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學生領入信息技術天地
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學生領入信息技術的天地
多媒體的使用,使教學過程越來越豐富多彩。信息技術這一特殊學科的教學,因著它的特殊性,也應是豐富多彩的。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功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學得輕松自然、學得興趣盎然。
1、課件的使用。
課件,已越來越多地被各門學科的老師所使用。好的課件,形象、生動、易懂、有趣。這些特點使它在教學中深受歡迎。信息技術教學中,也可利用一些好的課件。信息技術老師有著得天奪后的優勢,就是可以自制課件。在教學需要時,自制一些課件來幫助教學。不求復雜,只求實用;不求多彩,只求易懂。
比如,在教學“鼠標器”時,用課件設計一些練習。如“拖動”,可這樣練習:
畫面:左邊一個方框,右邊一個氣球。
要求:將氣球拖動到方框中。
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操作。成功后,出現畫面:你真棒!
很簡單的一個過程,卻可以讓學生學會并掌握“拖動”這一鼠標器的操作。并且代替了直接移動圖標的枯燥動作,用吸引學生注意的事物(氣球)來進行練習,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生動形象地掌握了知識與技能。
2、計算機軟件的使用。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可適當使用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軟件。友好的界面,友善的“對話”,會使學生覺得開心、有信心、有興趣。
比如在教學指法時,使用“金山打字通”,將學習與娛樂溶為一體,在游戲中進行打字練習,不會枯燥,也不會失去耐心。在生動活潑的畫面中,學生練得開心、有趣。
學生在學習時,尤其在操作時,也需要一些鼓勵。而老師不可能面面俱到?!癱olor”這一英文打字軟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如,學生在順利通過第一課后,電腦顯示:“優秀的打字員,開始吧!”這無疑給學生增添了自信與興趣。當然,還有許多其它工具可使用。只要有利于教學,有利于學生興趣培養,都可利用。
篇2: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加強對教師專業培訓,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合理利用“班班通”,達到提高課堂效果。
【關鍵詞】班班通多媒體平等交流培訓學習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媒介的多媒體已廣泛被用于學校教學活動中,尤其是班班通多媒體輔助的教學活動,“班班通”,就是在每個班級及專用教室裝備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媒體設備,通過局域網絡和閉路電視間的成功切割轉換,使每間教室都能實現上網、演示課件、網絡資源共享和進行視頻節目的播放。合理使用班級中的電教媒體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充分展示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知其所以然”,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1]有效的利用班班通給我們中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里我談談個人對班班通的見解。
一、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
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雖然有教師應尊重、愛護、理解學生的觀念和要求,但它更強調教師在教育關系和社會關系占絕對支配地位,學生只能惟命是從,不能隨意評價老師。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某些教師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愿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不能主動與學生交流。因為在學生看來,教師總是比我們懂得多。而人類社會的發展,使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廣度呈現倍增效應,教師如不與時俱進,不吸取新鮮養份,很可能成為新的文盲,教師不再是知識擁有的權威者,“生不必不如師,師未必賢于生”將成為現實。[2]在這種背景下,促使教師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奮起直追,不斷充電,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探求過程之中,特別是當在教學活動中,碰到疑難問題時,師生共同利用網絡工具尋求解決方法,更多地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高度的重視。教師的專業能力作為一種職業技能,它的成長是由多個方面決定的。教師所處的環境作為一種外因對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了一定影響,特別是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廣大農村地區,農村中小學條件不成熟,設備不完善,學生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僅僅局限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落后條件中。學生的教學課堂活動沒有新變化,特別是新人教版一些新增加的內容,落后的教學設備已經滿足不了教學的需求,更是缺少好的媒體來達到動態演示的良好環境,因此學生的思維開發跟不上,獲得數學信息的機會也不多,造成了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心理?!鞍喟嗤ā惫こ痰膶嵤?,為基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和途徑,為廣大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專業成長包括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坝捎诮逃膭討B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幾乎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終身在學習。”“班班通”有助于教師向“書本”學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憑借傳統的書本去學習,已經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常常會出現想讀書卻讀不到書、讀到書但讀不到好書的尷尬局面。“班班通”工程的實施,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教師可以通過“班班通”查閱最新的教育成果,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動態和教育理念。
“班班通”有助于教師向“培訓”學。教師培訓是促使教師專業快速成長的有力措施,但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經濟上不夠寬裕,很難經常性地參加脫產學習與培訓。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自主選擇時間和地點的學習方式?;诰W絡的“班班通”能夠將教師培訓遠程化、網絡化,“班班通”工程解決了工學的矛盾,“班班通”基于網絡的教師培訓,打破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場所封閉、計劃預設、教材固定、教法單一”等方面的局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查看或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從常規教學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適應個人的自主化學習”。
篇3:利用多媒體提升學生英語聽能力
利用多媒體提升學生英語聽的能力
摘要:探索課堂教學模式是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英語教學不僅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要在注重激活學生的思維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利用現代多媒體資源培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課堂習慣。
關鍵詞:多媒體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個人認為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這是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還要育人。傾聽不僅是一種學習技能。也是提升孩子個人修養的一種手段。聽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它在英語課上是占首位的,無論是傾聽教師的,還是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即是一個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也是提高英語質量以及培養學生感受英語的重要保障。
《國家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的主要目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以及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個性。以“聽說”為核心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就是建立在這種思想上的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為宗旨的新型教學形式。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聽說教學為途徑、全面激活學生的思維的新型教學將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境界。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活動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并感受成功,獲得自主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角色可以毫無疑問地體現著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任務型的聽說教學設計是一種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師使用這種模式組織課堂教學是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忽略學生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狀況的一個突破口,它將大大增強教學效果,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從更大范圍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會傾聽的耳朵》這邊文章中講到:“我們每天要跟人打交道,周圍的人都是我們傾聽的對象。大人要傾聽孩子的聲音,孩子也要傾聽大人的聲音;學生要傾聽老師的聲音,老師也要傾聽學生的聲音。只要我們專心傾聽,就能夠感覺到對方接納了我們?!弊x到這些,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教學中,也可以注意培養孩子學生學會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僅在于說給他人聽,更重要的還要善于專心聽他人說。聽懂了他人的話,理解了他人的想法,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流。才會更好的和他人交流。才能更好的和家人、同事、朋友、學生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曾經是一名英語教師的我,根據以往的點滴積累來簡單的談談在這方面體會和收獲。
在我們的生活中,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傾聽他人的表述,唯我獨尊,這是現在孩子普遍的通病。同時在我們的教學之中更多的只關注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讀的能力和寫的能力,幾乎忽視了學生“聽”的能力的培養。然而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對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將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同伴和他人的講話,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是尊重自己。做到有始有終,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述,不隨意對他人當眾作出評價。但現在不少學生很難做到這一點。那么教師該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