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提高學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

提高學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

2024-07-31 閱讀 6378

如何提高學前幼兒看圖講述能力

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家庭和幼兒園中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目的。而看圖講述則是幼兒園中提高幼兒講述能力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

孩子在中小班已經開始了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但由于家庭成員文化素質、語言環境和幼兒個體差異,學前班幼兒能力參差不齊。如何才能迅速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呢?為此我們著重從提高幼兒看圖講述能力方面進行了嘗試。孩子剛入學前班時,看圖講述能力很差勁,大多數幼兒發言不積極,只有兩三個幼兒能將圖片上講述的意思敘述出來,為此我們采取了如下方法。

一、首先利用游戲豐富幼兒的詞匯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是培養兒童興趣、能力,促使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最佳手段。游戲是兒童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渴望和追求的特殊反映。因此,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游戲作為兒童最主要的實踐活動,在學前班期兒童的健康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詞匯是幼兒語言建筑的材料,幼兒掌握詞匯的數量和質量是影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我們采用的是純語言的游戲,如接龍游戲。讓幼兒用第一個詞的最后一個字組出第二個詞。當幼兒用詞能力、思維的敏捷性和記憶力達到一定水準時,我們可以給他兩個詞讓他編故事。

二教幼兒正確運用詞

教幼兒能選擇恰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掌握詞語的搭配規律。如:形容詞、數詞和量詞等與名詞搭配,一般都要放在名詞前,同時教幼兒按照漢語的語法規則講話。

三看圖講述要循序漸進

1通過談話的形式進行講述的訓練

不能只讓能力強的幼兒講話,應該注意調動所有幼兒的談話積極性,特別注意幫助膽子小、能力差的幼兒能站起來大膽發言。經常與幼兒談話,從而培養幼兒能在交談過程中互相補充內容,能圍繞一定題目,用詞正確,詞語搭配恰當,使用復合句時能正確用連接詞做到條理清楚,前后連貫,使幼兒談話生動有趣,盡量把要講的事敘述完整。

2看圖講述方法

(1)提問是組織看圖講述活動的基本方法

提問要適合本班幼兒的思維水平和經驗。啟發幼兒更積極地運用詞匯,用不同的詞描述同一對象,發展幼兒描述能力。

(2)示范講述

在講述時,應該讓幼兒根據圖片內容提供的線索,講出圖片以外的事情,構成有情節的講述,這就需要幼兒在理解圖片的基礎上進行構思,講出事物的發展和因果關系。

(3)組織引導幼兒集體編講述內容

(4)最后,啟發幼兒結合圖片取名字,以加深幼兒對圖片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幼兒的概括能力。

經過半年的訓練,學前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總之,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教師創造及自然社會良好的語言環境.。

篇2:幼兒園新學期開學前注意事項范本

幼兒園新學期開學前注意事項

在孩子們即將進入一個嶄新學期,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咱們該為孩子做好哪些準備呢

一、作息時間

假期里,孩子們在家比較自由、隨意,往往是一覺睡到自然醒,或是想什么時候睡就什么時候睡,這樣一來,與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影響了孩子快速適應入園的生活。所以,在開學前的最后一周,咱們得注意調整一下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了,盡量朝著上學期間的規律去逐步變化,如:

1.早上起床的時間:幼兒園入園是在7:30-8:00之間,可不要遲到噢!

2.堅持午睡:幼兒園午睡時間為12:00-14:00,家里的午休時間要盡量與幼兒園同步噢!這樣孩子在入園初期容易很快適應,不會因為午睡原因產生情緒反差。

二、生活習慣

放假了,孩子回到家里,長輩呵護有佳,原本一些能夠自己獨立進行的自我服務能力又“退”去了。所以,在這周里,家長要本著一顆“大愛”之心,讓孩子回歸“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盡管與成人的要求有一定的距離,但孩子總是在“實踐”中長大的!

1.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不飽或吃的滿桌都是或吃得時間太長,這些習慣產生的源頭就在于咱們的“種種顧慮”。其實孩子都能做到的,關鍵在于家園一致的“堅持”。

2.堅持進餐有序:過于隨意的用餐或點心方式是造成孩子正餐時習慣不好的主要原因。

3.鞏固正確穿脫衣服的方法:夏季是培養孩子這方面能力的最佳階段,多教幾次、多鼓勵幾次就會了!關鍵是家長別“幫助”的太多!

