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與措施
淺談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與措施
烏烈中學鄧英葵
【內容摘要】課外閱讀是中學生開拓視野,獲取知識,積累學習材料的有效途徑,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渠道。但在農村學校,想要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以目前的各個方面來看,情況是不容樂觀的。想要讓農村孩子們對課外閱讀重視起來,是一段艱難的旅程。本文針對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方案,即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作用,切實加強課外閱讀的組織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提高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措施
一、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1、對課外閱讀毫無興趣
作為一名在農村基層的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我目睹了孩子們對課外知識的極度貧乏,最基本的常識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就連“四大名著”知道的學生也少之又少,可見,這些孩子平時的閱讀量如何了。
有時候在課堂上會延伸到一些課外讀物,可當我問起學生們對這些作品是否了解的時候,他們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僅如此,就連考試當中,一些閱讀題,他們都懶得去看,所以每次考試,至少一半學生的閱讀題是沒做的。問起他們原因,他們的回答是“不會做”。可是,我們都知道閱讀題只要多讀幾次,答案就自然找到了。由此可見,他們不僅缺乏課外知識,而且對課外閱讀也毫無興趣。
2、學生自身存在的原因
農村學校有兩種類型的學生,一種是基礎差,基礎知識都很難過關的,他們連最基本的課堂知識都沒法很好的接受,作業都不能自己完成,甚至對學習都毫無興趣,就別說讓他們用課余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了。另外一種就是學習好的,但是往往這類孩子最看重的就是分數,每天就為了考試而在不停地翻閱手上的教科書,他們甚至覺得讀課外書是“不務正業”。
3、家長認為孩子閱讀課外書是浪費時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由于他們的文化水平有限,他們只覺得考試高分才是最重要的,并沒有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他們甚至覺得讓孩子讀課外書就是在浪費時間。有時候去書店看書,就會看到一些家長到書店給孩子購買書籍,但他們買的都是一些教參,教輔之類的書籍,他們就覺得這些才是對孩子有用的,殊不知,這些書籍才是讓孩子們懶于去思考的真正原因。而真正有用的書籍,家長們卻覺得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
4、農村學校閱讀條件的限制
農村學校的閱讀條件差,很多學校雖然會配有圖書館,但是書籍種類非常的少,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教輔、雜志等等,很少有一些文學讀物。這樣的情況就局限了學生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5、教師缺少指導,對課外閱讀處于放任狀態
在農村學校的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對課外閱讀這一塊抱著放任自流的心態,根本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點兒不重視,有的老師甚至持反對意見。他們就覺得能學好課本上的內容就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能拿高分,有升學率那才是硬道理。在他們的教學計劃里根本沒有課外閱讀的一席之地,更沒有相關的語文活動。有的老師只是將自己要教授的知識按條條框框講完就算是完成任務了,根本就不會涉及到一些相關的課外延伸,沒法激發起學生想要讀書的興趣。
6、書籍的良莠不齊給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網絡也越來越普及了,網絡文學的風潮也進入了我們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但是有一些網絡小說不過就是一些有些文學功底的人用來掙錢的工具。在這些網絡作品里,有些文字,內容是不堪入目的。但是,孩子們還沒有學會辨別什么是好的書籍,什么是不好的書籍,她們就是覺得內容吸引人就一頭栽進去了,結果看完了什么都沒學會,倒是對孩子們的身心,學習都帶來了巨大的不良影響。
四大名著,解決方案,素質教育,中學生,關鍵詞
篇2:小學課外閱讀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新政有關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進一步加強課程標準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指導作用,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做到“減負不減質”,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
二、工作目標
一年目標:使學生形成濃厚的閱讀興趣,并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兩年目標:使讀書成為教師和學生的需要,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一;
長遠目標:使學校形成讀書文化,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
三、工作措施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1.學校成立課外閱讀工作領導小組:
各班語文教師:負責執行學校有關計劃、制度,開展讀書活動。
2.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加強各項有關宣傳活動。
(二)積極營造氛圍,給學生一個樂于讀書的環境
