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需要掌握和學習五種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師需要掌握和學習的五種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并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欲;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總結,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象、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于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
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
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發揮積極影響。
4.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5.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感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使用正確的方法才是非常重要的,以幼兒的角度出發,才能使幼兒的學習有效。
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幼兒園,啟發式,積極性
篇2:小環節掌握規則幼兒園老師教學方法
小環節掌握規則幼兒園老師教學方法
新的一學期又拉開了帷幕,孩子們經過一個寒假的修養,都成長了、懂事了不少。但是在班級常規方面孩子們規則意識不明確,存在迷茫階段。
今天要進行戶外活動,孩子像往常一樣邊吵邊打鬧邊講話。等到隊伍上時還不時你推我擠,有的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同伴聽;有的在原地上下蹦跳,摩拳擦掌的要為下去活動做“準備”;有的在排隊時去小便;有的故意去招惹別人等等此類的行為。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連續敲擊小鈴,都沒有效果。孩子們依舊我行我素,在這樣的形勢下,孩子們的排隊方式定會出現安全問題。因此,我決定亞要重新把規則制定起來。
就從眼前的排隊開始,我查看一下戶外活動的作息時間表,還有一點時間。于是我讓他們先坐回位置。我就問:“為何,老師現在讓你們坐在位置上?”其實,孩子們心里都非常清楚“我們排隊講話、吵鬧了”。是啊,于是我就舉例子給他們聽,通過有趣的案例,知道這樣吵鬧的排隊會引起一定的安全問題。因此,我們一起制定排隊時的規則。同時引用禮儀兒歌:“排隊伍,一條線,不爭搶,不插隊”。規則制定出來了,實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孩子的自控能不強。需要老師一邊一邊的提醒。
如何提醒?我是這樣做的,在一天之中,每次在排隊前,都請孩子把排隊禮儀復述一邊。這樣做的效果是不光幫助孩子遵守規則同時也把幼兒園的禮儀文化涌入日常生活中。經過2周的實施,在昨天與家長交談的時候,家長很興奮的我:“老師,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們周末去市里做地鐵的時候,人多。我家孩子就對我說‘媽媽,老師說要排隊。‘隊伍,一條線,不爭搶,不插隊。’我當時都笑了還夸他長大了,講文明了。”我也感到欣慰,原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記住了,并開始運用了。
于是我就把上課、散步、用餐、午睡、放晚學等一天之中集體做的事都制定規則,同時在每個活動前,讓孩子自己講述出來。因為,我發現只有孩子自己講了,規則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班級常規管理才能開始運用起來。
安鎮中心幼兒園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