三、如何幫助幼兒適應新學期:

1、開學之初幾天,幼兒容易產生不適應的反應,請家長多多以正面的方式介紹幼兒園的長處,別以威脅嚇唬的方式勸說幼兒,以免對幼兒園產生不良印象。

2、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早睡早起,提醒孩子按時入園。

3、幫孩子準備一件暑假里的小作品,帶到幼兒園進行交流。

4、和孩子回憶暑假里的收獲,鼓勵孩子進行講述,使孩子表述清楚、有條理。

5、歡迎家長朋友積極和老師交流,及時了解孩子在家園的情況。

6、當您離開時務必和幼兒告別,并溫柔堅定的告訴他,放學時準備接他回家,讓他有溫暖、安全的感覺。

篇3:一年級新生學前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讓一年級的新生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為新學期順利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校于8月28、29日兩天安排一年級新生學前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禮儀教育、課堂常規教育、學習習慣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安全教育、紀律教育、隊列訓練等。

二、培訓時間

8月28日上午(8:30――10:30)

8月29日上午(8:30――10:30)

三、培訓內容

(一)認知:

1.認識學校(校名全稱、年級數),認識老師、班級同學。

2.了解學校的基本活動設施、方位、功能。(專用教室、操場、廁所、教師辦公室等)。

3.知道學校基本作息時間,區分上下課鈴聲。

(二)禮儀教育:

1.到校儀表端莊:男生頭發不宜過長,女生頭發要梳起來。不得穿拖鞋上學。

2.上下學要與父母道別。早晨在學校門口見到老師,停步,注視老師,鞠躬向老師問候。(不能眼睛看著別處,漫不經心地打招呼。)在學校遇見老師,要停下或放慢腳步,注視老師,微笑著向老師問好;再次相遇,可以用微笑代替問候。

3.中午和傍晚放學時,主動和老師說“再見”。遇到客人應主動問候“客人好”。

(三)課堂常規教育:

1.聽到鈴聲,及時進入教室,擺放的學習用品整齊、統一,安靜等(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待教師進入課堂。

2.上課與老師間的問候要注意:起立時要迅速整齊,手不撐在桌上,雙腿并攏,人挺直,說完“老師”后再邊鞠躬邊說“您好”,語調輕快,不拿腔拖調。老師沒有說“請坐”,必須仍保持直立姿勢,并注視老師,不能習慣性坐下。坐下要迅速整齊,盡量不發出大量拖椅子的聲音。

2.上課認真聽講,坐姿端正,讀寫姿勢正確,學習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的習慣,不隨意插話。

3.上課發言先舉手(注意舉手姿勢),回答問題時要站直,同時聲音響亮。

4.下課時,學生起立、目光、語調等要求與上課的相同。教師宣布下課后,先整理學習用品再作其它事。離開座位,要把椅子輕輕放入桌子下方。如果老師和同學一起出門,要讓老師先行。

(四)學習習慣:

1.準備一只書包,不宜過大。書包里,能有序地擺放書本和學習用品(鉛筆盒、墊板等)。書本和學習用品能根據課程表提供的科目準備。

2.鉛筆盒里擺放5支hb的鉛筆、1塊橡皮、1把尺。

3.學習在記作業本上及時抄寫當天的作業,養成按時完成回家作業的好習慣。

4.體育課要求穿好球鞋、運動服裝,女生不能穿裙子。

(五)行為習慣教育:

1.學習下課后獨自上廁所、喝水,學習合理安排課間休息時間。

2.下課時,在校園內不得大聲喧嘩。腳步輕輕靠右走,不奔跑追打,不手拉手奔跑,不在人多處奔跑。老師辦公區域,更要注意放輕腳步、放慢速度,保持辦公區域安靜。

3.放學后,知道先整理課桌,自己的學習用品自己整理,做到桌內無垃圾,課桌周圍垃圾及時清理,輕放桌椅,排隊離校。

4.節約水電,不浪費糧食,有良好的衛生習慣:1塊手帕、手指甲干凈、1塊抹布、杯子等。不隨意丟棄垃圾,看到垃圾,隨時撿拾。

5.愛護桌椅,不亂刻亂畫。愛護花草樹木,不隨意踐踏草坪。

(六)隊列訓練:

1.學習聽口令排隊,做到快、靜、齊。行進過程中,精神飽滿。

2.路隊的時候不擁擠,不掉隊,不發出沉重的噼哩啪啦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