積極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宣傳櫥窗、班會晨會、家長學校、黑板報等陣地宣傳讀書的意義,介紹讀書方法,推薦閱讀書目,推廣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師的讀書經驗等;另外,利用少先隊活動,進行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優秀書簽的評比等,在短時間內掀起一股讀書熱潮。具體安排:1.學校櫥窗4塊;2.學校山墻布置兩塊大彩塑3.各班發揮自主性布置墻面和書櫥;4.召開家長會;5.晨誦宣傳、班會推動。
(二)解決書源問題,讓學生不愁沒書讀。
1.建立班級圖書角和年級圖書屋,鼓勵學生為班級、年級捐書,教師做好組織工作,培養班級、年級圖書管理員,保證班級圖書正常有序流通;
2.學校開放圖書室、閱覽室,與班主任配合,建立起有序的借書、讀書、還書的程序,并對學生借書情況進行統計,作為調研學生讀書情況的材料之一;
3.爭取家長支持,印發《告家長書》,宣傳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意義,鼓勵和指導家長為學生科學購書。
4.開展“淘書樂”活動,讓學生將家中已讀的課外書帶到學校來,進行以書換書或者圖書跳蚤市場活動。
(三)解決時間問題,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
鼓勵學生到校后,閱讀語文英語課本和課外書,中午在校就餐的學生看課外書;積極開展有效課堂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周節省一堂語文課,作為課外月度指導課,指導學生正確養成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效率。
(四)開展讀書活動,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1.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學校推薦書目,并在一定時間后開展征文活動,對優秀征文投寄發表,并表彰獲獎同學;
2.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活動,在中高年級評選出優秀讀書筆記,并在全校范圍內展覽,以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3.開展讀書手抄報比賽活動。
4.在低年級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鼓勵孩子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學期結束評選“優秀親子讀書家長”。
5.評選“優秀讀書班級”和“讀書明星”活動。
(五)學科上,在教研室的指導下,利用每課5到10分鐘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并盡快建立起“英語課外閱讀指導體系”,擬制定《望直港鎮小學英語課外閱讀指導意見》
(六)加強研究,推動課外閱讀科學發展
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課備課的研究,適時開展課外閱讀指導課觀摩活動;開展教師讀書活動,在讀書的同時,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提高課外閱讀指導能力。
(七)考核評價:擬定初步的各年級考核標準如下:
篇3:課外閱讀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為了讓學生快樂地讀書,讓老師、家長一同參與讀書,讓書籍成為師生、家長的朋友。同時,為促進學校、家庭、社區的文化建設,讓書香溢滿校園,讓書香浸潤人生。
二、活動目標
1、感受閱讀的快樂
閱讀可以使人拋開許多煩惱,當人完全深浸在書中時,宛如進入一個文學宮殿,馳騁古今跨越地域。在書中辨是非、明善惡,由、書中獲得智慧與快樂體驗。
2、培養終生閱讀的習慣
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終生學習的基礎和最大的本錢。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閱讀將伴隨我們不斷成長。好的文學作品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閱讀。活動開展,就是要在師生、家長在感受閱讀快樂形成閱讀需求的基礎上,培養閱讀習慣,為終生閱讀奠定基礎。
3、建立學習型學校
我校是一所農村小學。讀書課程的深入進行也會對學校文化環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人人談讀書、人人愛讀書、人人去讀書的氛圍下,學習型學校、文化型學校的建設也在同時進行。
三、活動領導小組
四、活動內容:
(一)、師生共讀
1、學??傮w部署、組織規劃,推動活動全面開展。
2、精心構建多元化的讀書網絡。豐富校園文化建設,讀書園、班級建立圖書角。
3、科組制定各年級課外閱讀方案,推薦各年級閱讀書目。
4、課外閱讀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六一節”等為契機,開展征文、讀書卡設計比賽、評選讀書小明星等活動。利用小記者站、廣播站,宣傳閱讀先進分子,交流讀書體會等。
5、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寫作,交流讀書體會。每人定時上交讀書心得,整理、編寫教師個人作品集。
6、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廣泛閱讀,每周至少完成一張讀書卡、一篇讀書心得或一篇練筆。
7、學生設立個人讀書卡集和個人作品集,摘抄好詞好句,記錄讀書點滴體會。每學期出版一期個人讀書小專輯。
(二)、親子共讀
1、家長不管工作有多忙,抽空和孩子共同閱讀。與孩子一起讀,和孩子一起去欣賞那動人的圖畫和文字,在被孩子天性感染的同時也要用自己的真誠投入去影響孩子。
2、與孩子交流讀書心得。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聊聊那本書,你讀到些什么,有哪些疑問,你是怎么想的……也要讓孩子對你說說,他在聽完你的描述后,有些什么想法和發現等等。
3、與孩子一起玩讀書游戲。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孩子玩智力游戲的時候尤其需要父母的參與,激發他對讀書的興趣。
4、每年開展一次“家教征文”活動,讓家長與孩子的文化素養在閱讀和寫作中不斷積淀與提高。
5、開展“讀書卡設計”比賽、“小手拉大手,同讀一本書”活動,將家庭引入到熱愛圖書、享受閱讀的行動中來。
6、開展“親子同游樂”活動,使家長與子女互動,學校與家長互動,子女間互動,家長間互動。使我?!皹嫿ǘ嘣咏逃芯俊钡摹坝H子共讀”活動部分推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