保持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
(五)規范發布通知和信息
學校應急領導小組對外發布停課、停考、提前放假的通知或延期開學的信息。必須以縣教育局及中心校文件為準。
四、事故責任追究
1、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在查明原因、認定性質、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有關法律、法規對安全事故有關責任人嚴肅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
2、嚴格實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發生安全事故,有關領導和當事人,在及時處置險情的同時,第一時間上報學校有關領導,因不及時上報,延誤搶救時機、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篇3:教學管理者要學會精細化管理
教學管理者要學會怎樣精細化管理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進行教學管理效果才更有效,我們為此進行了思考和探索,本文就學校在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學行為精細管理、教學質量精細管理等方面進行的探索進行了總結,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精細化,教學,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源于發達國家(日本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精細化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理念,新策略,精細化管理是科學精神相互交融的管理,是追求卓越、周到細致、精雕細刻的管理。通過打造精細化課程,實施精細化教學,營造精細化校園環境及精細和諧的人際氛圍,實現精細管理、內涵發展的目標。
學校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徑。學校的中心工作主要是教學工作,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核心環節之一,其基本任務和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中有兩句話留給我印象最深“任何一個名牌的形成都是企業精細化管理、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的結果”、“1%的錯誤導致100%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