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探討
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探討
提高學習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許多學生學習成績不佳,往往起因于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率不高往往有多種因素造成。較低的學習興趣、不良的學習習慣、身體的疾病等都能影響學習效率。下面,我對此進行綜合分析和總結。
學習方法問題:
(1)是否經常采用題海戰術來提高解題能力。
(2)是否經常采用機械記憶法。
(3)是否從未向學習好的學生討教過學習方法。
(4)是否從不向老師請教問題。
(5)是否很少主動鉆研課外輔助讀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問題,肯定的答案(回答“是”)越多,學習的效率越低。每個有學習問題的學生都應從上述四類問題中列出自己的主要毛病,然后有針對的進行治療。例如一個學生毛病是這樣的:在時間安排上,他總喜歡把任務拖到第二天去做;在注意力問題上,他總喜歡在寢室里邊與他人聊天邊讀書;在學習興趣上,他對課程不感興趣,對旁邊的某些課卻很感興趣;在學習方法上主要采用機械記憶法。這位學生的病一一列出來,我們就能夠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了。
篇2:學生成績提高心得總結
學生成績提高心得總結
這次考試比上一次期未考試成績進步了許多,由以前的第五名到第三名。最大的感受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這學期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1、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備課,教學時才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難點透出,學生學有收獲。
2、及時批改學生作業,盡量當天作業當天反饋。對作業存在問題較大的學生,經常利用課間時間單獨輔導。
3、元旦后的復習抓得好,復習課是最難上的,但我每節課安排有內容,并有針對性練習。特別是最后三張模擬期未測試卷,有針對性的考核(教師一定要批改,學生對錯的題才會重視),先是一張簡單的,再是一張難的,最后是一張簡單的,這三張都有一個共同失分問題:計算失分最大!通過一次次的考試,學生意識到計算一定不能馬虎,要認真計算,哪怕是一個口算題也要計算,確保正確。學生有了危機感,心理上重視計算,在做題時態度上也認真了許多,從而提高了學生應試考試能力。為了加深記憶,考試前,我還要求每位學生寫一篇文章:考試時如何做(從做題和檢查兩方面談)。現在我還沒看到試卷,但我想這次計算失分要少了許多。
總之:要腦勤、手勤、腳勤。
下學期,首先要繼承上學期好的方面,同時有些方面需提高的:
1、向課堂要效率。下學期時間較短,只有4個月時間完成一本書任務,需要教師要高質高效的完成。向課堂要效率,首先:上課時教師心中要有學生,語言精練,生動、風趣,多注意激勵表揚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在講解知識時,語言要準確、精練,不要有誤導學生的語言。最后,要保護每位學生自尊心,盡量不當全班面批評學生,對調皮學生,課堂上要多疏導、多暗示。
2、到多媒體教室上課,一定要更精心的備好課。學生一般到了這樣教室會異常興奮,如果教師沒備好課,沒組織好學生,很可能還不如在教室上課的效果。到這里上課,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方法。有課件的幫助,學生會更好的理解知識,比教師抽象的講解要形象多。
3、教師講一些學習習慣,做人的道理。與學生交流,上課效率也會提高許多。
篇3:養成勤勞生活習慣對于提高學習成績非常有幫助
談談養成勤勞的生活習慣,對于提高學習成績非常有幫助
周冬秀
影響孩子成績的生活習慣有很多,如:勤勞的習慣、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一心不能二用的習慣等等。在這些習慣中,感覺勤勞的習慣非常重要。我們教師普遍有個感覺:跟著父母生活的孩子獨立思考能力、自理能力、閱讀能力、組織能力比較強。而從小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生活的孩子,這些方面都比較差,相對學習成績也弱一些。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是隔輩溺愛,爺爺奶奶一輩,因沒有了什么工作壓力,一心撲在一個小孩身上,怕小孩碰著、傷著,不讓動這個,不讓動那個,什么都要幫著孩子做,吃飯喂著吃,衣服幫著穿,作業幫著做......,造成這些孩子大多數比較懶惰:嘴不想多說,手不想多動,腦不想思考,學習用品不想、也不會整理,桌洞內成天亂七八糟。因而也影響了這部分小孩的成績。相反,跟著父母的孩子,父母比較忙,每天與孩子一起起床,起床之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自己的事情要忙。所以孩子的事情,往往照顧不全面。并且基本每天都在督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慢慢孩子不會依賴父母,自理能力越來越強。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做事勤快、速度快、效率高,在學習上這樣的孩子也是走在其他懶惰孩子的前面。所以,小孩子養成勤勞的生活習慣,對于提高學習成績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