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與培養

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與培養

2024-07-31 閱讀 1285

關于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相應地提高了對小學數學語言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語言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數學語言的訓練,在小學階段限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數學語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并有機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語言是具有一定的形、音、義的符號系統,數學語言就是表達數學關系和形式的符號系統。在學生進行抽象思維過程中,數學語言充當著第一信號系統的感性刺激物,起著其它信號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數學思維過程中,學生正是用數學語言進行邏輯思維的:用數學語言來凝結某一概括性的結論,形成概念;用數學語言來凝結某一判斷性的結論,作出判斷;用數學語言來凝結某一序列性的結論,進行推理。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也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這四個方向的目標是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的需要。筆者普通話等級一級乙等,所擔任學科成績連續十多年位于全鄉前兩名,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與研究,得出一些淺顯的課題結論,總結如下:

第一、啟與嚴相結合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到新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讓學生自讀。重點、難點和疑點讓學生議論,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讓學生概括,規律讓學生尋找,知識結論讓學生構建。

所謂嚴,就是嚴格要求學生說完整的話,表達要準確,嚴謹,表述簡明扼要,并合科邏輯。把啟迪思維和嚴格訓練結合起來是發展教學語言的首要一環。

第二、學生在動手、動口中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是密切聯系的。從一年級起,筆者就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和訓練,給學生多說的機會,鼓動學生動口說,通過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學9+幾時,出示:9+3=?不僅讓學生動手作學具,而且讓其口述操作過程。首先給操作小棒的過程表達“湊十”的思路,因為9根和1根湊成10根,所以把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和1根湊成10根,再加上剩下的2根,共12根,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因為9和1湊成10根,所以把3分成1和2,9和1相加得10,10加2得12,所以9加3等于12。再如:“教學兩位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首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婁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道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兩位數加一位數,要先將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光將十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相加。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學生做題的準確性和速度,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三,語言訓練應該突出在應用題教學中。

中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數學語言基礎,教學中組織學生說算理,說思路,更要訓練學生數學語言準確性、有序性,以數學語言促其思維??梢蚤_展:

1、式題表述訓練根據每個式子題,譯成文字題,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進行表述。如(7+2.3)×5譯成:①7加2.3的和乘以5,積是多少?②5乘7與2.3的和,積是多少?③把7和2.3的和擴大5倍,得多少?④5個7與2.3的和,積是多少?

2、編題激發思維訓練創建不同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根據指定的思路去組織語言進行說的訓練。如某農場原有化肥5噸,,農場現在存化肥多少噸?學生補充:①現在又買來化肥7噸;②已用去化肥3噸;③現在買來3車化肥,每車5噸。

3、應用題教學時引導學生審題時說題意,析題時說思路,解題時說列式依據,訓練學生有根據有條理地敘述。如教學連乘應用題時,出示: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每個賣11元,一共可賣多少元?首先讓學生認真審題,其次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知道有5箱熱水瓶,求一共可賣多少元?要先算5箱共賣多少個,或知道每個熱水瓶賣11元,一共可賣多少元;要先算每箱熱水瓶賣多少元,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思路,列出相應的算式并解答出來。

另外,語言訓練,還應突出在幾何圖形教學中,可讓學生邊操作邊演示,分組討論,形成空間觀念,使之向抽象邏輯思維邁進。

總之,數學語言訓練要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長期進行,挖掘教材優勢,以科學嚴格的語言訓練來調節思維,來達到訓練的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靈活性。

篇2: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小課題研究方案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小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源由

人類進入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世紀。激烈的人才、知識、科技競爭必不可缺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合作與交流,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必定要有一種最快捷的傳遞方式,那就是口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交流合作,影響辦事的效率和效果。小學生應當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還比較薄弱,因此重視口語表達,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是當務之急。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與實際應用價值: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個基本特點就是說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這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石。作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以“說”為主,而“說”就必須從低年級開始切實打好基礎。

2、適應課程改革目標的需要。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圍繞著人的發展目標來設立和確定的,要激發學生興趣,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趣味教學中識字,實現識字生活化,是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

3、適應我?,F代教學改革需要。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教師們反映我校的中高年級的學生說話習作水平較低,根本原因是基礎不扎實,在低年級時未加強說話能力的培養造成這一現狀。為了改變現狀,就需要從源頭抓起,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基礎條件

1、我校低年級教師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校的領導,多年來倡導科研興校,十分重視科研情況,并鼓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同時對科研工作給予很大的支持與幫助,提供很多便利條件。因此,學校里有濃厚的研究氛圍,教師自覺地向研究型教師靠攏。

2、我校教學設施先進、完備,具有得天獨厚的網絡資源、圖書資源,有利于資料的查閱。

3、本課題研究對象為一至三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有的缺乏表達的欲望;有的表達不夠完整或欠具體。希望通過本課題研究,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培養學生說完整話、說連貫話的習慣,提高學生日常會話中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的實施,培養學生開口說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遵循兒童認知規律,激發識字興趣,開發學生識字潛能,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低年級學生在愉快趣味教學中識字,實現識字生活化,擴大識字量。

五、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一至三年級學生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采用理論分析法、文獻法:對近幾年出版的有關如何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文獻資料進行大量收集。在對這些文獻資料研究的基礎上,篩選出有效的經驗為本課題所借鑒。

2、教育實踐法即采用行動研究法:在教學實踐中,初步構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教學實踐